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
47862700000029

第29章 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干部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

(1982年7月14日)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举办的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干部研究班,从5月31日开学,历时一个半月,今天就要结业了。现在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研究班的主要情况和收获。

这期研究班大家重温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学了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职工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总结交流了山东省职教办、三三□工程局、鞍山钢铁公司等单位开展职工教育工作的经验。学习中,按照“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总结经验”的办班方针,大家认真地总结了本单位的职工教育工作,提出了改进工作的设想,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这期研究班有于光远、顾大椿、房维中、赵荫华、张健、费孝通和沙洪等19位领导同志、专家、学者给大家讲课或作报告;还听了李燕杰同志给北京市高、中等学校毕业生的报告;研究班结束前又听了张劲夫同志在全国企业整顿工作座谈会上的报告,这对于我们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职工教育工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这期研究班上,同志们认真学习,听讲课,记笔记,准备讨论发言,每个同志不仅作了学习总结,而且集中地对职工教育的方针、体制、正规化、特点、规律等问题作了专题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虽然是初步的探讨,有些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但对于我们今后进行职工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期研究班,时间较短,内容较多,同志们学习刻苦,情绪饱满。经过学习,同志们感到确实是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交流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明确了任务,达到了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目的。主要收获是:

1.提高了认识,加深了对《决定》的理解。许多同志说,中央的《决定》是一个纲领性文件,着重阐明了职工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加强职工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加强职工教育作为建设一支强大的职工队伍,保证四化建设胜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决策和战略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对加强职工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加了搞好职工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的同志搞了九年职工教育,有八年思想不通、要求调换工作,一直不安心搞职工教育,通过学习理论,认识了职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安下心来,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职工教育事业。新到职工教育战线的同志,自己不愿干,别人也说:职工教育没有权,没有物,搞这个工作干什么。现在认识到职工教育工作来日方长,意义重大,很有搞头,研究班还没有结束,就写信回去表示要干好职工教育工作。有的同志在谈收获时说,他们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如虎添翼,信心百倍”,对搞好职工教育,信心足了,干劲大了。有的同志表示回去以后,要用“松柏精神”搞好职工教育工作。有的同志表示,职工教育是“任重而道远,艰巨而光荣”,是“为前人补路,为后人栽树”的事业。许多同志表示一定要出点力,流点汗,遇到困难不回头,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经验,下决心干出一点成绩来。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也表示“学习后要大干三两年,做出一番贡献出来”。

2.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按教育规律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同志们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学习职工教育经济理论,探讨职工教育的特点、规律和正规化。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后,同志们反映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对指导好职工教育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不大重视学习教育理论,工作起来盲目性很大。如过去曾经发生过照抄照搬全日制学校的一套,以致与企业生产结合较差,学制过长,课程过多,脱离企业和职工实际的偏向;也发生过单从实际出发,忽视基础知识教育的偏向;还出现过忽视职工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搞高指标,瞎指挥,急于求成等偏向,给职员工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使教学质量下降,损伤了职工的积极性,教训是很深刻的。许多同志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运用这些理论,才能不走弯路,取得好的效果。这次学习,只是“开了个头,入了点门”,“奠定了点基础”,今后还要继续学习。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研究职工教育的理论,指导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大家都表示,要当好宣传员,办好本地区、本部门的职教干部研究班,使更多的人掌握理论知识,把职工教育干部队伍训练好,这是搞好职工教育工作的基本建设工作。

3.交流了经验,学到了方法。许多领导同志、专家和学者,在研究班作了专题报告,介绍了国内外职工教育的情况和经验,又经过多次的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了工作情况和经验,给大家很大的启发。看到了职工教育的成果,学到了一些工作方法,对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有的同志来学习以前,不知道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很着急,脑子里装了一大堆问题,只埋怨领导不重视;学了先进单位的经验后,打开了思路,解放了思想,受到了鼓舞,许多问题有了答案,心里踏实多了,表示回去以后,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制定或修改工作计划,把干部教育、“双补”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职工教育搞得好的部门和单位,也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不少同志利用休息时间,交流情况,研究问题,探讨如何把职工教育工作提高一步。有的同志在学习期间,利用晚间写材料,促进本单位建立机关培训中心。

