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分泌微量化学物质,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影响代谢过程而发挥其广泛的全身性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由外胚层发育分化的神经系统相配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为了保持平衡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间有一套完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较复杂的正负反馈系统,使在外条件有不同变化时,与神经系统共同使体内环境仍能保持稳定,这是维持生命和保持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失常所致的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缺乏,均可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解剖和生理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许多器官虽非内分泌腺体,但含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例如脑、肝、肾脏等。同一种激素可以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合成,如长生抑素、多肽性生长因子。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方面关系密切,例如下丘脑中部即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只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正常时,才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最佳状态。
(二)分类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包括内分泌腺体异常,激素的分泌异常,由前激素转换异常,靶细胞对激素的反应异常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分类如下。
1.激素缺乏性疾病
(1)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可以因外伤、肿瘤性破坏、感染、出血、自身免疫性损害等所致,即原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下丘脑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为靶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的功能低下,即继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低下经常为激素合成障碍。
(2)继发于腺体外因素所致的激素缺乏,例如前激素向激素转变障碍,加快激素降解、出现拮抗性物质如相应抗体等。
(3)激素的反应低下,在一部分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者,血激素水平正常,甚至偏高。这可能是由于出现抗受体抗体,封闭了受体,减少激素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可能是因受体结构异常或数量减少所致。
2.激素过多症候群
(1)内分泌腺体功能过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腺体增生或功能性腺瘤。这种功能性腺瘤均分化较好。腺体增生多因上一级腺体功能亢进所致,即所谓继发性内分泌激素过多症。
(2)异位性产生激素的肿瘤:由于肿瘤细胞能功能自主性分泌激素或有激素活性的类似化合物,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可以由单基因(ACTH,生长激素、泌乳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胃泌素、红细胞生成素等)和双基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促卵胞胞素等)异常所致。虽然多种外胚叶肿瘤细胞可以产生此类异常的生物活性物质,但主要为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羧作用(APUD)的细胞。多见于肺燕麦细胞癌、类癌、胸腺瘤等。
(3)医源性:在用激素或其衍生物以超过生理剂量治疗疾病时可以导致医源性激素过多综合征。
(4)靶组织敏感性高:少见,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织的儿茶酚胺受体的敏感性增高,而合并心房纤颤者经常为心脏已有异常改变者。
(5)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受体结合,有类似激素的作用。最常见的如Graves病中刺激性抗体,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较少见的有胰岛素受体抗体,可以出现类似胰岛素过多的临床表现。
(6)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例如伴腹水的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病综合征时的醛固酮增多,尿毒症时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等。
3.内分泌腺体综合征Schmidt综合征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可以包括胰岛、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和性腺。由于增生、腺瘤、腺癌所致呈功能亢进者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一般分为3型。MEN I型(Wermei?综合征)包括甲状旁腺、胰岛、垂体、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功能亢进。men n型(Sipple综合征)包括嗜铬细胞瘤(可能为双侧和肾上腺外分布)、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旁腺增生。MENID型,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神经瘤等。这3型病因机制不明。
4.不伴有激素紊乱的内分泌腺体疾病包括非功能性肿瘤、癌、囊肿、炎症等。一般临床狭义的内分泌疾病分类如下。
(1)下丘脑病: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肿瘤、炎症、创伤、手术、放射等引起的下丘脑综合征)。
(2)垂体病:包括腺垂体病、垂体瘤、神经垂体病等。
(3)甲状腺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及结节、甲状腺先天性异位及崎形、甲状旁腺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假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病等。
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一)身体外形的改变
1.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引起身体外形改变的原因及发生的时间,有无伴随症状,治疗及用药情况。身体外形改变是否导致患者心理障碍,有无焦虑、自卑、抑郁、自我形象紊乱等。
(2)身体评估:包括体形、毛发、面容、皮肤变化的特征,有无突眼,甲状腺是否肿大,其大小是否对称,质地及表面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和震颤,听诊有无血管杂音。患者的全身情况,如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有无异常等。
2.常用护理诊断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引起身体外形改变等因素有关。
