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之明
老子《道德经》里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意思是,能够洞察他人的品行与才能者,可以称作智慧;能够觉悟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者,可以算作高明。所以后来就有个成语,叫做“知人之智,自知之明”。
因为种种原因,一个人拥有“知人之智”是很难的,拥有“自知之明”更难。但是,“知人之智”也好,“自知之明”也好,虽然都不容易,却还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后天的修养不断接近,都不算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什么呢?就是通常所说的“先见之明”。
这一讲,我们就说说那些能够“未卜先知”、拥有“先见之明”的传奇人物,以及和他们有关的一种识鉴品第的风气。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我们先从一个比较熟悉的人物——曹操说起。
曹操求名
且说《三国演义》第一回,曹操第一次出场时,就有下面一番交代。先说曹操的长相:“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按照汉尺折算,曹操的身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1米66,按照三国的尺寸折算,则相当于今天的1米69,个头不算高,加上眼睛细小,总之不符合长身玉立、双目炯炯的魏晋帅哥的标准。
接着又写到曹操的出身:“其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也就是说,曹操本来属于夏侯氏,因为他父亲曹嵩做了宦官曹腾的养子,就改姓为曹。咱们中国有句话:“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一个人改了姓氏,不是很光彩的事,作者说他“冒姓曹”,真是一言刺到骨子里。曹操的小名叫阿瞒,也可以看出其为人,一个“冒”,一个“瞒”,可见曹操的出身很让人瞧不起。
再接下来介绍曹操的性格。说他年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曹操有个叔父,对曹操游荡无度很生气,经常到他父亲曹嵩那里告状。曹嵩当然就要责骂曹操。有一次,曹操见叔父过来了,忽然心生一计,就假装中风,倒在地上,浑身抽搐,又翻白眼,又吐白沫的,很是吓人。他叔父一看,大吃一惊,赶忙去告诉曹嵩,曹嵩连忙跑来查看,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很纳闷,就问:“你叔说你中风,现在已经痊愈了吗?”曹操说:“孩儿从来就没犯过这种病,大概因为叔父不喜欢我,他才这么欺骗您、挤兑我吧?”曹嵩就相信了。从此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不是,曹嵩一概不听。这样一来,曹操就更加放荡无度了。
其实,这些描写都是有出处的。大部分来自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大家知道,《三国志》是陈寿所写,陈寿是晋朝人,晋的政权是从曹魏夺过来的,陈寿写三国历史,自然以曹魏为正统。所以《三国志》中的曹操基本上算是“正面形象”。即使写到其不良记录,一般也懂得“为尊者讳”。比如曹操的父亲曹嵩的出身,陈寿就用一句话带过:“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就是搞不清他的出身的来龙去脉。真的搞不清吗?恐怕未必,大概是搞清了也不敢说。相比之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就不同了,裴松之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人,没那么多顾虑,他就是要把当时的所有史料都钩沉出来,补正史之不足,力求还原曹操的本来面目。诸如对曹操形象不利的《曹瞒传》、《魏晋世语》等史料他也一并放在注释中保留下来。这些材料非常珍贵,对于我们了解曹操其人,有很大的帮助。当然,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这些材料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了。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所以,只要是对曹操不利的材料,差不多都被采用了,这些材料中,当然也离不开《世说新语》。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会得出一个印象——曹操是个彻头彻尾的“问题少年”。一般情况下,像曹操这样的出身和为人,要想出人头地真可以说是千难万难。为什么呢?因为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有两个渠道:一是公府征辟,一是地方察举。
