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47859800000027

第27章 十二侵

秦王亲击缶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

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

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

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

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

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

沉沉春夜,砌花随月转清阴。

【注释】

(1)秋砧:秋天的捣衣声。

(2)闵损、曾参:孔子的两个学生。

【故事】

卞和泣玉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珍贵的玉石,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看了说是一块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有意欺骗,就砍去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登位,卞和又去献玉,玉匠还说是一块石头。武王又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后来,武王死去,文王登位。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他的眼泪流尽了,血也哭了出来。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去问他:“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你哭得如此悲伤呢?”

卞和回答:“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艳红花弄色

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

犍牛对牝马,水浅对山深。

曾点瑟,戴逵琴,璞玉对浑金。

艳红花弄色,浓绿柳敷阴。

不雨汤王方剪爪,有风楚子正披襟。

书生惜壮岁韶华,寸阴尺璧;

游子爱良宵光景,一刻千金。

【注释】

(1)犍牛:阉过的公牛。牝马:母马。

(2)敷:涂,擦。

【故事】

戴逵砸瑟

戴逵,字安道,东晋谯郡铚县,即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镇人。戴逵博学多才,喜欢弹琴,他曾拜当时的大儒范宣为师。特别善于画人物和山水画,是着名的音乐家和画家。由于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风气,戴逵终生都没有做官。

当时,官任太宰的武陵王司马曦,听说戴逵鼓瑟有清韵之声,就派人召他到太宰府去演奏。

戴逵感到为当官的弹琴是一种耻辱,便当着使者的面将瑟砸碎。他说:“我戴安道不是王门供养的戏子,你们另请高明吧!”

戴逵深切地痛恨那些故作风雅和奢侈放纵的官僚贵族,因此宁愿放弃自己喜爱的鼓瑟爱好,也不去为他们演奏,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崇高气节。

岁旱傅为霖

丝对竹,剑对琴,素志对丹心。

千愁对一醉,虎啸对龙吟。

子罕玉,不疑金,往古对来今。

天寒邹吹律,岁旱傅为霖。

渠说子规为帝魄,侬知孔雀是家禽。

屈子沉江,处处舟中争系粽;

牛郎渡渚,家家台上竞穿针。

【注释】

(1)素志:向来怀有的志愿。

(2)丹心:忠诚之心。一片丹心。

【故事】

直不疑付金

直不疑,汉代南阳,即今河南南阳人。在汉文帝的时候,他曾经担任郎官。有一次,他的同房郎官中有人请假回家,但是这个人错拿了另外一个郎官的黄金。

不久,黄金的主人发现了黄金的丢失,便胡乱猜疑是直不疑干的。对此,直不疑没有做任何的辩驳,他买来了同等的黄金,交给了失主。

过了几天,请假回家的郎官返回来,把错拿的黄金交还给了失主。这个丢失黄金的郎官十分惭愧,向直不疑道歉。直不疑十分大度,没有任何怨言。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直不疑是位忠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