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47860100000010

第10章 知觉差异与管理(6)

(四)责任归因中的偏见

人们往往有让无辜的受害者对自己的受害负一定责任的倾向,因而导致对受害者的责难多于同情。例如,被人抢劫后,人们会责备“为何要带那么多钱在身上”;买了假货上当受骗以后,人们也会责备“怎么那么不小心”;漂亮女性受到侮辱,人们总认为她打扮得太招蜂引蝶了。似乎没有谁平白无故地惹祸上身,那些不幸全是自己招来的。这种归因偏差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

在组织情境中,上述各种归因偏差在员工和管理者身上也时有发生。归因偏差会影响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绩效。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注意克服归因偏差,掌握正确的归因方法。如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改变遇事总是抱怨客观条件或他人的不良归因方法;同时培养自己多从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方面去归因,以激发长期努力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外,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

心理测试2-1:自我评估

说明:这是一份自我认知问卷,请回答下列问题。你可以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记录这些答案,以便保存和修改。这些答案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或者撰写简历。

Ⅰ.教育

1.我接受了多少年的教育?

2.我的专业是什么?

3.我最擅长的是什么专业或课程?

4.我最不擅长的是什么专业或课程?

5.我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6.我最喜欢什么课外活动?为什么?

Ⅱ.工作和职业

7.我16岁以后都做过哪些工作?

8.我最喜欢那些工作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9.我最不喜欢那些工作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10.我在工作中最大的3个成就是什么?

11.我的上司、同事和客户怎么评价我?

12.我收到过哪些意见和建议?

13.我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写出工作的名称和主要职责)

Ⅲ.对人的态度

14.我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最为融洽?

15.我和什么样的人相处最不融洽?

16.我更喜欢与人接触还是独立工作?两者所花的时间比例是多少?

17.我和他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18.我最喜欢什么风格的上司?

Ⅳ.对于自我的态度和认知

19.我有什么优点?

20.我需要改进的领域有哪些?

21.我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22.我最喜欢生活的哪一面?

23.我最不喜欢生活的哪一面?

24.我人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是什么?为什么快乐?

25.我最看重什么?(哪些对我来说最重要?)26.我做过什么事情使得自己的目标没有达成?

Ⅴ.与我没有工作关系的人怎么看待我

27.我过去的恋人给我的最高评价是什么?

28.我过去的恋人最希望我改掉哪一点?

29.我的朋友最喜欢我哪点?

30.我的朋友最不喜欢我哪点?

Ⅵ.兴趣、爱好、运动

31.我都曾经有过哪些兴趣、爱好?都进行过哪些体育运动?

32.我最喜欢其中的哪些?为什么?

Ⅶ.我的未来

33.我未来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是什么?

34.我未来要做什么工作?要取得怎样的职位?

35.在我事业巅峰的时候最希望从事什么工作?

36.我未来最希望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最希望进行什么样的体育运动?

37.我有什么与朋友、家庭以及伙伴有关的计划?

附加题

1.有哪些问题对于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但是这份问卷没有涉及?

2.除了上面提及的用处以外,我还可以用这些信息干什么?

3.回答这些问题能如何帮助我了解自己?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3.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4.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自我认知方式。

A.他人评价B.社会比较C.内省D.自我显示

5.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以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的影响。

A.知觉者B.知觉对象C.知觉情境D.知觉态度

6.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

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

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

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1.知觉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恒常性

E.知觉的适应性

2.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等几种。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E.社会刻板印象

3.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与()等方面有关。

A.职业B.地域C.历史D.年龄E.性别

4.印象管理可以通过()等方式实现。

A.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B.角色置换C.相互支持D.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E.自我显示

5.知觉者的()是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A.态度B.仪表C.容貌D.经验E.兴趣

6.维纳认为()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几种主要原因。

A.兴趣B.能力C.努力D.任务难度

E.运气

三、判断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3.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4.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自我概念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

5.穿白色服装使人有膨胀的倾向,而穿黑色服装则使人有收缩的倾向,这是由于错觉造成的。()

四、简答题

1.影响个体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3.自我知觉是如何形成的?

4.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

拿破仑的故事

在我的孩提时代,我被认为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无论何时出了什么事,诸如母牛从牧场上放跑了,或者堤坝裂了,或是一棵树被神秘地砍倒了,人人都会怀疑:这是小拿破仑·希尔干的。而且,所有的怀疑最后竟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我母亲死了,我父亲和兄弟们都认为我是恶劣的孩子。所以我真是颇为恶劣的了。如果人们这样看待我,我也不致使他们失望的。

有一天,我的父亲宣布他即将再婚。我们大家都很担心我们的新母亲是哪一种人。我本人断然认为即将到我们家的新母亲是不会给我们一点同情心的。这位陌生的女人进入我们家的第一天,我父亲站在她的身后,让她自行对付这个场面。她走进每一个房间,很高兴地问候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说直到她走到我面前为止。我直立着,双手交叠在胸前,凝视着她,我的眼中没有丝毫欢迎的表露。

我的父亲说:“这就是拿破仑,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

我绝不会忘记我的继母是怎样对待他这句话的。她把她的双手放在我的双肩上,两眼中闪耀着光辉,直盯着我的眼。这使我意识到我将永远有一个亲爱的人。她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

一股暖流漫向我的心底。这一时刻是我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

我的继母总是鼓励我依靠自身力量,制定大量的计划,坚毅地前进。后来证明这种计划就是我事业的支柱。我绝不会忘记她教导我的话:“当你去鼓励别人的时候,你要使他们有自信心。”

我的继母真了不起!她是一位真正的母亲,她的伟大就在于给了我一生的自信。

思考:

1.为什么拿破仑说他的继母给了他一生的自信?

2.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延伸学习

推荐阅读书目

李毓秋、梁栓荣、姚有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孙喜林、荣士壮、孙晓园:《管理心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宇加:《社会心理学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