3.目标
(1)患者的身体外形逐渐恢复正常。
(2)治疗后外观不能恢复时能接受身体外形的改变。
4.护理措施及依据
(1)身体外形改变评价:观察患者外形的改变,如肥胖、消痩、满月脸、水牛背,躯体和面部毛发增多,皮肤黏膜色泽改变以及身材高大或矮小等。
(2)提供心理支持:①评估患者对其身体变化的感觉及认知,尊重患者需要有一段否认期来调节对身体外观改变的心理适应。鼓励和协助患者表达与其感觉、思考和看待自我的方式有关的感受。与患者交谈时语气温和,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②关注患者自卑、焦虑、抑郁等与身心相关的问题,给患者提供有关疾病的资料和患有相同疾病并已治疗成功的患者资料,使其明确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消除紧张情绪,树立自信心。
(3)提供修饰技巧:指导患者改善自身形象,如甲亢突眼的患者外出可戴有色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刺激;肥胖患者可穿着合体的衣着,恰当的修饰可以增加心理舒适和美感。
(4)促进患者社会交往:鼓励患者加入社区中的支持团体。教育家属和周围人群不歧视患者,避免伤害其自尊。注意患者的行为举止,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5.评价
(1)患者身体外观已得到改善。
(2)能接受身体外表改变的事实,积极配合治疗。
(二)性功能异常
1.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患者性功能异常的发生过程,主要症状,性欲改变情况,女患者的月经及生育史,有无不育、早产、流产、死胎、巨大儿等,男患者有无阳痿。评估性功能异常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有无焦虑、抑郁等。
(2)身体评估:有无皮肤干燥、粗糙,毛发脱落、稀疏或增多;女性闭经溢乳,男性乳房发育;外生殖器的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畸形。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测定性激素水平有无变化。
2.常用护理诊断性功能障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3.目标
(1)患者对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性功能逐渐恢复,达到其希望中的性满足。
4.护理措施及依据
(1)评估性功能障碍的形态:提供隐蔽舒适的环境和恰当的时间,鼓励患者描述目前的性功能、性活动与性生活形态,使患者可开放讨论其问题。
(2)专业指导:①护士要接受患者讨论性问题所呈现的焦虑,对患者表示尊重。支持患者询问使其烦恼的有关性爱方面的问题,给患者讲解所患疾病及用药治疗对性功能的影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提供可能的信息咨询服务。③鼓励患者与配偶交流彼此的感受,并一起参加性健康教育及阅读有关性教育的材料。④女性患者若有性交疼痛,可建议使用润滑剂。
5.评价
()患者明确其性功能障碍与疾病本身有关,能正确对待性问题。
(2)性功能逐渐恢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性生活,达到其希望中的性满足。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系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甲状腺素过多所致。此外,各种精神刺激(悲伤、愤怒、惊吓、恐惧等)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紊乱也是发生甲亢的重要因素。
本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痩、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
1.神经系统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舌和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微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猜疑等,有时候出现幻觉,甚而狂躁,但也有寡言、抑郁者,患者腱反射活跃,反射时间缩短。
2.高代谢综合征患者怕热多汗,常有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多有心悸脉速,胃纳明显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3.甲状腺肿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少数不对称,或肿大明显。同时甲状腺血流增多,可在上下叶外侧闻及血管杂音和扪及震颤,尤以腺体上部明显。此体征具有特征性,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眼征分浸润性突眼和非浸润性突眼,后者又称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前者称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5.心血管系统主诉心悸、气促,稍活动即明显加剧。
常有心动过速(多系窦性)、心律失常、心脏肥大、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重者有心律不齐、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严重表现,也有发生突发心室颤动的报道。
6.消化系统食欲亢进,体重却明显下降,两者伴随常提示本病或糖尿病的可能。过多甲状腺激素可兴奋肠蠕动以致大便次数增多。
7.血液和造血系统本病周围血WBC总数偏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及单核细胞增多,血小板寿命也较短,有时可出现紫癜。由于消耗增加,营养不良和铁的利用障碍可致贫血。
8.运动系统主要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少数可见甲亢性肌病。
9.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但部分患者能妊娠、生育。男性多阳痿。
10.皮肤及肢端小部分患者典型对称性黏液性水肿,但并非甲减,多见于小腿胫前下段,有时亦可见于足背和膝部、面部上肢及头部。初起暗红色皮损,皮肤粗厚以后呈片状或结节状叠起,最后呈树枝状,可伴继发感染和色素沉着。在少数患者中可见到指端软组织肿胀呈杵状形,掌指骨骨膜下新骨形成,以及指或趾甲的邻近游离边缘部分和甲床分离现象,称为指端粗厚。
11.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除影响性腺功能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于本病早期常较活跃,而在重症(如危象)患者中,其功能相对减退,甚或不全;垂体分泌ACTH增多,血浆皮质醇浓度正常,但其清除率加速,说明其转运和利用增快。
三、护理要点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身体评估甲亢大多起病缓慢,病史询问中应注意患者有无自觉乏力、多食、消痩、怕热、多汗、急躁易怒及排便次数增多等异常改变。体检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可有震颤或血管杂音。伴有眼征者眼球可向前突出。病情严重变化时可出现甲亢危象。
2.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在大多数患者血中可测得TSAB。
3.心理社会资料作为甲亢临床症状的一部分,情绪改变几乎见于所有患者,表现为敏感、急躁易怒、焦虑,处理日常生活事件能力下降,家庭人际关系紧张。患者也可因甲亢所致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外形改变,产生自卑心理。部分老年患者可表现为抑郁、淡漠,重者可有自杀行为。
(二)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评价
1.潜在并发症——甲亢危象
(1)目标:患者知道避免应激的措施;一旦发生甲亢危象可被及时发现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