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47851300000021

第21章 泌原系统疾病的护理(1)

§§§第一节概述

一、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

(一)肾脏

肾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上极平第十二胸椎体上缘,下极在第二、第三腰椎体之间。右肾较左肾稍低1~2cm。肾的外侧缘凸出成弓形,内侧缘内凹,其中为肾门、血管。神经及淋巴管经此出入。由肾盂向下延续为输尿管。正常肾脏长9?12cm,宽4.5~6.5cm,厚2~3cm,重110~140g。每2~4个肾小盏组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再汇入肾盂。

(二)输尿管

输尿管起自肾盂,终于膀胱三角,紧贴后腹膜下行。行走于后腹膜,左侧稍长于右侧。分为腰、盆及膀胱壁三段。在走行中形成三个狭窄处。输尿管结石时,易停顿在这三处,特别易嵌顿于膀胱壁间。

(三)膀胱

膀胱位于骨盆前部腹膜外,其形态及位置随其充盈程度而异。空虚时呈锥状,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顶部升至下腹部。成人正常容量约300ml。两侧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然后在尿道内口下接尿道。

(四)尿道

尿道长度:男性1~20cm;女性3cm;上起膀胱颈部即尿道内口,下即至外尿道口,男性行走于阴茎海绵体内,女性在阴道前壁。

(五)前列腺

前列腺位于耻骨联合之后、直肠之前,在膀胱颈部分布于尿道两侧。分五叶,前叶于尿道腹侧,中叶位于尿道背侧,后叶在中叶之后,二侧叶位于尿道侧面。中叶及侧叶常发生增生,引起尿路梗阻。

泌尿系统主要生理功能为人体排泄器官之一,主要由肾脏生成尿液,将新陈代谢的产物、废物等排出体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排出代谢产物特别是蛋白质代谢产物。②调节酸碱平衡,排出氢离子和重碳酸盐。③调节水盐代谢平衡,维持体液(细胞内外)等渗和等容。④形成肾素、前列腺素和红细胞生成酶,调节血压、血流,促使红细胞生成。所以,当肾衰竭时主要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一)水肿

1.分类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

2.特点

(1)多表现为早晨起床时眼睑或颜面水肿,至下午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

(2)肾病性多为可凹性,肾炎性多为非可凹性。

(3)多伴有血压增高、蛋白尿及血尿。

3.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血压、水肿部位与程度变化、体重、出入量、全身情况有无并发急性左心衰。

(2)休息:轻度限制活动量,重度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水钠及蛋白质的合理摄入。

(4)用药护理:利尿剂、激素、免疫抑制剂。

(5)基础护理:保持皮肤干燥完整。

(6)心理护理:稳定情绪、释放压力。

(7)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我护理。

(二)尿路刺激征

1.发生原因膀胱三角区和膀胱颈受刺激。

2.三大主症尿频、尿急、尿痛。

3.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并加强生活护理。

(2)多饮水。

(3)加强局部护理。

(4)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遵医嘱用药。

(三)肾性高血压

1.分类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按解剖可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按发病机理有可分为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和肾素依赖型高血压。

(1)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肾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高血压程度较重;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由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实质疾病导致。

(2)容量依赖型高血压。由于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引起,限制水钠摄入或增加水钠排出可以明显降低血压;肾素依赖型高血压是由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引起,利尿剂治疗后常使血压更高,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可使血压下降。

肾实质性高血压中80%以上为容量依赖型高血压,仅10%左右为肾素依赖型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可致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2.护理措施同高血压护理措施一样。

(四)尿异常

1.主要症状

(1)尿量异常:多尿、少尿、无尿、夜尿增多。

(2)尿质异常: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菌尿、管型尿。

2.护理措施

(1)体液过多。详见“肾性水肿”。

(2)营养失调。详见本章“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五)肾区痛

1.发生原因急慢性肾脏疾病、输尿管疾病。

2.疼痛特点肾区痛一一隐痛或钝痛;肾绞痛一一发作性绞痛,放射痛。

3.护理措施

(1)疼痛。①一般护理:病室环境安静、舒适。保证患者充足睡眠。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选择舒适体位,避免重体力劳动。②饮食护理:依据病情选择合理饮食,当有炎症或结石时可多饮水,勤排尿,以冲洗尿道。同时应保证足够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③对症护理:疼痛时应让患者尽量放松,对疼痛部位进行局部按摩、热敷,可与其多交流,或鼓励患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同时应配合医师积极予以治疗。若患者肾区疼痛加剧,全身症状加重,应考虑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

(2)焦虑。疼痛发作时患者易出现紧张情绪,除积极治疗外,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量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对于疼痛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给予疾病指导,使其了解疾病基本知识和掌握相应的放松技术,缓解不良情绪。

§§§第二节肾小球肾炎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即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这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其中以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常见,偶可见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真菌、原虫、寄生虫等。这些感染后可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但也可能出现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现着重描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于感染后发病。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P溶血性链球菌,偶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原虫类如疟原虫、血吸虫和病毒。临床上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AGN常见于咽部或皮肤A组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极少继发于其他感染(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C组链球菌、病毒或寄生虫)。