4.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改进工作的设想。许多同志在学习总结中,用学得的理论知识分析本地区、本部门的职工教育状况,找出了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打开新局面的意见和措施。例如,结合学习职工教育正规化的知识,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本地区本部门逐步实现正规化的办法是: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职工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做到任务明确;二要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要求和达到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做到要求具体;三要制定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职工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制度严格;四要按照职工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搞好教学工作,解决好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等,做到进度合理;五要讲求职工教育的经济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成效显著。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一支热心的懂行的职工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有的同志还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题为《要处理好职工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十个关系》的文章,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职工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不少同志还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计划。通过学习,调动了许多同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相信同志们回去以后,一定能作出显著成绩来。

由于缺乏经验,这期研究班在教学组织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时间短,内容多,有些课程重点不突出,一些理论课程有些消化不良,这些都是我们今后举办研究班时需要改进的。

第二,充分认识职工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工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这期研究班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级领导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决定》指出:“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它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一定要作为一件大事及早规划,尽力搞好。”又指出:“现代经济发展史充分证明,企业职工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发展速度的快慢。现代化企业的主要标志是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而这种科学技术水平只有通过职工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就深刻地说明了职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年多来,许多单位的实践也证明了《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至今还有少数单位没有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我想就这个问题再谈几点看法。

1.职工教育是关系四化建设成败的大事。实现四化,要具备许多条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的职工队伍。而要造就这样一支队伍,唯一有效的办法只能靠我们自己培养。

列宁曾强调指出:“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和趋势,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各种岗位上受过较高文化、技术和管理训练的劳动力的比例迅速增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如美国,从1900年到1976年的76年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由17.6%上升到49.9%。在有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人受过高等、中等教育的已达55%以上。职工队伍素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高速度的增长。目前,我国劳动生产率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从国外的经济发展史看,只有对职工进行文化技术教育,才可以提高完成生产定额的水平,加快职工掌握新工种、新工艺、新技术的速度,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和工具设备的损坏率,提高产品质量等。鞍山钢铁公司1981年共培训了各类人员73000人,占职工总数的55.2%,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1977年平均为6年,1981年提高到7年,平均技术等级由二级半提高到四级。两年来全公司实现较大的科研和革新成果1246项,1981年全面完成国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实现了减产增收,又新创了2个国家级、13个省部级优质产品。湖南益阳链条厂是个小型企业,坚持十年培训,原来20%的文盲、半文盲都提高到高小水平,有65%的职工达到初中水平,10%达到高中水平,所有工人都能定位熟练操作,30%的工人能够进行小改小革,10%的能进行工艺改革。产品质量超过部颁标准,在全国60多家同类型企业约有一半要关停并转的情况下,这个厂被国家列为定点生产厂。这些事例都反映了职工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而且随着四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同志至今对职工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战略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职工教育和生产对立起来。他们不懂得职工教育和企业的生产、质量、消耗、成本、利润相互依存的关系,看不到我国职工队伍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和技术骨干少、管理骨干少、现代化知识少的现状,是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因而,只抓生产指标的制定和完成,不重视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抓职工教育,这种情况虽然是少数,但从根本上说是有害于国家、企业和职工群众利益的错误倾向,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耀邦同志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结合实际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并不容易。就是说,没有使中央的方针同自己的实际对上号。不是叫对号入座吗?我们有些同志对中央的指示常常在本单位找不到座位,工作落不到实处。”希望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同志,认真学习中央《决定》,迅速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扭转和改变这种状况。

2.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尽快改变我国职工队伍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低的状况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当务之急。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推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迅速发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人类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国外的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13000~14000篇。60年代以来,科技的新发明、新发现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预计未来10年将比近10年翻一番。科学技术理论从提出到实际应用的时间、知识废旧周期都大大缩短。国外调查资料说明,一个人一生所需的知识,有80%~90%是要靠在职学习取得的。因此,任何普通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不论年限怎样延长,内容怎样增加,绝不能教给你终生够用的知识。必须在工作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充实和更新。

