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06

第6章 知觉差异与管理(2)

知觉者的上述特征同样影响着个体在组织中的知觉。一个渴望提升的人,对上司的批评可能会知觉为是有意挑剔;一名有不安全感的上司则可能把下属的出色工作视为对自己职位的威胁,而不管下属的真正意图如何;一个墨守成规的员工,面对组织的变革会感到如临大敌:同样,面对公司花费巨资改善员工的办公条件,有人非常高兴,有人则不以为然。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

也就是说,知觉者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的,至于他能看到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的心理状态。

(二)知觉对象

知觉对象的特点也会影响知觉的过程和结果。可以说,客观世界的一切能被人感知到的刺激都是知觉的对象。但你是否发现,在一群人中,声音洪亮的人比安静的人更容易被注意到,个子特别高或特别矮的人更容易被发现?

通常情况下,知觉对象的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以及知觉对象的其他因素都能影响到我们的知觉。

在知觉活动中,某些客观事物易于在大脑相应的感觉中枢引起较强的兴奋过程。比如,在公共场合穿着奇异的人会比普通着装的人更显眼;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以及不断变化的画面会吸引行人的目光;外界的一声巨响能引起办公室里所有人的关注;马路上环卫人员明亮颜色的服装会引起司机的注意。总之,在很多场合,人们总是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突出特征的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忽略了其他对象。

另外,当知觉对象具有相似、临近等某些相互关联的特征时,人们会把它们放在一起知觉,而不是孤立地知觉。例如,人们会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都很相似;一个部门相继有几个人离职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的离职是相互关联的,虽然事实上他们之间仅是巧合而已。

(三)知觉情境

人的知觉总离不开一定的情境,也离不开对当时情境的分析(见知识库2-4),同一个刺激在不同情境下往往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但如果他以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同样,人们参加婚礼时要面带笑容,参加葬礼时则要愁容满面,倘若没有作出与特定情境相符的行为则会被知觉为不合时宜。影响知觉的情境因素包括时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知识库2-4

两张照片

张德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大学生观看两张照片,然后可以用任何一个形容词描述照片上的人物。结果学生们把站在大桥下的人描述为善良的、和蔼的、慈祥的、乐观的、亲切的、诚实的、平静的等等,而在栅栏后面的同一个人,则被描述为坐牢的、冷漠的、阴险的、无情的、忧郁的、孤独的、可怜的等等,没有一个被试认为他是友好的。

四、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现实的不正确知觉。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如当你掂量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承重错觉;当你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当你做有趣的事情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做单调乏味的事情时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是时间错觉;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人们却感觉三种颜色的面积相等,这是色彩错觉;等等。在众多的错觉中,以视错觉最为普遍,它常发生在几何图形的认知上(见图2-7)。

缪勒莱尔(Maller LyerIllusion)错觉:末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的线段比末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的线段看起来长一些,其实两条线段等长。

艾宾浩斯错觉(EbbinghauseIllusion):看起来左边中间的圆比右边中间的圆大一些,但实际上这两个圆的大小相同。

庞佐错觉(Ponzo I llusion):中间的四边形是矩形,而不是顶边比底边宽的四角形。

厄任斯坦错觉(Ebren ste in I llusion--):中间矩形的四条边看起来是弯曲的。

黑灵错觉(Hering I llusion):中间两条线是平行的,但看起来是弯的。

菲克错觉(FickI llusion):垂直线段与水平线段等长,但看起来垂直线段比水平线段长。

冯特错觉(Wundt Illusion):中间两条线是平行的,但看起来是弯的。

波根多夫错觉(Poggend of fIllusion):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研究错觉的规律在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室内装潢、产品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中,若能合理巧妙地利用错觉,可以引起意外的心理效应。

如商家在营业厅的墙壁上安装镜面,能让消费者产生“面积错觉”,觉得营业厅很宽敞,起到了美化购物环境的作用。在水果、糕点柜台上斜置镜子,可以使商品显得丰富。又如服装设计部门在为胖人设计服装时最好不选白色或色彩鲜艳的面料,而对瘦人则不要选黑色等偏深色的面料。因为光亮闪耀的白色服装使人有膨胀的倾向,穿上它看起来会比实际要胖些,而昏暗的黑色服装则使人有收缩的倾向,穿上它看起来会比实际要瘦些。另外,利用错觉还可以减少一些交通事故(见案例2-2)。

案例2-2

“杀人桥”变“安全桥”

日本大阪府有一座长750米且宽阔平直的淀川大桥,过去因事故不断被称为“杀人桥”。自1991年12月26日在此桥面的双向车道漆上箭形图案之后,该桥变成了无人伤亡的“安全桥”。原因在于箭形图案会给驾驶员造成一种错觉:误认为桥面及车行道变窄了,自己与其前后车辆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了。在这种错觉效果下,驾驶员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车速,从而产生零车祸的奇特效果。

