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47859800000010

第10章 九佳

古贤崇笃厚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

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

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

古贤崇笃厚,时辈喜诙谐。

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

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

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注释】

(1)宝钿金钗:均为名贵的首饰。

(2)圉圉:这里形容鱼受局促不得伸展的样子。

【故事】

孟子与文公谈性善

战国时期,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顺便拜访了孟子。孟子给他讲善良是人本性的道理,话题不离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孟子说:“太子不相信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50里吧!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

孟子的话,是鼓励滕文公要有实施仁政的勇气。因为,古往今来,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圣贤能做到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何况,滕国虽然小,但折算起来也有方圆50里国土嘛!只要是实施仁政,照样可以治理成一个好的国家。

诗成六义备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

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

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

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

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注释】

(1)荆钗:指妇女朴素装饰,代指妇女。

(2)哇:淫声。

【故事】

郑声乱雅乐

春秋时期,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孔子厌恶紫色夺去朱色的光彩,也厌恶郑声扰乱雅乐。

朱色是五种正色中的赤色。以黑加赤而为紫,名为闲色。紫色中有赤色的成分,所以能乱朱色,又能予人以美好之感,令人喜好,这就是“夺朱”。以紫夺朱,就是以邪夺正。

郑声是郑国的音乐,郑声在当时被认为是淫声哀乐。雅乐是先王的雅正之乐,中正和平,能调和性情。郑声淫哀,不得性情之正,与雅乐相违。但当时有很多人喜好郑声,不知道雅乐。所以,孔子痛心地说,这是以淫乱雅啊!

孔子不喜欢紫色,不喜欢郑声,就是教人要严守规矩,防微杜渐,以免道德沦丧,国家混乱。

竹映读书斋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

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

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

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

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

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

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注释】

(1)乌犀: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

(2)髻:妇人盘发叫髻。

【故事】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典军校尉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当时正值夏天,天气热得出奇。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们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知道士兵们只要能喝上一口水就能精神大振。可方圆几十里没有一点水源,怎么办呢?

这时曹操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仿佛梅子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