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国企协、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袁宝华答记者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改革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许多企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同时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一些阻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新体制建立的深层次矛盾也显露出来,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解决深层次矛盾,最近记者受杂志社编辑部的委托,就企业较关心的问题请教于宝华同志,得到宝华同志应允,并结合他近一时期发表的文章中曾多次阐述的一些观点,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宝华同志此次同记者的谈话比较集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他近十多年来关于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些观点和思路。相信这些论述,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指导意义,对我们探索企业深化改革,进一步搞活企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谈话是从以下几个题目开始的:
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两条:一条是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一条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具体地说,一条是落实企业的自主权,一条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中央、地方、经济界、企业界,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大课题,根据您十多年的经验,要进一步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什么?
答: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两条:一条是改善企业的外部环境,一条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具体地说,一条是落实企业的自主权,一条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包括工、交、内外贸、建筑施工、农林水利、地质勘探等大中型企业有近2万个,其中大都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骨干,产值达10000多亿元,利税总额达1500亿元。这些企业能不能早日从传统经营机制中解放出来,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全局和国家经济状况,都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就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两个“中心环节”的目标都是要使政企职责分开,给企业以活力。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们的国策,国有大中型企业能不能搞好搞活,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十四大报告中说的,“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国务院连续颁发过两个“扩权十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指出企业改革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一是“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一是“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生产者和经营者。《决定》把企业改革推上了一个新高度。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了厂长、职代会、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三个条例,初步界定了企业内部党、政、工之间的关系。198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中的一些成熟经验规范化、法制化。《企业法》首次明确我国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使企业享有的自主权有了法律保障。1991年,中共中央召开了专门讨论如何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工作会议,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特别是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指引下,《企业法》的第一个配套法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出台。《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步骤,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8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重要决策,对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起过去确实有了较多的自主权,有了活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是这些活力,使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眼下并不公平的条件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能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低效率的运转,在消耗着国家的经济实力。1993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319.1亿元,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如果国有企业继续大面积亏损、经济效益下降,必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有紧迫感,必须下决心着手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重点是着力于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指导思想是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改革的核心是界定产权关系,使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新的产权制度,使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以前的改革,由于没有能触及产权制度,不仅企业改革难以深入,而且企业很难完全摆脱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改革也必须随之深化。要形成内部权责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内部经营管理,严肃劳动纪律,加强技术开发、质量管理以及营销、财务和信息工作,提高决策水平、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当前最迫切的是落实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和工资奖金分配等三项制度的改革。
企业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是转换机制的“攻坚战”。长期以来,平均主义在我国流毒甚广,对国家对企业危害甚大,例如“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工资奖金能多不能少”、企业经营状况再差“只能活不能死”等等。这些都是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主要障碍。平均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些地方和企业在分配上存在所谓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使少数后进职工视平均主义为“护身符”,争工资、争奖金、争职称,不满足,养了一些懒人。打破平均主义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改革深化以后,必然涉及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利益问题。比如,建立新的人事制度,干部要实行聘任制,打破一次分配定终身的“铁交椅”,打破单纯讲学历、论资历、凭职称的惯例,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干部聘不上就得从那个位置上下来,有的到第一线当工人。实行聘任制,使干部既能上也能下,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建立新的劳动制度,职工要进行劳动优化组合,打破“铁饭碗”式的固定工制度,什么工种拿什么工资,待岗的收入要减少。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根据合同,职工既能进厂也能出厂,双向流动,解决了“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建立新的分配制度,要在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工资挂钩的基础上,依靠群众搞好岗位综合评价,职工分配尽可能地向技术岗位和脏、累、热、苦的工种倾斜,企业收益分配尽可能地向发展生产即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打破职工分配平均主义,拉大分配差距,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通过新的分配制度,使职工收入既能多也能少,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按劳付酬”原则。另外,通过贯彻《企业法》、《破产法》和转机《条例》,对那些因产品没市场或其他原因实在难以搞活的企业,有的要关停、有的要并或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要重新配置,以解决“企业能活不能死”的问题。解决这几个难题都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必然会出现一些思想问题,而职工中老、中、青三个层次的心态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工作和切合实际的合理政策一定要跟上去。武钢内部改革“静悄悄”,杭州“娃哈哈”兼并杭州罐头厂,“小鱼吃大鱼”等许许多多成功的实例说明,人们的思想会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转变过程。
当然,企业内部改革也需要企业外部配套进行。企业三项制度的改革必然要求社会福利、保险、就业、救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跟上去,才能给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配套改革跟不上,必然拖住企业内部改革的前进步伐。
问:企业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不仅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提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请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当前应着重抓哪些工作?
答:三项制度的改革,企业必须着力做好,改革方案要完善,更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向广大职工讲清打好“攻坚战”的重要政治意义和具体部署。第一,企业三项制度的改革,打破平均主义,解决国有企业低效率运转的问题,是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要通过耐心启发,热情开导,帮助职工打消顾虑,使大家都明白打破“铁饭碗”是为了取得“银饭碗”、“金饭碗”的道理,提高广大职工搞好三项制度改革的自觉性。第二,改革三项制度不是只对工人而不触动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三项制度的改革首先要从人事制度改革做起。一些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凡从改革干部制度着手,效果都好。对干部实行聘任制度,量德、才录用,能上能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随着政企完全分开,干部制度也应有所不同,政府实行公务员制度,企业则应相应地建立有利于企业领导和管理干部的职业化制度,使大批企业工作者把毕生精力和追求放在办好企业上。第三,改革三项制度与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作用和民主管理并不矛盾。改革的目的是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框框,确立企业的真正自主权。没有企业自主权,何来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管理?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常把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同职工主人翁地位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宏伟目标,目前实现这一目标的外部环境怎样?
