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47862700000058

第58章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

(1983年10月4日)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是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予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它是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不能孤立地去做;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但是后来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被搞乱了,在实践中一直没有解决好,因而使他们吃了不少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之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在党中央的有关文件和《邓小平文选》中的许多文章中,对政治与经济、红与专、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高度物质文明与高度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和进一步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党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作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指出,党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就是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企业和职工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坚决执行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生产建设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工人阶级各部分成员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智慧才能的多方面发展”。所有这些,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过去大大前进和深化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各地有一批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结合的实践方面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就总的情况说,这个问题还没有大的突破。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因此,认真学习三中全会以来的文件,学习《邓小平文选》,学习十二大精神,学习《纲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端正认识,统一思想,在实践中创造比较系统的成功的经验,对于开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威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这是实现党在现阶段总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工作方法。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来就是为实现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服务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当然也是企业的中心任务。这就决定了党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战争年代结合打仗去做军队政治工作一样,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为这个中心任务服务,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才能有力地保证党在新时期总任务的实现。在企业里,离开经济工作,离开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脱离实际,就会失去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就没有什么生命力。

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既担负着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任务,又担负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这是我们的企业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标志之一。特别是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其他腐朽思想对工人阶级队伍尤其是青工思想的影响与侵蚀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我们只单纯地抓物质文明建设,埋头业务工作,而不同时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那么,不仅生产建设搞不上去,而且职工队伍也会失去理想和目标,失去精神支柱,以致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企业就一定会迷失方向,甚至走到邪路上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绝不能搞片面性,抓了一个,丢了另一个。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的整个过程。我们正在和将要进行的各项改革,目的是要克服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中的弊端和缺陷,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经济体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必然会在企业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反应,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认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和统一大家的认识,克服各种影响改革正确进行的错误思想,保证改革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相互关系上,建国以来在实践中曾经有过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片面夸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把它提到“高于一切”、“冲击一切”的不适当位置,鼓吹“精神万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忽视行政管理。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和夸大物质鼓励、行政手段的作用,贬低或否定思想政治工作。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曾经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甚至把企业引向邪路。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注意克服上述两种错误倾向,坚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如何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一道去做?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1.要不断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二大和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强调了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又作出了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些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在企业的广大干部和工人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地树立起来,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不少企业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忽视提高经济效益的倾向;有的片面强调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和全局的利益。我们要针对这些思想,进行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的各项工作切实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保证重点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围绕企业整顿、改革和调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整顿、改革、调整的必要性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教育。要使企业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刻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并且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素质;而搞好企业的整顿、改革和调整,则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根本性措施。还要反复宣传中央提出的衡量改革对与不对的“三条标准”,使大家认清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对整顿、改革和调整的每一项重大措施,都要把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步骤和要求,及时向干部、群众讲清楚,以扫除各种思想障碍。当前在机构改革和调整、整顿领导班子中,在实行利改税的改革和整顿、完善经济责任制中,在整顿劳动组织和改革工资奖励制度的试点中,尤其要做好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3.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生产、管理和日常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去。企业干部和工人中的许多思想问题,是在生产、管理和各项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只有坚持思想领先,及时地、准确地了解、分析和掌握职工在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思想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讲清各项任务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做好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要对企业干部和工人广泛、深入地进行科学技术进步的教育,进行技术改造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继续进行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教育;要做好科技人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干部、工人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抓紧职工培训工作,组织职工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

5.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思想教育要贯穿到实施上述手段的过程中去,并保证这些手段的正确运用。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搞得好的一些先进企业,都是由于既正确地运用了经济手段,实行了严密的、科学的行政管理,又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之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结果。相反,有的企业领导把物质鼓励或行政命令、扣罚作为调动积极性、管理职工的唯一手段,放松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出现了“干部靠钱管、工人为钱干、一切向钱看”的偏向,或者引起职工情绪的对立、挫伤积极性的后果。这样,不仅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还会使企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记取这些经验教训,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6.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当前职工生活虽然开始有了改善,但是还有许多实际困难。职工提出的许多合理要求,如伙食、宿舍、交通、婚姻、文化学习、文娱体育活动等,我们应认真研究,根据可能的条件,尽力帮助解决,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如果离开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只讲大道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软弱无力。

7.把两个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落实到企业的生产和工作岗位。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努力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各种形式,在这方面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如:开展创文明厂矿、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岗位、文明寝室等活动;发动职工制定或修订《文明公约》、《职工守则》;把“三热爱”与爱企业、爱集体、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落实物质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又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8.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模范人物。这是扶持正气、压倒邪气、激励和鼓舞广大职工为两个文明建设多做贡献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各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以“为四化立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层层评先进、选模范、树标兵,树立了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先进模范人物,并广泛开展赞颂身边共产主义因素的群众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本单位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不但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而且向广大职工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共产主义教育,使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既要做好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对广大职工进行系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工人阶级队伍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我们要不断总结,推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的新鲜经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共同任务,也是企业全体党员、干部和各个部门的共同任务。

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中,在进行一切工作中,都不仅要考虑生产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并指出,今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检查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除了检查物质文明建设的情况外,一定要检查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我们经济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包括企业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十二大精神,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在研究、布置、检查、总结经济工作的同时,也要研究、布置、检查、总结思想政治工作;在召开有关经济业务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时,也要把讨论、部署经济业务同讨论、部署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今后衡量一个企业工作的好坏,不仅要看经济效益,而且要看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

要实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干部和政治工作干部要互相通气,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经济工作干部要关心和学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并且善于从思想工作入手抓好经济业务工作。政治工作干部要努力学习经济业务,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和掌握企业经济活动中人们带有思想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

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一道去做,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济战线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抓;各级经济部门要主动协同配合地方党委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要求同本行业的特点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有针对性,更加生动活泼。生产第一线的党员,现在占职工的比重越来越小,要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发展新党员,补充新鲜血液。总之,要真正做到全党动手,在企业里形成人人都关心生产、人人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