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47862700000072

第72章 祝贺《中国食品报》创刊

(1984年1月6日)

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国食品报》今天创刊了。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工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关怀,其地位由被挤让路变为优先发展,其原料由供应困难变为货源充足,其技术条件由长期陈旧落后变为不断改造、进步,其市场需求由保证生活基本需要变为多样化、方便化和包装美化。世界上食品工业技术日新月异,对我们是促进,是挑战。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建设目标,为满足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食品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个发展要求我们要深入宣传党的食品工业方针、政策,广泛交流科学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由此,《中国食品报》应运而生了。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我国人民的消费支出,食品居于首位。人们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对食品的要求也就不同。一日三餐之外,各种风味、营养、方便、卫生、美观的食品日益为人们所欢迎;因而,大力生产上述食品,已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食品工业是农业的继续,而农业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要点。现在,大量农业资源弃置未用;已利用的缺乏深度加工和多层次加工,食品工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1/3.消费食品中,加工食品只占30%。食品工业潜力大,门路广,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阔,前途无量。

通过食品加工,可以开辟食物资源,扩大食物领域,调整食品营养;通过食品加工,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调剂地区和季节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收入;通过食品加工,可以方便人民消费,使人们饮食科学化,提高民族身体素质。再不能让“小锅小灶”的传统观念束缚我们了!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要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这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搞好技术改造,内涵发展扩大生产;发挥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综合利用;适应市场要求,生产多层次产品;发展和提高我国传统食品,变一地生产为多地生产;做到工业农业结合发展,实行原料产地加工,促进小城镇建设,使食品工业星罗棋布;建立稳定的、专用的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发展方便食品、冷冻食品,使一日三餐方便化;开发新的营养源,促进食物构成的改变,提高人民营养水平。

食品工业面临着上述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及时向群众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工业的指示,宣传发展食品工业的方针、政策;经常交流各地、各方面的经验;广泛介绍国际、国内食品工业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传递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种信息;总结、挖掘、整理、提高、推广我国传统食品的技艺;大力宣传食品营养卫生知识。这些任务,今天落到了《中国食品报》的肩上。

《中国食品报》是专业性报纸。但她服务面广大,从餐馆、商店,到学校、家庭;从机关、部队,到工厂、乡村,一切有食堂、厨房之处,一切从事食品科研、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活动之处,都将有许多人欢迎她,阅读她。

《中国食品报》问世了。这是轻工、商业、粮食、农业和一切与食品有关的部门、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共同的宣传阵地。让我们支持她,爱护她,帮助她,使她在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工作中,做出令大家满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