答:我认为当前企业外部环境,亟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过慢。
现在企业一方面感到宏观经济调控不力,企业经营环境恶劣,未有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又感到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管理过细使企业不能自主,企业仍被绳捆索绑。政府机构改革滞后,机构层次重叠、部门林立、职能交叉、冗员过多,习惯于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和直接控制为主的工作方法,办事效率低下,多少只手同时伸向企业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持政企分开,把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围的事情交给企业,把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政府主要搞好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和社会管理”。按照这个思路,我认为政府职能应朝着下面三个方向转变。一是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政府部门放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内部事务的直接干预,集中精力搞好宏观控制,并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使之逐步制度化、法制化。二是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单纯的行政干预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施管理。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也应以法律为依据。三是由“管”字当头转向服务监督,变“指令”为指导。改变长期以来企业围着政府机关转的局面,重点做好行业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改变过去采用行政手段评价企业和评价产品优劣及检查、评比、验收等老一套形式主义工作方法,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同精简政府机构一道进行。以往精简机构已多次,机构未精反而更庞大,人未减反而更多。原因是没有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根本问题,只是在机构裁减和改变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上做文章,而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没有变。风头一过,又“增人设庙”。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精简机构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
转变政府职能,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部门机构愈庞大,办事手续愈烦琐,效率就愈低下。办一件事要盖几十到上百个公章,说明职责不明确,谁都要盖章而谁又都不负责任。所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关键是精简机构。
2.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侵权和截留企业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的重点是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现在,在一些地方,法律赋予企业的自主权不能完全落实,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打着向“经济实体”转变的旗号,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不顾国法采取强行干预,硬性组建一些“翻牌公司”或“拉郎配”式的“企业集团”,将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化”。我认为,在改革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变为行业管理机构或经济实体,是可行的,也是需要的。但这种实体,必须是真正的企业,不能兼有政府职能。那种不顾企业自主权与自愿与否,生拉硬拽把属于企业的正当权益收走,甚至取消企业的法人资格,使企业重新成为变相的行政附属物,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在一些“翻牌公司”以权截留货源,以权占领市场,又收权又派款,既是“老板”,又是“婆婆”,利用手中之权,谁不“自愿”就撤谁的职。这种做法完全违背改革宗旨,不仅不能把企业搞好搞活,而且也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形成,还会在全国或一个地区强化行业垄断,窒息企业和市场活力,给即将制定“反垄断法”带来新的阻力。这种所谓“转变”,同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其实质是政企合一的新“版本”,是旧体制在新形势下的复归,应引起人们的注意。政府部门在改革中组建的经济实体必须同原机关脱钩,权力不能进入市场,企业间的联合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
3.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不同政策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影响国有企业活力。
市场经济应该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创造企业间公平的竞争条件。在特定条件下给某种经济如乡镇经济、“三资”企业等以特殊政策促进其发展,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对国有经济也不能太苛刻,差距不能拉得太大、太久,不能形成扶此压彼。特别是在分配上,差距太大,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更不要说“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十四大报告)。从长远看,国有企业长期处在不公平的起跑线上,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发展。
市场是企业活动的舞台,企业必须进入市场去舒展拳脚才能活起来。现在的问题是,要解决宏观调控能力薄弱的问题,也要解决市场机制发育滞后的问题。
问:市场是企业活动的舞台,企业必须进入市场才能显示其活力,那么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发展,以适应企业经营运作的需要?
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从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搞好宏观调控;同时把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自主经营,就会逐步形成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在国家、市场、企业这个大三角关系中,国家和市场之间,市场和企业之间都是实线,国家和企业之间则是虚线,即间接调控。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经济手段和形式,我们要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发挥二者的优势,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践告诉我们,想让企业活起来,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让企业在市场上去舒展拳脚。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要解决宏观调控能力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市场发育滞后的问题。因此,第一,要通过把企业推向市场,不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应该是系统的和开放的。所谓系统的,就不仅要有消费品市场,还要有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所谓开放的,是说每个局部市场对国内各地区都是开放的,对国外也将是开放的,以逐步形成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统一市场。第二,要依法管理市场,逐步健全市场规则和竞争机制。随着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政府在立法、协调、服务、监督等方面有许多新课题和大量工作要做。政府做好了宏观调控,实现了对企业的间接管理,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就都能达到良性循环。
问:在市场调控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何不同?
答:在市场调控上,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搞得更好。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值规律;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的干预。如果说,“看不见的手”是“魔”,“看得见的手”就是“道”。在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是控制不住,这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社会主义也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社会主义的优势,理应在“道”上高于资本主义。所以,我们要强化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既要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又要建立良好秩序,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抑制市场的消极作用,克服市场活动中的无序状况。现在我们一方面要学会驾驭那只“看不见的手”,另一方面也不要忽视了“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即强化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这是社会主义的优势。1992年闹特大洪水,超过了30年代的灾情,我们硬是动员全国力量战胜了灾害,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规则,形成竞争机制。过去,一些企业常常出现市场疲软、产品积压的情况。企业为什么产品压库还要盲目生产呢?原因是企业与市场脱节,没有竞争机制,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甚至使企业严重亏损,而无人负责。企业活力最终是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要在市场无情竞争的风浪中逐步形成,经受考验。在企业进入市场后,大家就必然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找市长,找市场”这句话,是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产品一旦滞销,企业只能从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成本中去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市场活动是检验产品兴衰的标准,外国人说:“顾客是上帝。”我们中国人说:“顾客是衣食父母。”本来企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和人民大众的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场,市场的活力是竞争。
谁都知道,中国11亿多人口的市场十分广阔,大有潜力,这也被世界各国企业家所瞩目。我国企业的优势和用武之地,首先就是最靠近这个广阔的城乡市场。当然,我们的企业也应当掌握国际市场行情,努力使适合国外消费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就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讲,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已经十分明显,因此,我们的产品最终也必须拿到国际市场上接受考验。为发展经济,促进对外开放,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关税税则委员会自1991年以来,已多次调低进口税率。1991年,调低了43个税号的商品的进口税率;1992年除相继降低了3500多个税号的商品的进口税率外,还取消了对一批重要的机电产品、化学纤维等加征的进口调节税。这些改革,将推动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些重要的信息。恢复我国世界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现在看,只是时间问题。“复关”后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况与问题,我们的一些企业还缺乏思想准备,只想怎样进入国外市场(这是对的)还不行,不能忘记了人家也可以打进来与你竞争(这是不能忽视的)。形势逼人,这种形势对我们的民族工业不能不是一个新的挑战,只有通过这种挑战,才能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当然,国家会保护民族工业。当今各国都有自己的贸易保护政策,但保护也有适当的界限。正当保护同保护主义有区别。企业进入市场,有了用武之地,而究竟“武艺”如何,要看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在诸如经营观念、战略选择、研究开发、技术改造、企业管理、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以及广告宣传等方面狠下功夫。生产方式上也要从习惯的单一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同时,对信息的捕捉、收集、筛选和处理都要跟上才行。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的企业必须学会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企业必须进入市场去舒展拳脚才能活起来。所以,进入市场是企业的一个新的课题,从企业改革角度来说,当前应着重注意些什么?
