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47859800000015

第15章 十四寒

鱼游荷叶沼

多对少,易对难,虎踞对龙蟠。

龙舟对凤辇,白鹤对青鸾。

风淅淅,露漙漙,绣毂对雕鞍。

鱼游荷叶沼,鹭立蓼花滩。

有酒阮貂奚用解,无鱼冯铗必须弹。

丁固梦松,柯叶忽然生腹上;

文郎画竹,枝梢倏尔长毫端。

【注释】

(1)青鸾:传说凤凰一类的神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

(2)奚: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胡”、“何”。

【故事】

阮孚以金貂换酒

阮孚,字遥集,西晋陈留尉氏人。阮孚是“竹林七贤”阮咸的儿子。阮孚特别好酒,他在做安东参军时,整天在军中饮酒作乐,醉眼朦胧,丝毫不把军务放在心上。皇帝派他去作车骑将军的长史,劝他少喝酒,他丝毫也不理会,经常是纵情狂饮,烂醉如泥。

魏晋时期,士大夫追慕老庄哲学的自然精神,表现于行为上,就是不为礼教所拘,逍遥任情,甚至纵酒放达,藐视礼法。

一次,阮孚买酒忘了带钱,竟然用金貂换酒喝。金貂为当时高官所戴帽子上的饰物,是身份煊赫的象征。阮孚以金貂换酒,充分说明了他对权力的不屑。

衰柳耐秋寒

寒对暑,湿对干,鲁隐对齐桓。

寒毡对暖席,夜饮对晨餐。

叔子带,仲由冠,郏鄏对邯郸。

嘉禾忧夏旱,衰柳耐秋寒。

杨柳绿遮元亮宅,杏花红映仲尼坛。

江水流长,环绕似青罗带;

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注释】

(1)仲由:就是子路。

(2)郏鄏:周朝东都。故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故事】

鲁隐公出名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三代国君。鲁国首任国君伯禽是当年定立周朝规章礼仪的周公旦的长子,所以鲁国一向被认为是与周王室最亲且最有地位的诸侯国,是所有诸侯国中保留周礼最完整的“礼仪之邦”,鲁国的国史也是最完备的。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才能产生孔子这样的旷世奇才,并根据鲁国国史改编成为流传千古的《春秋》经文。

孔子所作的《春秋》起于公元前722年。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所以,当时的各国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

抱义美般般

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

朱帘对画栋,彩槛对雕栏。

春既老,夜将阑,百辟对千官。

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

好马君王曾市骨,食猪处士仅思肝。

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

人称连璧,夏侯车上并潘安。

【注释】

(1)黑志:又称黑子,指弹丸之地。

(2)百辟:诸侯。

【故事】

闵仲叔辞侯霸

汉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建立东汉政权的时候,太原人闵仲叔正在家中过着清贫恬淡的日子。

一天,好友周党来访,正赶上闵仲叔吃饭。餐桌上只有一盘豆子、一杯白水,连一小碟下饭的小菜都没有。闵仲叔一口豆、一口水,倒也吃得怡然自得。

周党看了,眉头皱起来,心里不是滋味。第二天,周党派人送一挂生蒜给闵仲叔,闵仲叔苦笑着摇摇头:“本想清静无事,反倒招惹来了麻烦。”他将生蒜挂到墙上,却连一瓣都没有食用。

东汉新建,律令草创。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值此用人之际,刘秀命司徒侯霸辟召天下贤良方正之士入朝效力。闵仲叔是一方名士,自然也在辟召之列。

也许是征辟的贤士太多一时难以接待,许是司徒政务繁杂分身乏术,许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总之,侯霸并没有给闵仲叔安排什么具体事务让他去做,也没有与他谈论什么国计民生的大事。第二天,他便递上一份辞呈,甩手回乡读书去了。仅此一次不快的经历,闵仲叔便对官场大失所望。后来,皇帝再度征召他担任博士,他依然不为所动。

一个无权无势的读书人,竟然舍弃司徒之辟,不受皇帝之征,闵仲叔一时名声大振。随着声望一天高过一天,便有许多人赶来攀附巴结,搅扰了闵仲叔清静的生活。为了过清静的生活,他离开家乡,移居安邑。

到了安邑,日子倒是安静,可没有丰厚的收入,加上年迈多病,闵仲叔一家的生活变得愈加困顿,平时连猪肉都吃不起,只能买来一片猪肝做菜。

屠夫有时觉得只卖一片猪肝不值得,便常常拒绝这个贫寒的顾客。闵仲叔并不计较,仍平和地喝着粗茶嚼着淡饭。有一天,他忽然看到餐桌上又有了久违的猪肝,便追问是怎么回事。

儿子告诉他,是安邑县令特意嘱咐过屠夫,要他们不许难为闵仲叔。闵仲叔听了,一声长叹:“我闵仲叔怎么能因为想吃自己爱吃的东西,而给安邑人增添麻烦呢?”

于是,全家再度迁居。这一回走得更远,他们去了沛郡,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