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08

第8章 知觉差异与管理(4)

管仲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拿到了应得的那一份,还要求再添点儿。鲍叔牙手下骂管仲贪得无厌,鲍叔牙替他辩解说,他家里人口多,开销大,我自愿让给他。管仲带兵胆小怕事,手下士兵不满,而鲍叔牙却说,管仲家有老母,他为了侍奉老母才自惜其身,并不是真的怕死。鲍叔牙百般袒护管仲,是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还没有机遇施展。管仲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就这样,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后来,管仲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成了齐国宰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鲍叔牙总能替管仲着想,才成就了管仲,成就了强大的齐国。

4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

真诚的赞扬和欣赏是抚慰人灵魂的阳光,因为赞美总能引起别人的好感。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只要细心观察,很快就能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如风度、仪表、品德、才干等,此时,一句真心的赞美不仅没有让自己略逊于他人,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慧眼识人,给对方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一份心理满足。

赞美是一种润滑剂,它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如何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了解其中的奥妙和技巧(见技能训练2-3)。

技能训练2-3

常见的赞美方法

直言夸奖法。即发现别人的优点后,直接表白自己对他的羡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看到他人的字写得非常好,就可以对他说:

“您的字真漂亮。”一句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会让人感到精神愉悦。

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赞扬不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那样至多只是在他人得到的习以为常的赞美上增加了小小的分量,不会引起兴奋。相反,挖掘他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优点,表现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在对方看来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反而会更好。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但如果谁赞美他小提琴拉得真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

赞美要实事求是。当你没有看准别人身上的优点时,请不要盲目去赞美。如果赞美不切实际,别人不仅不以为你是在赞美他,反而会误以为你是故意揭短,让他出丑,结果只能招致对方的反感。

赞美要发自内心。当你不是怀着真诚的态度去赞许别人时,对方只能感受到你的虚伪,这会使人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无法回应你的敷衍式的赞美,对方只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采取冷漠的态度。这样的赞美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人觉得无聊。

5自我显示

自我显示是指个人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正面形象(如广泛的同情心、正直的品德、高尚的行为、良好的信誉等)主动展示给他人的印象管理策略。这种策略常常可以使别人在内心感受到与他的差距,从而引发别人的内疚或倾慕。

组织环境中的领导者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形象,如放弃某些利益,以显示自己道德上的超脱,赢得员工的尊重,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但如果显示不当也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假使这些策略的使用熟练而小心,动机善良而纯正,的确能成功地提高个人魅力。然而,如果使用时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或不注意把握分寸,则会招致他人的蔑视或厌恶。

第三节自我知觉

苏轼有言:“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他说的仅仅是上一节社会认知中所讲的知人难。其实,知人虽难,知己更难。成龙曾演过一部贺岁片叫《我是谁》,尼采也以哲学家的智慧诠释过《我是谁》,那么,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到底是谁呢?有些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有些人真的不了解自己。本节将主要探讨自我知觉的相关内容,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一、什么是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如:“我是一名女性”,“我身高1.60米”,“我喜欢旅游”,“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我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差”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James,见图2-8)认为自我概念(即自我知觉)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部分。物质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材、容貌、仪表、健康、家庭等的认知;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拥有的声望以及与他人之间关系状况的认知;精神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智力、性格、兴趣、信仰、价值观等的认知。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是有效地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前提,也是成熟的标志。但个体常常容易出现两种自我知觉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以己之长量人之短,恃才傲物,孤芳自赏。这类人所持有的自知是“我行-你不行”。如此咄咄逼人,他人只会避而远之,结果是虽处人群却倍感孤单。另一种自我知觉偏差是过低评价自己,感觉事事不如别人,看不到自我的价值,认为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总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这类人所持有的自知是“你行-我不行”。这种自知不仅会严重地阻碍他们的交往生活,使他们孤立、离群,而且还会抑制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的发展,抑制他们能力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

二、自我知觉的形成

正如上文所述,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往往不能做到各方面都恰如其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从不正确到正确,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如此。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尽量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呢?简单地说,就是寻找多种参照系,从多角度、多层面来了解自己,具体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对自我的认知。

(一)他人评价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照镜子,通过镜子里反映出来的形象来认识自己的外表,修饰自己的衣着与容颜。其实,对于隐藏在外表之下的个体的性格、态度、情感等特点的认识,也有这样一面镜子可以借助,那就是他人对你的态度与评价。库利(C.H.Cooley)曾于1902年提出了“镜中我”(looking glassself)理论(见知识库2-6)。