答: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贯彻《企业法》和转机《条例》要坚定不移。《条例》是《企业法》深化实施的行政性法规之一,也是15年来改革的经验总结,来之不易。贯彻中遇到一些困难甚至一些阻力是意料之中的事,问题是企业要敢于斗争,敢于“争”权,敢于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利,不能遇难而退,而是要知难而进,坚定不移,排除万难,一定要把国家赋予的权利贯彻落实好,这个决心不能动摇。
二是要研究并切实解决产权关系问题。从各地贯彻《条例》的情况来看,产权关系不明晰,已经成为落实经营自主权的一大障碍。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建立责任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所谓理顺产权关系,就是说,企业作为法人有明确的企业法人财产和财产权。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在国家占有(投入)资本金的数额上。国家财产一经授权企业经营,即转化为法人财产,并以此承担民事责任。国有产权,只体现在其注入资本的量上,保值、增值是通过收益来体现。我认为,明晰产权关系,就企业来说,既要保证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又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政府来说,既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调整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结构,便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又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充分行使经营自主权,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必须做到政资分开。政资分开就是把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开,把政府的财政税收和使用同国有资产的收益和使用分开,这样政府在财产上才能把税收与国有资产收益分账管理。国家的财政税收,主要用于保证国防、市政、发展教育等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方面;国有资产收益,主要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结构和产业政策等有关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上。山东济宁市对企业利税采取“税保财政,利活企业”的方针,把国有资产收益和使用的职能与政府的财政税收和使用的职能分开,效果很好。实践证明,利税分开,经济增长才能建立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
三是在改革企业外部管理体制的同时,企业必须在内部管理包括内部经营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一个企业能变不能变,根源在内部。现在有相当一批企业经营管理落后,必须引起重视。据大连市1993年对市属92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分析,其中比较好的20家,占22%,这些企业的经营机制基本上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产销率达到95%,资金利税率在10%以上,固定资产净值率在70%左右,年人均留利800元上下;经营一般的企业49家,占53%,这些企业经营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品在市场上尚可销售,但不作进一步的调整则前途暗淡,目前经济效益也较低;另有23家企业,其经营机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类企业占92家企业的25%,其产品结构急需调整,不仅效益低,许多还是亏损户。企业效益差,在许多地方带有普遍性,重要原因是管理问题。据有的地区调查,60%的亏损企业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企业要增加经济效益,亏损企业要实现扭亏增盈,改善经营管理是一条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是项“笨”功夫,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只要功夫到家,就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现实说明: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中,同样的行业、同样的装备,但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就会完全不同。所以,企业要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改变粗放性的经营,走集约化经营、靠内涵发展的道路。妥善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后劲的一个关键。要在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创造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企业领导者如果不在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上花力气、下功夫,即使有了理想的外部条件,仍然摆脱不了落后面貌,在复杂的市场经济面前必定要打败仗。
问: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企业领导同志重点应抓什么呢?
答:我认为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的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在原有的产品经济体制下进行,所以必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十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亿万群众的思想解放,深化改革也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时就提出来了,并作了许多探索,但都不成功。大家还记得50年代发动的“大跃进”和多种内容的“大办”,几千万人大炼钢铁等等,意图都是动员群众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实践证明这些并不是发展经济的成功之路。发展生产力,毛主席认为不是少数人的事情,是亿万人的事业,是全党全民的事业。可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路子。这个路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找到了,就是解放思想之路,改革开放之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把千百万人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这条路子是邓小平同志找到的。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也解放了生产力,把千百万人卷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会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企业要抓住发展生产力,去做最好最美的文章。
第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人民政权领导下的市场经济,最终目的是使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富裕起来,不仅经济上富裕起来,精神上也要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国家民族利益之所在,这一点要牢牢记住。有些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出毛病,走入误区。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一好百好,管它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岂不知,经济上去了,前途可能还是两条。还有些人,视市场为万能,只看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它的消极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1993年5月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座谈会上曾作过深刻的分析,他说,市场经济是可以充分发挥千百万人的积极性的,不管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可以参与市场经济运作,调动其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毫无疑问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发展生产力,可是另外一方面,也不能忘记了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利益第一,个人第一。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过分强调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往往会走到唯利是图,诱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倡社会主义的精神品德与情操问题。总书记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知道,人有了钱,怎么来用,品德、情操不同,行为则各异。有人有了钱做公益事业;有人腰缠万贯,恣意挥霍,一掷千金、万金,以至做损害国家、损害人民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个人是这样,企业又何尝没有精神品德问题。企业发展了,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第一,还是只顾利己,不顾全局、不顾国家民族利益?那种忘记了社会主义品德情操,从小集体利益发展到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企业还少吗?我们要不遗余力地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不遗余力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强调物质上富裕,精神上更要富裕。道德观念是市场经济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家要运用法律手段监督市场、纠正市场的某些无序状态。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树立正确的公民道德观、职业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要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都为他人服务的观念。使所有参加市场竞争的人,都必须遵守其道德准则。我们党历来主张在政策上要照顾个人利益,在思想上则反对自私自利,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提倡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提倡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企业领导同志尤为重要。领导同志要身体力行,要接受群众的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最后必然走向腐败。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摆正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企业的领导干部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是私有企业,当厂长、经理的,也不要把自己游离于工人阶级之外,更不能够高居于工人阶级之上。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现在有的人处在领导岗位,处理不好同群众的关系,只讲领导者的重要作用,轻视职工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办好企业必须起用能人,这没有错。有的人批判“能人治厂”,妄图再次将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难道不要能人治厂要庸人治厂?我认为,能人之所以是能人,其中包括他有能力领导群众励精图治。不要轻视这样的领导人的作用。但是,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忘掉职工的作用,劳动者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一句名言:“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里讲的劳动者,当然包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有时也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企业领导者。有的同志遇事不善于依靠群众,一说企业活力,眼睛只向外看,强调外部环境,没有把群众积极性看作活力源泉。还有的同志把依靠群众同严格管理对立起来,对群众中的一些落后现象不敢管,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闻不问,束手无策。作为领导者,必须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不是高居群众之上,而是身居群众之中,带领群众、和群众一道前进。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把管理现代化作为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