征辟,就是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你出来做官称做“征”,三公九卿以下的官府召你出来做他的幕僚属官就称做“辟”。这个渠道可以说是自上而下的。还有一个渠道是自下而上的,就是察举,察举就是考察推举的意思。察举这种制度始于汉武帝时,就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下放,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当地德才兼备的人才,经过考核合格后便可以任以官职,主要的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东汉时又增加了方正、敦朴、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有道等科目;而“秀才”一科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成了“茂才”。察举可以说是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是读书人踏上仕途的主要途径。察举可以渗透到社会最底层的州郡乡里,所以又叫做“乡举里选”。也就是从乡、里这种最基层的地方考察人物,推荐人才。
那么,察举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呢?说穿了,就一个字——名。“名”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是了不得的。当年孔子的弟子子路曾问孔子:“如果让您从政治理国家,您最先做的是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那我一定先正名份。为什么呢?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就是讲究名正言顺,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礼乐制度和刑罚都会混乱,老百姓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治国而言是如此,对人也同样。一个人的名声、名节、名望、名德、名位,将直接决定你的前途。可以说,中国儒家的礼教,本质上就是一套正名份、别等级、明尊卑、分贵贱的“名教”。我们知道汉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所以尤其注重从儒家的伦理道德角度看待一个人的德行、声望和名声。上述那些选拔人才的科目,大部分都是和人的德行有关的。
既然选拔官吏、推荐人才都看重名德,当然就形成了一种读书人重名、求名的风气。汉代以后名士层出不穷,其实都跟这种风气有关。
那么,一个人的名声靠什么来实现呢?当然是靠口碑,靠舆论,特别是靠一些擅长品评人物、鉴别人才、预测未来的人物品评大师的品评和赞扬。汉末魏晋有许多人物品鉴的大师,一般都号称“长于知人”,“有知人之鉴”,“有人伦鉴识”等等。经过这些人物一品评,一个人很容易一夜知名,一步登天。反过来,如果被他们批评或指责,一个人也会声名狼藉,一蹶不振。历史学家汤用彤先生说:“溯自汉代取士大别为地方察举,公府征辟。人物品鉴遂极重要。有名者入青云,无闻者委沟壑。朝廷以名治,士风亦竞以名相高。声名出于乡里之臧否,故民间清议乃隐操士人进退之权。于是月旦人物,流为俗尚,讲目成名,具有定格,乃成社会中不成文之法度。”
这种品评人物、鉴别人才、预测发展的风气,就是我们这一讲要说的“品鉴之风”。
曹操要想出头,必须也要经过这一步,就是求名。按照汉代人物品评重德行的时代风气,曹操这样一个“问题少年”就面临着一个人生发展的“瓶颈”。因为自己虽有才华,但出身、德行、名声都很差,怎么办呢?要说曹操的运气还真是不错,因为他赶上的恰恰是一个乱世,而乱世往往不仅政治基础动摇,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也会多起来,名教的次序常常是颠倒的,混乱的。所以才会“乱世出英雄”。
当时就有一个人堪称是曹操的伯乐。谁呢?就是汉末名臣,后来官至太尉的桥玄。桥玄“长于知人”,就是擅长鉴别人才。曹操可以说是桥玄的学生,他年轻时拜见桥玄,桥玄一见曹操便觉得此人不同凡响,能成大事,就对曹操说:“我这一辈子见到的人多了,没有像你这样的。现在天下将乱,群雄狼争虎斗,能够拨乱反正的命世之才,大概就是你吧?然而你实在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遗憾的是我老了,不能看到你富贵的那一天,应当把子孙后代托付给你。”这个事记载在《世说新语·识鉴》篇的第一条。说明桥玄在当时就是一位人物识鉴的高手。他在曹操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就发现了其过人之处,并将后代托付给他,这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不过,有的文献却说,真正为曹操做品评的并不是桥玄。桥玄的确赏识曹操,也说过将来安天下的非曹操莫属的话,但那关键的十个字的评语却不是桥玄说的。谁说的呢?是一位比桥玄名气更响、影响更大的人物品鉴大师——许劭。
月旦评
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人。他是东汉末年着名的人物评论家。他和他的堂兄许靖都有高名,二人在家乡汝南,创办了一个影响很大的“文化沙龙”,相当于今天的“高峰论坛”,论坛的性质就是品评乡党人物,时间是固定的,就在每月初一这一天。一年的第一天叫“元旦”,那每月的第一天就叫“月旦”,所以这个高峰论坛后来就有了一个雅号,叫做“月旦评”。“月旦”本来是指每月第一天,但是由于这个“月旦评”在历史上太有名气了,后来人们干脆就把品评人物叫做“月旦人物”。