知识库2-6

“镜中我”理论

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样。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别人的反馈就好像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比如,同事喜欢接近你,对你热情而真诚,即是“照出”了你内心善良、人际关系较好等特点。当然,他人评价这面镜子,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自我知觉起作用。有时与己关系不大的人的偶然一次评价,不易引起自己的关注。如果是由父母、朋友、教师、上级及自己所尊敬的人来评价自己,则会对自我知觉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会经过个人主观地选择过滤。同样,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假如大多数人对一个人的评价与其自我评价严重矛盾时,个体内心就会产生不协调感觉,从而部分地改变自我认知,或者部分地改变自己的言行与品质。

值得指出的是,地位较高者(如领导、长辈、教育工作者等)应善于识别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真伪,下属、晚辈、被教育者对于那些自命不凡者或敬(避)而远之,或为自身利益而有意恭维之。如不警惕这种虚伪的他人评价,久而久之,自己就会陷入一种虚幻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心境里,反而强化了自身的缺点。因此,要想获得真实的“人镜”,以便纠正自身的问题,就必须从善如流,礼贤下士。

(二)社会比较

一名棋手想知道自己的水平怎样,最佳的办法不是听别人如何评价,而是看在比赛中赢了多少局;一个人考了80分,这个成绩是高还是低?也要看看其他同学的成绩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为按照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自我概念常形成于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中。他认为,人们为了准确地认识自己,需要常和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对自己作出评价(见知识库2-7)。

知识库2-7

“干净先生”与“肮脏先生”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请去商行应聘的人独立地就几项个人品质作自我评价,然后接待室里出现一个由主试合作者假扮的求职者。其中一组应聘者见到的是衣着讲究、温文尔雅、手提公文包的假扮求职者(干净先生);另一组应聘者见到的是穿着破烂、手忙脚乱的假扮求职者(肮脏先生)。然后找借口让应聘者重新填写自我评价表。结果发现,遇到“干净先生”的应聘者,自我评价普遍降低了,而遇到“肮脏先生”

的应聘者,自我评价普遍提高了。

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准确不是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唯一动机,人们也可能为了激励自我而与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比较,或者为了使自己感觉不错而与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比较。社会比较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差异建构对自己独特的感觉,这对于自我知觉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例如,人们的自我描述往往提及戴眼镜、长得偏瘦等使他们在周围环境中显得不同寻常的特征。

(三)内省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每天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的学问是不是真正去实践了?”确实,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如想法、情绪等来了解自己。只有内部线索很微弱或不明确时,人们才会借助外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而且,内省所得的结论比通过外显行为所得到的更可靠,因为想法和情绪较少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比如,上司看到下属的业绩超过了自己,虽然表现得很高兴,可是内部妒忌和失落的情绪却是他此刻真实的写照。

当然,有时通过内省也不能使个体真正了解自己,有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常常不能被自己准确地觉察,以至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面(见知识库2-8)。

知识库2-8

霍林沃斯教授的实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林沃斯选择了25名被试,他们彼此之间较为熟悉。实验者提出了9种品质(文雅、幽默、聪明、交际、清洁、美丽、自大、势利、粗鲁),让被试采用排队法对自我与他人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优良品质的评价有自我夸大倾向,而不良品质则出现自我忽略倾向。

其实,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收到正确认识自我的良好效果。

第四节归因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作出解释。比如,我为什么没有完成工作任务?上司今天为什么冷眼对我?他为什么总是迟到?等等。人们是如何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作出解释的呢?对这类问题的解释又是如何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与行为呢?这就是本节所研究的归因问题。

一、什么是归因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归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会判断(见案例2-8),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归因通常标志着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深层次认知的开始。

案例2-8

100元钱引发的思考

家政服务公司的小王在领取工资时,发现雇主张奶奶给自己的报酬比双方的约定多了100元而未作任何说明。对这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小王作了如下四种归因:

张奶奶数错了钱;

张奶奶在故意考验自己是否贪财;

张奶奶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所作出的辞退前的准备;

张奶奶对自己工作的额外奖励。

归因也叫归因过程,它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认知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意识地对各种事物进行归因,天长日久他们都会从一系列经历中总结提炼出有关人的各种行为及其原因的观念和理论。不过,这种理论与职业心理学家经过科学研究建立起来的理论毕竟不同,因为它们不够系统,也没有经过科学方法的严格验证,许多观念来自片面性经验甚至误解。

二、归因理论

自从海德(F.Heider,见图2-9)开创了归因研究的先河以来,归因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迄今为止,心理学家们作了大量的关于归因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归因理论。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理论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奠基人。1944年他在《社会知觉与现象世界的因果关系》一文中指出,应重视行为因果关系的研究,后来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又发挥了这一观点,提出归因理论。在海德看来,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