2.发病机制AGN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知在急性期为免疫复合物疾病,并以抗链球菌抗原的抗体形成及补体免疫复合物覆盖肾脏为标志。AGN仅发生于A组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后者称为致肾炎菌株。

研究表明,各型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均有明显的肾小球及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而非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则仅有极少量的炎性细胞聚集。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肾小球内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这与蛋白尿的严重程度有关。肾小球免疫沉积物能激活补体系统,补体在炎性细胞介导下,参与了引起肾炎的免疫反应。并且,补体系统的致病特性中显然还包含细胞非依赖性机制。

近期的证据支持下述观点:一种或多种与肾小球结构具有亲和力的链球菌抗原,在链球菌感染的早期植入肾小球内,接着10~14天后宿主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可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可为急性肾衰竭,严重程度差别很大。患者大多有前驱感染史,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为1~2周,皮肤链球菌感染者潜伏期为3?4周。轻者可无明显感染史,仅抗链球菌溶血素“0”滴度升高,而肾炎的程度也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典型症状为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潜伏期而急性起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1.血尿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血尿,40%为肉眼血尿。尿色呈均匀棕色、混浊或呈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可呈酱油样棕褐色,持续1~2周,镜下血尿可持续1~6个月,少数病例可持续半年或更久,但绝大多数均痊愈。

2.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但多数低于3.0g/d,少数超过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部分患者就诊时尿蛋白已转至微量。

3.水肿常为起病早期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严重时可延及全身,稍有可凹性,少数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若水肿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良。

4.高血压70%~8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的血压增高,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一般恢复较迅速,高血压与水肿的程度常平行一致,并且随利尿消肿而恢复正常。若血压持续升高2周以上且无下降趋势者,表明肾脏病变较严重。

5.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550ml/d),且伴一过性氮质血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

6.肾功能减退极少数由少尿发展成无尿,尿素氮及血肌酐轻度升高,若尿素氮為21.4mmo/L(60m//L),肌酐為352^m0l/L(4.0m//L),应警惕发生急性肾衰。

7.全身表现患者常有疲乏、厌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偶与风湿热并存。最轻的亚临床型患者,仅出现镜下血尿,甚或尿检也正常,仅血C3呈规律性改变,急性期明显下降,6~8周恢复。肾活检有典型病理改变。

(三)并发症

1.严重的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由于水钠潴留,临床上可出现水负荷过度征象,如重度水肿、循环充血、心力衰竭直至肺水肿。主要表现为呼吸短促,不能平卧,胸闷及咳嗽,肺底湿啰音,心界扩大,肝大,心率加快,奔马律等。早期出现的循环充血征象,一般于1~2周内随利尿作用得到相应的缓解。

2.高血压脑病国内报道发生率5%~10%,一般血压超过18.7/12kPa,同时伴有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症状之一者即可诊断。常表现为剧烈头昏、呕吐、嗜睡、神志不清,严重者有阵发性惊厥及昏迷。眼底检查常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

3.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1%?2%,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增高,不同程度的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尿毒症改变。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急性期应卧位休息4~6周,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良好的休息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但必须避免过度劳累。

(2)预防皮肤性感染:急性肾炎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常见感染有疖、痈、蜂窝组织炎等。患者皮肤抵抗力低,弹性逐渐丧失,容易损伤和感染,因此,需要加强皮肤的清洁护理,宜勤擦澡,勤换衣服,并保持床单清洁干净,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重度水肿者应注意翻身,保持被褥干燥、平整,预防褥疮发生。

(3)控制感染:急性期青霉素治疗1~2周。合理的应用抗生素。

(4)记录出入量:每日详细记录患者出入量,准确记录尿量及水分入量,及时准确留标本送验。每周测量体重二次。重度水肿有腹水者需测量腹围,以观察水肿消退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2.饮食护理饮食治疗目的是减轻肾脏工作负担,维持身体营养,减轻或防止水肿,减少血液中代谢产物积聚。饮食不当可使疾病恶化或引起疾病复发。有水肿、高血压者宜给清淡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控制饮水量,每日进液体量不超过1500ml。有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正常者应高蛋白饮食,每日供给蛋白质60~80g,以动物蛋白质为宜,有肾功能减退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给适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如牛奶、鱼、蛋、痩肉等,并保证充分热量。

3.精神护理

(1)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要多接近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让患者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和悲观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2)患者出院之前,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健康保健指导。肾炎患者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注意个人卫生,按医嘱坚持肾炎饮食和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女性患者不宜妊娠,以免疾病复发或加重。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4.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特异疗法,主要是休息、对症处理、加强护理。本病预后良好,发展为慢性肾炎罕见。使患儿及家长了解预防本病的根本方法是预防感染,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应及早应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彻底治疗。但该病痊愈后,一般无需定期给予长效青霉素。

(五)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规范化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如果治疗、护理不当,部分病例病程迁延或转慢性肾炎,亦可并发心力衰竭等。通过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观察,可获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