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35

第35章 群体心理与团队建设(3)

3.群体士气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群体士气与群体的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管理者如果以严格的方式管理员工,可能会出现高的工作效率,但员工士气低落,这种情况下的高效率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员工的不满和抱怨很快就会不断增加,工作效率随之下降;管理者如果只关心员工的需要,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也会造成和和气气的怠工,这种管理将导致高士气、低工作效率;如果工作目标与员工的需要趋于一致,群体能接受组织的目标,就能出现高士气、高工作效率的状况。由此可见,管理者既要关心群体员工的需要,又要注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总之,群体士气是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士气低落不可能有高的工作效率,但高的士气也不一定带来高的工作效率。

第二节群体人际关系

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总会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群体行为的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所以,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应关注群体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本节将从人际关系的概念、影响群体人际关系的因素及群体人际关系建立的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交往中,彼此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相互间便产生并保持接近心理关系。该定义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人际关系表明了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它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其次,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最后,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交往是联系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桥梁,没有人际交往,也就无所谓人际关系。进一步说,人际关系建立以后,还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

而群体人际关系则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交往和联系的状态。

它包括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群体人际关系对个体、组织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例如,它会影响到组织的氛围和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幸福感;影响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研究群体人际关系的有关主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影响群体人际关系的因素

在群体中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关系密切,不论大事小事,群体成员总要在一起交谈;而有的则除了工作联系,其余时间互不往来。在组织情境中,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不仅繁多,而且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类:时空距离因素、个人特征因素、相似性和互补性因素。

(一)时空距离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一般说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当然也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1.距离

通常距离较近的人,比距离远的人更易于形成人际关系。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就是说人们之间地理位置越接近,空间距离越小,就越容易建立人际关系,因为距离近,使双方易于交往,易于了解,易于熟悉和接近。当然,个体之间的距离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当这个距离过于接近,超过了人们心理可接受的距离时,距离的作用就会适得其反,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也违背了人际交往中的“刺猬法则”(见知识库7-10)。

知识库7-10

人际交往中的“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挤在一起,可各自身上的刺,却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着。它们分开,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体温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做合群的人,必须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慢慢去适应,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位置,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等研究者曾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过调查。每栋楼房3层,每层5个单元。住户住宅的安排都是偶然的,具有随机性。询问的问题一律是:“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3位住户是谁?”调查结果表明,住房距离越近,彼此交往关系就越密切。仅以同层次为例,隔壁的邻居交往率为41%,隔户的则为22%,第三户为10%。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能否满足别人需要为附加条件,不管怎么说,同一条件下,距离越近,关系就愈加密切,这是确定无疑的。

2.交往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相互接触次数的多少。一般说来,人们的交往越频繁,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见知识库711),彼此增进了解的机会就多,就越容易形成融洽关系。相反,如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自然不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当然,交往频率也并非越大越好,俗话说“久聚难为别,频来亲也疏”,所以,交往频率只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

知识库7-11

交往频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R.S.Zajonc)在1986年进行了交往频率对人际吸引影响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不认识的12张照片,随机分为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第一组2张只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从未看过。在被试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加上从未看过的第六组照片。要求所有被试按自己的喜欢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看的次数愈多,被选择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愈大。由此可见,简单的重复呈现确实会导致人际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的确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个人特质主要包括个体的仪表和外貌、能力与个性品质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通过个体的心理内化来实现的。

1.仪表和外貌

仪表和外貌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和陌生人初次打交道更是如此。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对那些漂亮的人产生积极反应,而对那些外貌普通的人产生消极反应。沃尔斯特(E.Walster,1996)等研究者让男女大学生各332名(每两个成一对)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舞会,舞会结束时,询问学生是否希望再次同对方进行约会,结果表明,与希望再次约会的回答有关系的因素只有对方的外貌。表7-1是回答希望同对方再次约会学生所占的百分比。

知识库7-12

外貌的“辐射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外貌的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effect)。心理学家兰迪(D.Landy)等人进行了如下的研究:他们让男性被试评价有关电影影响社会的短文。被试被告知短文的作者都是女性。论文的客观质量有好坏两种。实验分为有魅力组、无魅力组和控制组。有魅力组接到的短文附有作者照片,照片为一个公认有魅力的女性。无魅力组所附的照片则是没有魅力的女性。控制组所读的短文没有附照片。结果表明,由于辐射效应的作用,同样的文章,当被认为是有魅力的作者所写时,得到的评价更高,文章本身质量并不好时尤其如此。

一般情况下,仪表和外貌在人际交往初期的作用较大,而交往时间越长,这种影响作用就越小。另外,一个人也并非长相越英俊漂亮其吸引力就必然越大。实验证明,人们常常觉得外貌与自己相差不多的人对自己才有较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与其建立人际关系。同时,一个人若只有美丽的长相,而没有美好的心灵,同样也不会具有吸引力。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要是没有美的心灵,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2.能力与个性品质

个人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求职和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有能力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愿意与他接近,对其产生敬佩感,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尽管仪表和外貌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显着而稳定的因素,但这时它就可能退居次位而凸显出个人能力的重要性。那是不是说,个人能力越强,越完美,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越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答案是否定的。研究表明,一个很有才华而又有小缺点的人,反而更使一般人喜欢接近他。这种现象称为“仰巴脚效应”(意指出丑效应)(见知识库7-13)。

知识库7-13

“仰巴脚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在第一段录像里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的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俗,表现得很有自信,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现,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第二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不过他在台上的表现略有些羞涩,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现得非常紧张,竟把桌上的咖啡杯碰倒了,咖啡还将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第三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两位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不俗的成绩,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虽然不太紧张,但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一点也不出彩;第四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很普通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现得非常紧张,和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他也把身边的咖啡杯弄倒了,淋湿了主持人的衣服。当教授向他的测试对象放完这四段录像,让他们从上面的这四个人中选出一位他们最喜欢的,选出一位他们最不喜欢的。最不受测试者们喜欢的当然是第四段录像中的那位先生了,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选择了他,可奇怪的是,测试者们最喜欢的不是第一段录像中的那位成功人士,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另外,个体的个性品质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且这种影响通常比较持久、稳定和深刻。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一个人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而不奸诈狡猾、损人利己、敌对冷酷,那么人们就比较容易喜欢他。诺尔曼·安德森于1968年曾进行了一项研究,他列出555个描写人的个性品质的形容词(见表7-2),让被试指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喜欢一个有这些特点的人。研究结果表明:被试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和真实,而评价最低的是说谎和虚伪。

(三)相似性与互补性

相似性和互补性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交往对象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的一致、需要的互补等都会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深度和强度。

1.相似性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群体内交往双方如果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就有利于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人生和工作经历方面,如年龄、性别、学历、成长环境等相似性越多,就越容易产生亲近感,共同交谈的话题也越多,并容易产生共鸣。当然,相似性也可以体现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成员之间在这些方面越相似,越容易相互吸引和产生亲近感,从而更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我们常说的“志同道合”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则会出现“志不同,道不合”的现象。另外,在文化背景上,同一地域或民族、同一国家的人,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故也易于建立人际关系。“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互不相识的17名大学生住在同一间宿舍里,对他们的亲密化过程进行了近4个月的追踪研究。实验前调查了他们的态度,然后调查谁与谁结成朋友,陆续让这些学生自由选择同室的对象。结果发现在见面的初期,多是住在附近的人成为好伙伴,后来,态度的相似性逐渐成为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而且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各方面相似的评价远远超出了实际的情况。由此可见,相互间的相似性增加时,认识深度和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加和深化,从而为群体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