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29

第29章 工作压力(3)

四、工作压力的后果

在工作中,人们时刻都会面临来自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但工作压力对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并非全是消极和负面的。适度的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成就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我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实际所指就是适度压力对工作效率产生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过高或过低的压力水平却会给个体带来不良的身心后果,从而影响个体的工作绩效,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由此不难发现,压力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后果。

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所说:“压力就如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利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遇到压力时,如果握住刀刃,就会割到手;如果握住刀柄,就可以用来切东西。”那么,工作中的压力究竟对员工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给予回答。

(一)工作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人的压力反应原本是为了更好地应付外界的紧急情况,更好地保护自己。

但如果人们长期处于一种压力状态下,则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人体健康器官系统的各种损害。这类疾病可统称为“压力性疾病”。根据医疗保健专家的研究,工作压力能使个体新陈代谢紊乱、心率与呼吸率增加、血压升高、头痛、易患心脏病。在现代社会中,因紧张压力而引起身体生病甚至死亡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大家所熟知的“过劳死”(见知识库6-9)可以说是压力影响身体健康的最好体现。最近日本的一位研究者曾调查了654名门诊患者,其中竟有42.8%属于“紧张状态病”。而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位医学家在非洲肯尼亚的一个部落中发现的情况是,在他看过病的1800多名患者中,竟然没有一个患高血压。这是由于这个部落基本处于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没有接触过西方社会生活方式中形形色色的各种刺激。由此可见,压力的确会大大提高个体患疾病的概率,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知识库6-9

“过劳死”

何谓“过劳死”

这个词源于日语的“过劳死(karoshi)”。它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过劳死”的主要表现

经常出现身体乏力、睡眠不稳、记忆减退、头痛头昏、腰痛背酸、食欲不振、视觉紊乱等疲劳症状。但到医院去检查,却又没有明显的病症。

“过劳死”的主要特点

“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这点很容易为一般人所忽视。“过劳死”最常见的直接死因有:

冠心病、脑出血(高血压)、心瓣膜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等。

(二)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从案例6-2中曾小姐的身上,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工作压力对人们身心健康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工作压力的心理症状的表现形式有:紧张、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在最近的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文献中,提及较多的就是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工作倦怠是工作压力的特殊心理反应形式,国内外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表明,多数人在面对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紧张反应,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持续下去就可能会出现对工作的倦怠感。Kittel和Leynen(2003)在对比利时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源和工作倦怠的研究中发现,工作高要求和工作倦怠相关,并且与其中的情感衰竭维度联系更为密切。Mearns和Cain(2003)在以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可以很好地预测工作倦怠这一结果,同时也能为分析工作压力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证据。

案例6-2

曾小姐的苦恼

曾小姐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平时精力充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经常飞来飞去,整个公司在她的管理下,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深受老板赏识的她也已经身家几十万,在别人看来的确是一个成功者。可近来却不断出现失眠、头昏、紧张,总觉得力不从心,记忆力减退,见了下属也不想打招呼,常常烦躁不安,动不动就想发火,她自己也能意识到,但就是不能控制,于是老板赶紧催促她去看医生。经过一番检查,没发现什么疾病,最后医生把她的健康状况诊断为“亚健康”状态。

(三)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在组织情境中,过高的工作压力会带来许多不良的行为后果,比如攻击、缺勤、工作倦怠、离职等消极行为,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表现为盗窃公司财产等。因此,过高的工作压力会大大降低个体的工作绩效水平,最终不利于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那么,过低的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会有什么影响呢?

为了深入分析工作压力水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我们把工作压力细分为三个水平:压力过低、压力适度和压力过高,用图6-1中的横轴表示;把工作绩效划分为高和低两个水平,用图6-1中的纵轴表示。图6-1表明:过高和过低的工作压力都未达到最佳的工作绩效水平,只有在适度的工作压力水平上,个体的工作绩效才达到最高。

在管理心理学中,适度的压力又称良性压力(eustress)。它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很强的动力作用。例如,组织中常见的“鲶鱼效应”(见知识库6-10)就是借助新员工(“鲶鱼”)的引进来给老员工(“沙丁鱼”)适度的压力,从而激发其活力和积极性,打破固有的僵化和惰性,最终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

知识库6-10

“鲶鱼效应”

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活着,卖价就要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存活期,渔民们想方设法让其活着到达港口。

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其实用人亦然。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疲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些紧张气氛。

当员工们看见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职业杀手”时,便会有种紧迫感,知道该加快步伐了。这样一来,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

适当的压力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力。

那么,为什么过低和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会导致最佳的工作绩效呢?原因在于,在低工作压力水平下,会让个体慵懒疲沓,警觉性、敏感性较低,注意力无法集中,因此个体处于松懈的状态,工作绩效自然不高;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压力成为一种动力,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绩效水平将逐步提高;但当压力超过个体最大承受能力之后,即在高工作压力水平,会让个体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者思维枯竭,不能获得最佳的工作绩效。总之,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当压力较小时应适当增加压力,当压力较大时就应缓解压力,最终找到压力水平的最佳点,获得最佳的工作绩效。