从我国的情况看,解放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曾有过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后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愈拉愈大,科技队伍发生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从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我国需要增加各种高、中级专门人才1550万人,而普通高、中等学校最多只能培养830万人,其余的720万人只能通过职工高、中等教育来培养。不大力加强职工教育,是无法改变科学技术落后面貌的,这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的10年,而加强职工教育,建设好职工队伍,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3.职工教育是加速改变干部队伍结构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但是,我们的干部队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突出的问题,一个是领导班子老化,一个是相当多的干部缺乏现代化专业知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种高中级专门人才1000万人,仅相当于日本1959年的水平。不仅数量少,水平也低。在这1000万人中,技术员占91.5%。中央领导同志曾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建国以后我们没有利用时机,抓紧干部的轮训、教育,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理论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据化工部所属154个企业的统计,在1174名正副厂长中,具有大学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不足1/4,受过专门管理教育的就更少。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干部有六七百万人,其中有些人虽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普遍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至于在农村,干部问题就更为突出,高、中级农业专门人才很少。我国每万人中,中等以上农业技术人才只有3人,美国331人,苏联78人。财贸战线问题也很严重,西安第二商业系统,原准备普及电子技术,买了一批电子秤,但因全系统多数职工不懂电子技术,只好长期束之高阁。人才的缺乏是当前各条战线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一是今后在补充干部时,注意选拔那些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干部。但最根本、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加强对现有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现在中央32号文件已明确规定:凡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干部,在今后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最低要达到高中文化水平、中等专业水平。按照这个规定,各地区、各部门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轮训规划。就是大学专科的毕业生,也要轮训。今后,每个干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离职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再去工作,使之成为正常的制度。将来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加上学习成绩这一条。培养干部仅靠全日制学校是满足不了需要的。如大连市现有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如要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约为30%),还需要23万大学生,而现在每年只能给大连市分配大学生800名。显然,光靠全日制普通教育是远远不行的,要尽快解决问题还必须通过职工教育这个途径,广开学路,发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实践证明,职工教育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职工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在工矿企业担任技术管理工作,有的已成为领导骨干。如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有60%的厂级干部,70%的中层干部以及总设计师、总工艺师、总会计师和一部分工程师、技术员都是通过职工教育培养出来的。上海机床厂的技术人员也主要是职工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三三□工程局每三名大专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有一名是职工大学毕业的。总之,大规模轮训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把干部轮训工作积极开展起来,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尽快改变干部队伍结构做出贡献。

4.职工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反复强调,在四化建设中要同时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极其光荣艰巨的任务。我国现有1.09亿职工,他们的教育程度、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以及思想情操、道德风貌如何,是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职工教育搞得好不好是直接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事。我国职工队伍的本质是好的,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的这几年,这支队伍精神振奋,恢复和发扬了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绝大多数职工是踏踏实实地为四个现代化勤奋工作的。但是十年内乱给这支队伍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没有痊愈,致使有一部分职工对社会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不够健康,知识贫乏,纪律松弛,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他们不懂得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不懂得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广大职工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使职工保持和发扬劳动人民的本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同时要把广大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技术上来,教育他们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职工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延庆粮食局把文化学习和业务技术学习与政治思想教育统一起来,使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局800多名职工做到了“四个没有”:没有穿奇装异服留长发的;没有进后进青年学习班的;没有因打架斗殴受处分的;没有受刑事处分的。并且延庆县连续被评为“四无粮仓县”。这说明加强职工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广大职工好学上进,树立高尚的道德风尚,促进安定团结,遵守劳动纪律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对当前做好职工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在这期研究班上,经过国内外情况的介绍,经过同志们的研究探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开展职工教育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是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成败的大事。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们一定要反复深入学习、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图书、简报等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宣传职工教育的实际成果,不断提高各级领导抓职工教育的自觉性和广大群众为四化学习的积极性。当前还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按照职工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开展职工教育工作,这是同志们在研究班学习时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任何工作、任何部门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事物是先从事物的特点开始的。只有把自己部门的特点以及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认识清楚,工作才会有成效。职工教育是多学科、多层次、多种对象、多种形式的教育,情况复杂,各地区、各单位职工现有的文化、技术水平不同,因此,开展职工教育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一刀切”,不要走过场,不要搞形式主义,要讲究实效。对上级的指示和兄弟单位的经验,不能照搬、照抄、照转、照套,既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认真学习贯彻,又要保证切实可行。只有这样,职工教育才能稳步地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