问:企业管理现代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对推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个问题在一些人还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答:这是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外部条件,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的改革今后还要加快速度。但就一个企业来说,外因毕竟只是变化的条件,变化的根据主要在内因,在企业自身的管理上,不然为什么一些规模相同、行业同属的企业同在一个外部条件下,发展差异却那么大?究其原因无不在管理的好与差上。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现代管理更是如此。这一点,还没有引起有些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我们的同志应从战略高度去认识管理,认识现代管理对发挥企业整体优势的重要作用。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首要的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几年来,许多企业在推进管理现代化的工作中,每年都有新的进展。在不断的进展中,一些同志对管理现代化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积累了不少经验。实践告诉我们,要将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管理,提高到现代化管理,关键问题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有一个指导思想的转变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企业管理现代化就“化”不好,甚至走弯路,适应不了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这里讲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是第一位的。面向现代化,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不论是方法上或者手段上都是不断发展的,昨天的现代化,今天就可能落后了。要有更新、发展的观念,要面向未来。所以,管理现代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不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就会搞形式主义;不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就会故步自封,就会落后,竞争力就不会持久。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注意企业的整体优势。企业是一个整体,整体内的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目的性,以及由于它受到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约束和限制而产生的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推进管理现代化要树立整体观点、动态平衡观点、协调观点,自觉地把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把局部和整体联系起来,寻求整体的优化。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在指导思想上始终要把发挥和动员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放在首位。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是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推广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有重点地选择一批综合性较强、适用面广而且经过试点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如市场预测、决策技术,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要普遍推广应用。已推行多年的统筹法(网络技术)、优选法(正交试验法),要进一步推广。有一些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但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ABC重点管理法、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等,要根据不同企业和专业的特点,积极推广应用。还有滚动计划法、应变计划、看板管理、成组技术、计划评审法、投入产出法、企业管理诊断、以期定量法、无缺点运动、全员生产维修活动、企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学、质量反馈,以及市场调查技术、网络计划、经济订购批量、新产品设计的经济分析、成本的计算、预测和分析、设备更新的选择、投资回收与财务分析技术、管理会计、决策树和整体功能优化、现场规范化管理、项目动态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可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有重点地推广与应用。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先进的检控手段,建立起不同水平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我国企业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多数还处在起步阶段。就企业来说,动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首要的还是要认真抓好基础工作,为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大中型企业在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时,一般地要先从库存管理、财物管理、合同管理、人事管理等单项突破,取得经验。人才培训要先行。对计算机管理要有系统的思想,有条件的地方要着眼于网络发展。从人才培训到机型选择以及软件开发都要树立长远战略观点,一旦条件成熟,即可在整个企业形成电子计算机管理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小型企业,一般可从微机应用入手。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要分层次进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安排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不要一刀切,不要一个调,不要一阵风。这项工作也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比如:现代化管理手段、电子计算机,大中企业和小企业应有区别,不要一刀切,要从大中小型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沿海与内地也应有所不同,沿海一些企业要求要高一些,如现代化管理组织,内地企业和沿海企业就不应一样,有的管理机构可健全一些,有的可简化一些。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先有后有重点,一时办不到的不要勉强推行。总之,要从实际出发。
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好经验。国外有些国有企业经营灵活,管理也相当先进,我们应该研究吸收,并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问:我国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重要者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在注意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积累起来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经验。这方面我认为有6个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
1.沿海开放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的经验。特区、开发区的经验,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中国土地上开的花结的果,更具中国特色,更容易学习、借鉴。
2.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军转民企业的经验。例如纺织中企业中的上海“二纺机”、军工企业中的四川嘉陵、红光,冶金企业中的宝钢、武钢、首钢、本钢,还有一汽、二汽、大庆、吉化等等,各行各业都有好经验。而它们的经验,又都同继承我国传统的优秀管理方法和推行适合各自行业特点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分不开。
3.乡镇企业和城市集体企业的经验。乡镇和城市集体企业面向市场,经营机制比较灵活,许多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很高,如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一带的一些乡镇企业,它们的经验很值得国有中小企业借鉴。
4.“三资”企业的经验。“三资”企业不仅引进了资金、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引进了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5.商业企业的经验。近几年商业企业改革发展很快,重庆的“四放开”(经营、价格、用工、分配),上海的“六自主”(加上投资自主权和机构设置自主权),武汉商业企业在推行现代化管理中吸收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等等都值得重视。
6.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的经验。组建公司和企业集团,在我国尚属试点阶段,但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与完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现代化管理,作用不可低估。
总之,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把管理现代化作为我国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保持企业家队伍的稳定和提倡企业家职业化是国家利益之所在。
问:人们常说,路线、方针决定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企业家队伍,其中不少有成就的厂长、经理成为国家或地方的优秀企业家,这是一支发展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坚力量,他们善于学习,较快地掌握了以前不熟悉的市场运作知识、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熟悉企业,懂得生产,擅长经营,是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带头兵”。如何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稳定和扩大这支队伍,培育和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这个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我主张,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来保持企业家队伍的稳定和大力提倡企业家职业化。国家抽调少数企业家充实党政机关领导力量是必要的。因为上层管理部门也需要一些熟悉企业的同志参与宏观管理,但从长远看,抽调不宜频繁,数量不宜过多,必须保持企业经营者队伍,尤其一些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稳定。抽调少数企业家从政,要统筹兼顾,不能“伤筋动骨”,否则削弱了企业的领导力量,这对国家、对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一定要保持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厂长、经理队伍的相对稳定。