许劭可以说是“汝南月旦评”的发起者和主持人,他们每月就召集名士开会,对不同的人物进行品评和鉴别,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无论是谁,一获好评,立刻身价百倍,一获恶评,马上灰头土脸。许氏兄弟利用“月旦评”举荐了不少人才,对当时政府选官取士有着很大影响。
后来许劭担任汝南郡的功曹一职,除掌管人事外,还可以参预一郡的政务,郡内大小官吏都很忌惮,“莫不改操饰行”,没有一个不自我检点,改善言行的。连同郡的大贵族、号称“四世三公”的袁绍,对许劭也敬畏三分。《后汉书·许劭传》记载,袁绍从濮阳令离任时,衣锦还乡,“车徒甚盛”,随行车辆和随从很多,前呼后拥,不可一世。快到汝南郡地界时,袁绍一想不对,这要是让许劭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就把送行宾客随从遣散,自己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许劭在当时的影响就有这么厉害,可以说是“一言九鼎”。
曹操要想求名,没有比许劭更好的人选了。据《魏晋世语》记载,曹操年轻时,先去拜见桥玄,桥玄评价了一番后,就给他支了一招,对他说:“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说明桥玄虽然也有“长于知人”的名气,但他觉得,要论影响力,自己远不如许劭。可见,这个桥玄也很有自知之明。
曹操听了,马上就去汝南拜访许劭。这个时候,曹操不满二十,许劭比他大五岁,也就二十多岁,可能正是“月旦评”最富盛名的时候。许劭的态度怎样呢?《魏晋世语》的记载很简单,就说“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就是许劭接纳了曹操的请求,很快为他做了“人事鉴定”和“操行评语”,曹操因此知名天下。但孙盛的《异同杂语》却说,曹操先问许劭:“我何如人?”许劭不答。然后曹操“固问”。这个“固问”就是坚决要问,不说我就不走,有点胡搅蛮缠的意思。许劭没办法,就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一听,哈哈大笑。
《三国演义》基本上采用了孙盛的说法,把“曹操大笑”改成“操闻言大喜”(《三国演义》第一回)。而范晔写《后汉书·许劭传》的时候,却添加了三个更生动的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说曹操去拜访许劭时,“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就是说着谦卑的好话,送上丰厚的礼物,求许劭为他做品鉴。这里的“目”是个动词,就是品评、识鉴的意思。
第二个细节,是“劭鄙其人而不肯对”,说许劭鄙视曹操的出身和为人,不想开金口为他品评,以免被他利用。这恰恰和我们说曹操是个“问题少年”,遇到发展“瓶颈”是一致的。但是既然是“问题少年”,就一定善于“解决问题”。
于是第三个细节写道:“操乃伺隙胁劭”,说曹操就一不做二不休,找了个机会威胁许劭,怎么威胁的呢?史书没说,估计是说点狠话,诸如“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之类。总之,许劭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迫不得已,只好给了他一个评语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一听,“大悦而去”。
关于曹操的品鉴评语,我们讲了三个版本:一个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一个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个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在文献学上有个说法,叫做——“传闻异辞”。就是说一件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说法。这三个说法综合起来,无非就是说曹操是一个大大的“奸雄”——“奸贼”加“英雄”不就是奸雄嘛!
但曹操为什么还会那么高兴呢?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奸贼”也好,“英雄”也好,“奸雄”也好,都说到曹操心坎里去了。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的英雄人物,听到这样的评价不仅不生气,反而十分高兴,这正是所谓“奸雄本色”!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更重要的,因为这是当时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品鉴大师许劭给他的评价,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如假包换,含金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