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47859800000019

第19章 四豪

野妇务蚕缫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注释】

(1)紫绶:红色的印带。绯袍:大红色的袍服。

(2)虎兕:指虎与犀牛。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故事】

琴瑟和谐

自从远古人神农创造了琴,琴就走进了古人的生活。琴的音调婉转动听,从《诗经》时代开始,就常常是陌生男女之间的“媒人”。

瑟据说是古人伏羲创制,瑟的音色厚、空、沉,而琴音细、悠、润。琴瑟合一,虽各自为调,但又彼此唱和,成就圆满。所以在演奏中总是结伴而出,合音协和动听,委婉飘绵,活泼而不失规整。

西汉时大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精通音律,善鼓琴瑟。她年轻丧夫,寡居娘家。一日,当时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到卓王孙家做客,欢聚之间司马相如弹琴助兴。卓文君听到琴声,隔门窥视。被司马相如发现了,见卓文君貌美,遂弹《凤求凰》以表心意。卓文君被优美的琴声打动,又观司马相如风度闲雅,顿生爱慕之情。

宴会后,司马相如买通文君的侍者,以通心意。文君会意,当夜收拾行装,与司马相如私奔。卓王孙知道后大怒,断绝了卓文君的经济来源,父女不相往来。

司马相如家徒四壁,文君无奈,只得与司马相如开起酒店谋生,并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觉得面子受到伤害,不得已,才分给他女儿家仆千人、钱财百万,司马相如夫妇的生活才得以安定。

后来,司马相如凭借自己的才华,尤其是《子虚赋》、《上林赋》,受到汉武帝常识,二人生活更为如意。但相传司马相如大富大贵后曾有喜新厌旧的念头,要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写了首《白头吟》给他,相如看后惭愧,于是断了这个念头。

百尺酒楼高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

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

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

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馎糟。

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

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注释】

(1)枳棘:枳木与棘木。

(2)馎糟:“馎”为吃、食之意。“糟”就是酒糟。

【故事】

吕虔赠宝刀

吕虔,字子恪,三国时期兖州任城人。徐州刺史,威虏将军,万年亭侯。

吕虔因有胆识而出名,后被曹操招为从事,历任襄贲校尉、泰山太守。使原本混乱的泰山郡成为曹操领地内出名的强郡,受到曹操下令嘉奖。吕虔在泰山郡任职10多年,很有威信和政绩。魏文帝时,吕虔改任徐州刺史,后于魏明帝时期去世。

据说吕虔有一把宝刀,有一个铸工看了以后说,这把刀必须是三公以上的人才可以佩带。以后吕虔把这把剑赠给当时着名的孝子王祥,就是“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王祥后官至太尉、太保,果然位列三公。王祥临终时,又将此刀赠给弟弟王览,王览做官也做到大中大夫。

水流无限阔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

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

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

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

【注释】

(1)九牛毛:《汉书》:若九牛之亡一毛。

(2)余高:比想像的还要高。

(3)鹓鸿群飞有序,如朝臣之行列。鹓: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

【故事】

九牛一毛

汉武帝时,匈奴时常侵犯汉朝的边疆,为了打击匈奴的气焰,汉武帝特派大将卫青征讨匈奴,任李陵为骑都尉,率5000军马为侧翼,对匈奴进行包抄。

在主力部队尚未到达的情况下,李陵的部队首先与匈奴的10万步军相遇。李陵率先冲入敌阵,英勇杀敌。远者箭射,近者枪挑,杀敌数百人,匈奴兵稍稍后退。但很快又集结起来,向汉军反扑。

战斗异常残酷,汉军的弓拉断了,箭射光了,刀剑变形,锋刃倒卷。他们除少数被俘外,全部战死。最后,匈奴死亡30000万余人,李陵则力尽被擒。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有人竟向汉武帝谎报军情,说李陵已归降匈奴。汉武帝闻讯勃然大怒,竟下令将李陵全家满门抄斩。司马迁听说汉武帝如此处置,觉得既不公平,又不稳妥,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即面见汉武帝为李陵辩解。

但汉武帝不仅听不进司马迁的忠言,而且还怪罪他为叛将表功。一怒之下,将司马迁投入大牢,判为宫刑。这种惨无人道、侮辱人格的酷刑,在汉代仅次于斩首。

司马迁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痛苦万分。他几次想到自杀,认为受到这种刑罚活在世上,真不如死去好。但他又考虑到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只好忍辱偷生。

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这样写道:“我含冤受害,即使自杀也不能洗尽这样奇耻大辱,假如现在死去,只不过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毫毛而已,那将同蝼蛄、蚂蚁一样,毫无区别。今日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关在污浊的牢房里没有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想到事业未遂,一旦死去,文章不能流传……”

到了公元前96年6月,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才走出监牢。出狱之后,他被任命为中书令,专门负责将皇帝的命令下到尚书,把尚书口奏事宜呈给皇帝。

司马迁一刻也没有停止《史记》的写作。最后,他终于完成了历史巨着《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