为了稳定和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国家应在实行干部“四化”方针的基础上,实行企业经营管理干部职业化政策。第一,制定企业家职业化政策。国家要立法,以法保障企业干部队伍的稳定。对企业人事的管理,国家也应做到政企分开。政企两个系统的干部应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企业实行聘任制,能上能下,不拘一格,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第二,要改变过去那种用政府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来规定企业经营者的行政级别的陈旧办法。行政机关干部与企业经营者行使的职责不同,不能用一种标准套两个系列干部的级别。今后对企业不要再规定行政级别。第三,企业经营者的工资收入应同其贡献相称。我赞成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经营者的年收入与本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脱钩,与企业规模、企业利润增幅以及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挂钩。第四,企业经营者的离退休年限应有别于政府公务员。现在企业经营者与国家行政机关干部一样,实行同一个离退休制度(男60岁,女55岁)。这种制度不利于发挥那些虽到60岁或55岁,但受到职工拥护、经验丰富、指挥有方、业绩卓著、身体健康的企业家的作用,也不利于造就和聚集企业家队伍。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平均年龄为49.5岁,而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年龄还要高于此平均年龄,少数已接近于现行政府机关公务员的离退休年龄。尤其是对女厂长、女经理,55岁离退休,工作年限就更不多了。这些人许多是精力充沛,富有管理经验,比较成熟,也受到职工的拥护,在企业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55岁就要她们离退休,实在是人才浪费,对国家也是损失。据了解,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的领导人不少是年事已高的有威望的人物。我认为,对企业领导者,既不要再搞过去那种“终身制”,也不宜“一刀切”。企业的经营者的年龄不是决定性条件,智慧和经验往往是重要的。第五,尽量少抽调厂长(经理)从政,有条件的企业要实行经营者职业化,要造就一批毕生为社会主义中国企业奋斗的企业专家。中国也非常需要一批以毕生精力献身于企业的企业家。
要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制度,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
问:您曾多次强调企业领导体制不能“一刀切”。请问,领导体制因厂制宜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企业领导体制,应根据企业规模及组成不同而异,但都必须适应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必须服从于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任务的原则。《企业法》规定:“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发展商品生产,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具体地说,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经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企业建设成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质文明的集体。为实现这一目标,不论是公司还是工厂,都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领导制度。
第二,要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企业不论实行厂长负责制、董事长负责制或经理、总经理负责制,都必须“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只交责任,不交权力,责任制非落空不可”。我们不能再搞过去那种把权力与责任分开来的××领导下的××负责制,使有决定权者不承担责任,而负责者又没有相应的权力,怎能把事情办好。实践告诉我们,在这种领导体制下责任制是建立不起来的。在贯彻责、权结合原则的同时,还要贯彻责、权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不考虑这一点,责任制难以完善,积极性也难以持久。
第三,要遵循集中领导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实行行政主要领导人负责制,并不是任何问题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说实行厂长负责制就是厂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是误解。企业重大问题必须集体讨论决定,这一点已写入我国的法律。职工民主管理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在企业领导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厂长(经理)负责制、董事长负责制,都是建立在民主管理基础上的责任制。企业重大问题要经过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讨论,然后由厂长(经理)或董事长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决定并对其作出的决定承担相应的责任。民主管理是厂长(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问:企业为什么要实行集中领导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答:我认为:第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列宁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有统一的指挥,要“使千百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企业要有严格的纪律,职工“无条件地在劳动中有纪律地、自觉地执行各项必要的指令和命令,以便使经济机构真正能像钟表一样工作”。他说,企业管理要有明确的责任制,“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这就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列宁强调:“任何大机器工业——即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都要求无条件的和最严格的统一意志,以指导几百人、几千人以至几万人共同工作。”在现代化工业企业里,千百人甚至上万人共同进行生产劳动,众多的生产环节需要密切协调配合,如果没有一个以厂长或经理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系统,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职工思想问题,以协调个人的活动,要想达到企业生产经营预期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这是责任制的核心。
第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后新体制的要求。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首先应该使企业具有充分的活力。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进行的。从企业来说,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企业由政府的附属物变成独立的经济实体,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企业将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这些历史性的转变,特别是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没有明确责任制不行,没有高质量(包括职工代表参加的)集体决策机构更不行。否则,难以做到反应敏捷、决策果断、经营灵活。
第三,是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企业领导班子已按照“四化”要求逐步实现了新老交替,企业内部责任制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有所加强,职工队伍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并且涌现出一批先进企业。但是,从总体上说,技术进步慢,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仍然是我国企业的致命弱点。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特别是要从封闭的生产型转变为开放的经营型,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的现代化管理。而实现这些方面的转变,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制度。
问:人们常常提到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要重视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企业经营者和领导层的整体素质。领导层整体素质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改革、开放,转换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说的领导者素质,包括领导班子整个层次中一班人的素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厂长(经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委书记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称职的企业党委书记,他的首要任务是在提高班子素质上下功夫。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又无不是善于领导一班人战斗的行家里手。企业家除了组织运作能力外,要善于在提高班子整体素质上做工作。所谓整体素质,应表现在:
1.团结向上、有良好精神状态。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眼睛向内,不怕困难,有压倒一切困难的气概。
2.党性强、作风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能够自律,要求职工做的,首先从领导班子做起、从带领群众做起。
3.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不要提倡企业家无私奉献,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不强,人民生活还不很富裕的情况下,干部要带头艰苦创业,要甘愿吃点苦、吃点亏。我们主张企业领导人要权、责、利统一,在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时,要打破平均主义,这不仅没错,还应尽力去推行。但拉开分配档次必须根据企业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逐步拉开的办法,切忌脱离实际。平均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要打破它需要做很多工作,不可操之过急。有的企业一开始改革就把经营者的收入搞得很高,结果同广大群众严重地对立起来。一些成功的做法是,在改革初始阶段,重点是做好思想工作,转变观念,档次不要拉得太大。领导干部要舍得吃苦、舍得吃亏。不吃点苦,不吃点亏,平均主义是打不破的。领导干部不能自觉吃苦,自觉吃亏,也当不了领导。正如一位优秀企业家说的,自己吃点亏,却换来了全厂生产经营的热气腾腾。生产上去了,效益提高了,职工思想稳定了,改革就有了保障。
4.思想解放,有敢为人先、敢于改革创新的精神。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如何,关键是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能否及时作出正确的战略发展决策并组织实现。领导干部的作用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企业要不断前进,领导者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崇高的理想,在困难面前不敢冲、不敢闯、不敢冒点风险,总是四平八稳不行。
5.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风深入、扎实,说实话,想实招,办实事,不图虚名,讲求实效,这是许多企业家的信条,也应是企业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的信条。
6.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企业领导者,即使都是专家,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有事要多同职工商量。
总之,做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包括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不要忘记党的优良传统,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企业必须实行民主管理。
问:在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层次有些什么不同的规定?