第二节社会知觉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研究社会知觉的内涵、社会知觉偏差和印象管理三部分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①。社会知觉的过程是依据知觉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它是知觉者、被知觉者和知觉情境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刺激加以综合的过程,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然而由于人们对他人的社会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时,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与体会来认识他人当时潜在的心理状态,因此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会发生偏差,造成错误(见案例2-3)。

案例2-3

光荣夫妻

他和她认识不到2个月便同居了,常识认为他们爱得干柴烈火,事实是就此省下一半房租;他和她恋爱不到4个月便把钱存在同一银行账户了,常识认为他们爱得难分你我,事实是两人存款放在一起刚好到达VIP客户底线,就此享受银行各项优先服务和优惠利率。

相爱6个月后,他在她30岁生日那天向她求婚,常识认为他们爱得只想喜上加喜,事实是既然30岁生日不免要破财置办酒席,不如两喜并一喜,省钱又省心;他和她悄无声息地飞到德国,在慕尼黑的漫天飞雪中结下百年之好,常识认为他们爱得圣洁脱俗,事实是机票酒店淡季大减价,物超所值。

婚后1个月,他在她回娘家时茶饭不思,常识认为他爱得相思灼人,而事实是家里根本没有茶饭让他可思;她则在他出差的时候号啕大哭,常识认为她爱得无可分离,而事实是自从电视机体外连接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机器后,没有他左右开弓挥舞遥控,她只能在电视上傻看雪花片片。

从此以后,他和她便尽量夫唱妇随,同进共出。

婚后一年的他几乎每个月都会给她买点“兰蔻”的化妆品,常识认为他爱得一如既往,而事实是售货小姐是他梦中情人的长相,她则经常邀请丈夫的狐朋狗友到家里看球喝酒,常识认为她爱得体贴可人,而事实是她对其中一个客人的儒雅扮相念念不忘。

生孩子的时候她难产,他涕泪纵横,泣不成声,常识认为他爱妻爱得等同身受,而事实是那年的鼻炎来势凶猛;他车祸受伤的时候,妻子面无血色,立时昏倒,常识认为她爱丈夫爱得心手相连,而事实是她先天便患有恐血顽症。

他和她曾经自认为可能是天下最无趣的一对夫妻了,可是忠于常识的人们都推选他和她是模范夫妻。他和她惶恐四顾,周围还真没发现比他们看上去更和谐的婚姻生活,他和她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上的光荣夫妻称号。

二、社会知觉偏见

如前所述,社会知觉是对他人的知觉。从客观上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离不开知觉对象的外表、言语、动机、性格及其所处的环境等;从主观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等。

事实上,人们的社会知觉活动并不是某一因素单独地发生作用,而往往是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起作用。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认识他人,常常产生各种社会知觉偏见。研究和了解社会知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偏见及其表现,对于做好人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具有强烈的影响。又称第一印象效应。它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特性的良好判断。反之则形成不良判断。

陆钦斯(A.S.Luchins)的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陆钦斯设计了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内容主要是写一个名叫吉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断,这两段文字描写的情境是相反的。一段内容是把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而外向的人;另一段内容则把吉姆描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两段文字材料如下:

“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面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了朋友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后就分手了。”

“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马路上,路上阳光非常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上服务员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边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之后就回家去了。”

陆钦斯把这两段(第一段为A,第二段为B)描写的材料以A-B和B-A的不同顺序连接起来。他要求被试在读过这两段文章以后对吉姆作出评价。

尽管文章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先阅读段落A的人中,78%的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段落B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可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根据最先接受到的信息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通常获得的是对被知觉者表面与片面的认识,因此往往会出现差错。但是,首因效应作为人们初次见面时的认识现象,是客观的,也是无法回避的,比如招聘面试、新官上任等的第一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要正确运用首因效应,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另一面。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在看待员工时,尽量避免仅凭第一印象就进行判断,并根据这种片面的看法去待人接物,对人、对事要多观察、多分析。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随时随地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有利的基础。三是在处理组织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克服由于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善于营造各种机会引导组织成员多交流,以建立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氛围。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的知觉具有强烈的影响。在前面提到的陆钦斯关于阅读文章的实验中,稍稍改动一下实验程序,就出现了近因效应。让被试在阅读两段材料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读完第一段后做一些数学题或是听听历史故事,然后再读第二段。实验结果与前述的正好相反,大多数被试对于吉姆的印象是由后出现的材料内容决定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近因效应的作用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多见。那么在社会知觉过程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各自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陆钦斯认为: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连续出现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前面的信息,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会出现首因效应;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被间断地感知时,近因效应会起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作用大,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作用大。另外,还有的学者认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到底谁起作用,取决于知觉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