2.要结合企业整顿,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培训中心。党中央决定,从今年起用两三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地对所有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工作。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已开始第一批企业的整顿工作,现在正在召开全国企业整顿工作座谈会。我们要结合企业整顿,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工作。要把搞好全员培训,作为评比“六好企业”的一个重要条件,职工教育部门要参加企业整顿的检查验收工作。中共中央[1982]2号文件《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中要求大型企业建立培训中心,中小企业单独建立有困难的,可以联合建立或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建立。培训中心是企业或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的职能机构,它的任务是根据企业当前生产和长远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组织安排职工的政治、文化、技术和业务学习,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为企业培养各类人才。

3.要进一步健全职工教育的专职机构,充实调配专职人员。目前全国29个省、区、市都已经成立了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或充实加强了工农教育委员会。去年国家编委给各级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增加的行政编制,目前仅配备40%左右。其中省、区、市一级的办事机构,配备专职干部约500人。进展比较快的山东省,目前,省地(市)县和省直属局、委办、各部门以及中、小企业的职工教育机构,基本上都已建立起来。全省现有专职干部4000多人,做到地区、部门和单位层层有人抓职工教育工作。在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各部委大都注意了加强职工教育机构,今年5月初,国家经委向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局发出了《继续加强职工教育机构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通知的要求,抓紧选调干部,充实职工教育机构。现在有的地区还在等待观望,请你们回去以后,向各省、区、市和部门的领导汇报一下,国家经委的通知是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国家经委机构设置的精神发出的。由于职工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全国职教办和各地区、各部门的职工教育专职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今年下半年,全国职教办将检查督促这个《通知》的贯彻执行情况。

各地区、各部门要注意加强职工教育干部队伍的建设。耀邦同志指出,各行业都搞一点基本方法的训练,这就叫业务知识、业务专长。目前,相当多的职工教育管理干部是从其他岗位转业的,搞职工教育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对他们进行轮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尽快建成一支热心于职工教育事业的又红又专的职工教育干部队伍。我们这期研究班只是开了一个头,希望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学习的情况,继续开展职教干部的轮训工作,并且创造出好的轮训经验。

4.要积极开展职工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我国的职工教育有着几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后随着四化建设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研究班上,大家一致反映,我国职工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十分薄弱,至今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职工教育理论体系,在培养目标、考核标准、管理办法等方面往往是套用普通教育做法,或者用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来搞职工教育,往往违背职工教育规律,影响工作的发展。目前,北京、天津、黑龙江、广东等省已经成立了成人教育学会或职工教育研究机构,已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职工教育的理论和教学研究工作,由起步到上路,由低到高,由不完善到完善。我们要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并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全国的理论研究机构,试办全国性的职工教育刊物,交流、指导全国职工教育工作。

5.发现培养职工教育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在《决定》的推动下,我国职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很可贵的。太原钢铁公司坚持全员培训方针,建立强有力的培训机构,初步形成了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职工教育体系,为职工教育正规化提供了初步经验。一些任务不足或关停并转企业如山东韩旺铁矿等在调整中抓紧培训,为今后发展生产准备了条件。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按耀邦同志所说的,深入实际抓工作,突破框框闯新路。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发现各方面的典型,并认真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今年下半年,全国职教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筹备召开全国职工教育先进代表会议,争取今冬或明春召开。通过这次会议把我们的职工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希望各地区、各部门提前做些准备工作。

同志们,研究班今天就要结业了,但大量的研究工作还是刚刚开始。希望你们回去以后,把你们的学习情况、学习收获和工作意见,向各单位的领导或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汇报一次,以推动你们那里的职工教育工作。这是落实我们学习成果的重要步骤。职工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我们必须按“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原则,提高信心,克服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进一步开拓职工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