答: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保证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企业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搞活企业的根本保障。企业活力从企业内部讲,关键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无数事实证明,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能力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点。
社会主义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的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低,既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也关系到职工的个人利益。因此,职工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十几年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已逐渐步入制度化、法制化。在企业,按照其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定三个层次的民主管理。
一是职工直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根据《企业法》规定,企业设立管理委员会“协助厂长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管理委员会由企业各方面的负责人和职工代表组成”。就是说,由职代会推选的职工代表参加厂长主持的管理委员会,参与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这是企业决策层次的民主管理形式。法律规定管理委员会中职工代表的人数,“一般应当为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一”。
二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目前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职代会要行使审议、审查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方案,决定同职工福利有关的重大事项,以及监督干部等5项职权。
三是工人直接参加班组的民主管理,这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层次。我国企业的班组建设,特别是班组民主管理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曾经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班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著名的马恒昌小组、赵梦桃小组、毛泽东号机车组等等,都是工人直接参加管理的优秀班组代表。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立足点,是民主管理和专业管理的结合点。把工人直接参加班组的民主管理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是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加强企业班组民主管理,必须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和班组长的领导作用。
发挥班组的领导作用,要注意做好选拔和培训班组长的工作。一个班组搞得好不好,班组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企业班组长如同军队的班长,是“兵头将尾”,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企业班组长的年龄层次,多是一批有理想的青年人,一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闯将。这些青年人,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专业水平。这是企业选拔各层次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源泉”。
加强班组建设,不只是各级行政和工会组织的事,更重要的是要得到企业党组织的重视。班组应是企业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点之一。要注意在班组尤其是班组长中发挥党员的作用。
总之,在企业没有充分的民主,就不可能有管理上的高度集中。民主与集中是对立的统一,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只有充分尊重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才能做到高度集中和高度民主的统一,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群体。
职工培训和再教育是企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企业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而人才又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更有长足发展,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答:职工培训和再教育,是对劳动者智力开发和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企业人力资源再生的重要手段。现代化大生产,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科研人员、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一支庞大的具有较高政治、文化、技术、经营素质的职工队伍,以适应市场需要的不断变化和产品结构的及时调整。因此,通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传授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工作。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全党要“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要“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多年来,党和政府把组织干部和职工学习,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50年代和60年代时,许多高等学校附设了干部进修班,创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各地区和各部门开办了干部学校,同时,在工矿企业,广泛开展了扫盲运动和业余教育,职工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据资料记载,在那一段时间里,全国扫除了文盲870多万人,有280多万职工提高到小学文化程度,有96万职工分别达到初中和高中程度,有近20万职工从业余高等学校毕业。同时,一些部门和企业通过技工夜校、大专院校的专修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业务技术人才,其中许多同志提高文化技术水平以后,在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和骨干力量。这项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使职工教育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为了使职工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1978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经委设立专事经济干部培训和再教育的工作机构,1980年4月批准成立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各地区、各部门又相继恢复和充实了职工教育机构,初步制定了职工教育规划和逐步建立职工培训的制度,促进了职工教育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对青壮年职工的文化、技术“双补”教育。“双补”使一大批青壮年职工提高了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加强了企业劳动纪律,促进了职工精神面貌的变化。参加“双补”的约3000万人。二是对经济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通过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等形式轮训了大批各类管理干部,仅1979—1987年8年间,全国工交、财贸系统轮训干部近500万人,占当时同类人员的一半。大批干部的培训,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为企业转轨变型,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近几年职工培训有了许多新发展,使再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而且就业前培训和任职前培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许多地方把再教育同培养企业领导干部后备人员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如上海市1991年即开始结合再教育,有计划地培训企业后备人员,经过培训的人员目前已有50%进入各个层次的领导岗位,“八五”期间,上海市规划按1:1比例配备后备人员。这种做法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在推行。
职工再教育既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与普通教育相比,它同经济建设联系更直接也更密切。职工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而经济建设又必须从抓职工教育做起。正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国家办、社会各界办,企业作为人才使用单位更要积极办。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培养和合理的使用,企业在市场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所以,企业应将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同配套改革劳动人事与干部选拔制度作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问: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如何抓紧抓好?
答: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抓职工教育成绩卓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许多企业领导干部对职工教育和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像抓生产经营业务工作那样抓好再教育工作。有的企业领导干部满足于自己的一知半解,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对业务骨干只使用不重视培养,不懂得知识更新的重要;加上使用、培训、教育、晋级等政策还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学习制度执行不严格,学与不学一个样。这种状况给职工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是职工教育的质量还不够高,存在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要求脱节的现象。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没有完全摆脱普通教育的框框,使有些培训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上某些不合理规定,助长了一部分职工单纯奔学历、拿文凭,对生产经营业务急需的培训则缺乏热情。有些管理规定统得过多、过死,妨碍企业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人、财、物去统一安排培训任务,影响企业办学和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三是从事职工教育的师资队伍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适应培训任务的要求。职教师资缺少培训进修的机会,一些地区还没有职工教育教师进修的基地。培训教材和必需的教学设备的建设,还跟不上职工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是职工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沿海地区和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职工再教育发展较快;内地、边远地区进展缓慢,有的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从企业看,大企业要好一些,中小企业相对较差。从办学层次看,职工高等教育进展较大,中专和中级技术培训发展较差。职工队伍的技术结构比例失调,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还没有完全上路。特别是专门人才中的年龄“低谷区”(26~36岁)的问题,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是人才培训的资金不足。上述几个问题的产生往往同资金不足有某种联系。人才培育的投资是生产性投资,而且是最重要、最合算的投资。早在60年代,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人力投资的经济理论。所谓人才投资是指用于劳动者本身,为提高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而进行的投资。近代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充分表明,用于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投资,对发展经济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据报道,美国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额中,大约有50%是由于提高职工的教育水平而取得的。日本资料介绍,日本国民收入总增长额中,约有25%是由于增加教育投资、提高职工的素质而取得的。资料说,当工人教育水平每提高一个年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平均增加6%;工人提出的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生产成本5%,技术人员提出的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生产成本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创造和推广现代化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由此可见,对职工的再教育花点钱是值得的。那种认为培训花费是一种非生产性投资或消费性活动的看法,是短视的,也是不明智的。
问:在您的一些文章或讲话中常常提到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问题,有关这方面,当前需要抓紧抓好哪些工作?