第二节工作压力管理

通过上一节的论述可知,工作压力不仅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个人和组织的工作绩效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组织情境中,个体和组织如何有效应对管理工作中的压力便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工作压力管理就是指个人或组织采取策略和方法来应付和处理工作中压力问题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来对压力管理的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一、个体的压力管理

个体的压力管理主要是指个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寻求有效的管理压力和降低其负面影响的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一)消除工作压力源

消除工作中压力的来源是压力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消除压力源通常包括两种方法:永久和暂时消除工作压力源。一般说来,永远消除压力源只有在员工换到了更适合其能力与价值观的工作岗位上时才会出现。基于此,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暂时消除工作压力源的方法。暂时消除工作压力源是指个体暂时从压力源中撤出的方法。例如国外某营销公司设立了一个水族馆式的房间,有着让人舒服的蓝色灯、蓝色的墙和气泡立柱,它比美国巴尔的摩的国家水族馆还要好,员工甚至可以把脚光着埋进沙子里。这种做法就可以使员工暂时消除来自工作中的压力源,避免由于遭受长期压力而导致工作绩效下降。

另外,休假和节假日也可以暂时使员工从工作压力环境中撤出。一项关于警察和应急反应服务部门的研究发现,像类似节假日这样的闲暇时间的确能够明显提高员工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许多国家尤其重视公民的休假和节假日。比如,澳大利亚政府几十年前就通过了一项长期服务假法案,让员工可以“劳逸结合,恢复耗费的体力,轻松、振作地回到工作中”。如今,三分之二以上的澳大利亚员工在每年年度休假的基础上,10~15年的服务后还可以获得2~3个月的带薪休假。

(二)合理地管理时间

工作超负荷和巨大的工作紧张性刺激,特别容易导致时间压力和超时工作。因此,员工应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努力使自己有效地工作,愉快地生活。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个体具备有效时间管理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显得尤其必要(见知识库6-11)。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员工们最有效果、最有效率地利用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它可以使一个人将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最小化,为工作和业余活动划分优先次序,从而有效缓解员工面临的各种工作压力。

(三)调整认知方式

一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乐观、积极、自信的人面对挑战会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缓解压力,知难而上;而悲观、消极、自卑的人遇到困难会优柔寡断、焦躁不安。可见,个体的心态直接影响到其对压力的反应。另外,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十全十美,而事实上,主客观因素又总是制约着工作的结果,那么你就需要面对现实,恰当调整自己的工作期望值,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修正完美主义观。总之,在组织情境中,员工和管理者应客观地评价自己,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变压力为动力,不断进取,攀登事业的巅峰。杰克·韦尔奇就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楷模。他在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工作的初期,曾因不堪忍受公司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作风而一度产生了辞职的念头,但他以非凡的魅力,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勤奋工作,最终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带领通用电气全体员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四)控制压力的后果

控制压力产生的后果是压力管理的一种常见策略。具体地说,它包括两种可具体操作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最为经常被专家推荐为应对压力的一种重要措施。体育锻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具体因人而异,如慢跑、跳高、打太极、游泳等。大量的研究均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压力的生理后果,帮助员工降低呼吸、肌肉紧张、心律及胃酸的水平。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RobertWoodJohnsonFoundation)是一家大型健康慈善机构,该机构非常重视体育锻炼,为了增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它甚至故意把其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新总部办公室拆散开来。基金会的一位档案员说:“我每天增加了额外的2.5英里的步程。”

另一种控制压力生理后果的办法是放松和冥想。通过放松活动,比如做深呼吸、催眠、听音乐、看笑话书等,个体可以充分化解脑力和体力的紧张,放松身心,松弛肌肉,从而让人变得平和。冥想(见知识库6-12)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技巧,这种方法是由一位指导者说出一个神秘的词或短语,由一个舒适而坐的人在心里重复,进而把个体的注意力从工作压力中转移开来,最终达到应对压力的目的。因此,个体应尽量每天用一点时间做冥想放松,适时地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和压力反应。

知识库6-12

冥想练习法

第一阶段--放松

静坐:双脚平放地面,深呼吸2~3次

闭眼

逐渐放松:让所有的肌肉尽可能松弛,从脚趾到头部,先绷紧肌肉,再安然放松

静坐并体验放松带来的沉重感或轻松感

再次对易于忽略的部位(如脚掌、舌头等)做用力放松练习

第二阶段--静默

轻闭双眼,只注意呼吸,但不要特别用力。除了呼吸什么都不去想,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鼻孔,静静地“注视”呼吸气流在鼻孔中的流进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