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造就大批既懂生产,又会经营,勇于开拓,善于决策的企业家;造就成千上万熟悉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知识,能够卓有成效地从事技术改进、生产开发的技术干部和经营管理干部;而且要极大地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生产经营、技术业务水平。
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素质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企业领导班子近几年“四化”程度有明显提高,但经营管理知识不足,多数干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对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较陌生,思维观念、管理方法等还不很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群体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学工程技术的多,学管理的少,具有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并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少,尤其一些中小企业,现有管理人员知识陈旧的现象严重,专业不配套,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专业力量薄弱,而且青黄不接;工人实际文化、技术水平还不高,中级、高级技工过少;一部分职工思想境界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劳动纪律松弛。因此,继续加强职工教育,实行企业全员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一项紧迫任务。我认为,当前这项工作的重点,第一,要抓好企业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的岗位职务培训工作。岗位职务培训是职工教育的基本方向、基本制度。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企业领导干部分别进行职务培训,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管理干部教育工作的深入和发展。抓好企业领导干部职务培训,首先要明确厂长(经理)、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等5种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以及这5种岗位的干部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其次,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在培训方法上,采取启发式教学,传授知识和组织学员研究讨论相结合。真正做到按需施教,对口培训,学用结合,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抓紧对后备干部的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有一定文化技术业务基础、有组织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干部,送到高等院校或通过领导干部职务培训及其他形式进修深造,为实现“先培训、后任职”创造条件。第二,要加强对企业中层干部主要是车间主任、工段长的培训。企业中层干部是上下联系的纽带,是第一线生产现场的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人数众多,对贯彻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影响很大。企业中层干部不仅要熟悉生产,懂得管理,还要善于做人的工作。这部分干部工作水平提高了,才能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秩序,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和规定落实到基层。为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训。要针对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出各类企业中层干部的培训标准和要求。明确培训内容和考核办法,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三,抓好班组长的培训。班组是企业的基础组织,班组长如同军队的班长,是“兵头将尾”,是企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加强班组建设对实现科学管理及技术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对班组长的正常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先培训后任职。现有班组长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进行培训或补课。第四,加强对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干部的培训。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先进基础上的。企业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才能生产出现代水平的产品,才能采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才能不断推向新的高度。第五,在继续抓好工人初级、中级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高级技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操作水平,是企业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战略措施。正如人们常说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但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引进,这说明加强工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特别是工人队伍中的高级技工,他们具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骨干力量。中央负责同志曾经指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加强培养高级技工的工作。据有关部门1992年的测算,全国技术工人约8000万,其中高级技工仅占14%左右,中、初级技工占将近50%。另据抽样调查,在现有高级技工中,有的实际技术理论知识也低于应有的水平。
组织工人培训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各个工种中的技术等级结构来确定培训的对象、内容和要求。为此,要根据行业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工人技术等级结构,制定技工的标准,提出培养规划。地区要在行业规划的基础上搞好综合平衡,加强横向联系和组织协调工作。
为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高级技工,一是要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发展各级高级职业技术专科学校,重点招收具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工人,作为培养后备高级技工的重要渠道。二是培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专业性强的工种,以产业部门为主,建立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进行培养;通用性强的一些主要工种,由中心城市统一规划,建立培训基地进行培养;有条件的高、中等职工院校或培训中心,也要积极承担培训高级技工的教学任务;以师带徒这种传统方式也不可忽视,其优点是不脱产或少脱产,但应纳入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三是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也应把培养高级技工和必要的师资列入计划,统筹安排。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人才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培养大量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专业人才,造就一批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人才和经营管理干部,是企业领导干部始终都要关注的问题。完成上述几种人的培训与再教育,一要加强领导。地区、行业经济部门和企业领导人要重视职工教育工作,要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任务来抓,配备得力干部,在资金、物资方面给予保证。培训工作应作为考核企业、考核厂长(经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二要落实规划,抓好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要在人才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规划并狠抓落实。从全国范围说,应重点抓好各级经济部门、企业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班组长以上骨干、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在学历层次上要重点抓好对工人的中级技术培训和干部的中等专业培训。由于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因而应从实际出发,确定重点,不要搞一个模式和统一的进度指标。三要提高培训质量。当前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还有办学条件的质量。当然,办学条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好的,我看过国外的培训中心,装备都比较现代化,虽然他们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完善的,但也说明他们对此锲而不舍的态度。在办学条件上,我们仍要发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完善,要把来之不易的投资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培训质量关系到办学效益和职工教育信誉的高低,所以不论是国家办、地方办还是企业办,都要把提高培训质量放在第一位。提高质量,必须明确质量标准,要通过调查研究,逐步确定各种人才的培训目标和规格要求,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职工教育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四要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十多年来,我们比较系统地引进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企业管理科学和管理经验,以及比较先进的教学办法,在新的管理学科和教材建设上也有了新的进展。但是引进工作还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引进的内容综合分析、融合提炼做得不够,消化、吸收工作还刚刚起步。我们应在继续注意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就是说,从总体上应转向以消化、吸收、创新为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作出应有的贡献。五要制定有利于调动办学、教学和学习积极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工人技术业务考评;评定工人技师和学徒工以学为主,不计全员劳动生产率;干部职务、职称的培训考核;以及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制度化、法律化。同时,对目前地区、部门、企业因地制宜自行规定的一些办法,也要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六要加强职工培训和再教育的研究工作,例如职工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职工教育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职工教育体系、体制、内容、教学方法、管理、立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对职工培训和再教育本质、规律的认识,为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工教育理论体系打下基础。通过开展研究活动,进一步健全组织,锻炼并形成一支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水平的专兼结合的职工教育研究队伍,为发展职工教育事业服务。
我国企业职工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无论是国家的、地区的还是企业自办的培训基地,多数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批热心于职教工作的专兼职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相信职工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必须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并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是否也应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答:是的,这是新形势下企业培训工作的一项新内容。我认为,不仅企业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包括对企业职工都应进行普法教育。老实说我们有好多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连国家颁布了哪些法律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懂法了。有的人犯了法,犯了哪一条还不知道。进行普法教育,是企协、企业家协会和广大企业培训工作者的一个新的任务。
这项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一些地方也确实做出了很大成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认真总结。也需要舆论界多多宣传这件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宣传知法、守法对健全企业管理的必要性。让大家知道知法、守法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关系。
我们要注意加强企业、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教育。我们要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但维护决不是护短,只能是在法律范围内的维护,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现在,我们的许多企业经营者,专业素质还比较好,但是,许多人的法律知识较欠缺,这同历史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没有完整的法律,往往领导一句话就是法律。现在我们可以说基本上有法可依了。所以,企业生产经营者就要知法、守法。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自己不守法,而要求我们去维护他们的权益就毫无道理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决不护短。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护短就失去原则,护短就没有威信,会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企协和企业家协会所谓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无非是维护小团体的利益而已。所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首先要教育我们的企业经营者,要知法、守法,要依法经营。这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所有从事企业培训工作的部门把这件事抓好。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根据当前实际,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一基本路线?
答: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发表的统一全党思想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谈话既体现了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又针对新的形势,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期的、首要的任务。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特别是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将经济建设搞上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工作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决不能冲击和干扰这个中心。对于这一点,必须抓住不放,毫不动摇。近几年,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严峻形势的考验,根本的一条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之心不死,我们要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要集中精力把我们国内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更快更好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如果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动摇,就可能重复过去犯过的错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这两个“基本点”之间,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改革开放,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两个基本点,离开了哪个,都无法把经济建设搞上去。90年代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广大企业工作者包括政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振兴我国经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正是这条思想路线,指引了我们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不断胜利。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一致的。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南宁会议上提出,要敢想敢说敢干,一切通过试验。“大跃进”,丢了实事求是,犯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的错误。后来毛主席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教训是很深刻的。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恢复和强调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在他的那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这一点,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切切不可忘记。当前,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首要的任务还是要解放思想、“换脑筋”。因为改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要勇于创新,敢于试验,通过试点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推行。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要冲破妨碍接受新事物、新经验的各种思想束缚。比如,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过去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影响改革开放的步子,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资本主义的东西搞多了。邓小平同志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三条标准”,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问题,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资本主义的一切丑恶、腐朽的东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御和防止和平演变,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手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要自己束缚自己,自己封锁自己,必须敢于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些好的东西,如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及有益的文化等,把它们移植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中来,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提炼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些问题,对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四大再次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要求,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就像打开窗子换换空气一样,既放进来了新鲜空气,同时也会放进一些苍蝇、蚊子和灰尘,外面一些丑恶现象也会乘机而入,这是意料中的事,中央早就告诫过我们,对此不可手软。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干部、党员要带头反对腐败,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我们一定要深刻吸取前几年“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越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越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问: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我国目前状况,工作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
答: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更大的威力和作用。
十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于改革开放中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实施,包括正在进行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也是比较复杂的。这一新的改革形势,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当然,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重要的契机。我们要抓住契机、迎接挑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决战中,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作用。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他们在深化企业改革中的表率作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对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进班子、到成员。企业素质关键是领导班子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进班子、到成员,就是要使企业各级领导者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敢于迎着困难上。要保持领导者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的思想一致、步调一致,形成一个齐心协力、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领导者则要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的事,自己率先去做;要求群众不做的事,自己带头不做。越是深化改革,领导干部越要自觉从严自律、加强廉政建设。大庆同志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第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结合改革的实际,对广大职工深入进行改革理论的宣传教育。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牵动着千家万户。它不仅是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这些改革,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和不同年龄层次的职工中,反映是不同的。这就要采取切合实际的、合理的具体政策,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改革的性质、目的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帮助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消除疑虑,理顺情绪,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对大家关注的一些难点、疑点,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央有关指示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如怎样正确认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长期以来,一些人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存在一种误解,似乎社会主义就是平均主义,我们做深化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平均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向广大职工讲清楚,划清平均主义、“大锅饭”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界限。要让广大职工懂得:平均主义是小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在分配上的反映,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毫无共同之处。这在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中早有批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平均主义否认个人的物质利益差别,认为生产资料既然属于公有,就应把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而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不给、少给就闹、就攀比,到处告状,弄得企业不得安宁。这种思想和行为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如果这样平均分配,其结果必然是贡献少的人无偿占有贡献多的人的劳动成果。平均主义不是鼓励勤奋劳动,而是鼓励落后,助长懒惰,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人们的普遍贫困。所以,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平均主义,这才是维护广大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同时还要让我们的职工认识到,社会主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仅要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满足社会需要,还要追求价值增值,为国家和人民积累更多的建设资金。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主义建设要发展,就得年年都有资金积累,绝不可把积累分光吃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样一些问题,要通俗易懂地把道理宣传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让大家认清自己应尽的义务,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中去,尽可能地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努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依靠群众。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如果没有广大职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全体职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要让职工认识到,改革是为了在企业里形成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效益好,职工则可多劳多得;约束那些不干、少干却想多得的人。改革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一场革命。要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发动群众自己进行改革。还要教育职工懂得,主人翁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责利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权利,就应尽什么样的义务。要做到:每一个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行使权利和进行工作,人人又以劳动者姿态尽自己的义务、履行责任,人人关注企业的经营,人人重视企业的效益,人人的成果同他的社会荣誉和物质利益密切结合,使我们的企业充满活力。
第四,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一次重申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三句话是多年来企业领导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坚决地、全面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坚持三句话,不能只讲一句话、两句话。互相协调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是企业的大事,也是党和国家的大事,企业党组织负有重大的政治责任,决不能认为改革只是行政的事。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那些淡化党组织在企业中作用的种种言论是错误的。改革十多年的实践恰恰证明,经济工作离不开政治工作。我认为,新时期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要及时了解和把握职工包括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职工对改革的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上下功夫。
第二,要与企业行政紧密配合,做好思想工作。党组织要参与改革决策与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要及时研究并提出改革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意见;在实施改革方案过程中,要积极参与排忧解难,支持改革;要主动协调行政与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及行政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第三,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保证监督改革决策、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坚持群众路线,保证监督企业重大问题解决中法定民主程序的实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要加强和改善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在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动党员、团员积极参加改革,并带动和影响广大职工参与改革,保证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要注意生产第一线党的组织建设。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党组织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在企业的工作,包括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