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一)消化系统的解剖
1.食管食管为一肌性管道,长为25~28cm,门齿距食管起点约15cm。食管位于胸腔的纵隔部、脊柱前和气管、心脏后,是连接咽和胃的空瘪管状通道;当有食物通过时即被扩张。食管分为: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胸段,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食管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无浆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食管的血液供应来自不同的动脉,尽管这些动脉间有交通支,但不丰富,特别是主动脉弓以上的部位血液供应尤差,故食管手术后愈合能力较差。
2.胃胃位于左上腹部的左膈下,呈囊袋状,约有1500ml的容量。胃的入口位于食管与胃的连接处,被食管下端的环状平滑肌(贲门括约肌)环绕;当贲门括约肌收缩时即关闭食管与之间的通道。胃分为四个区域: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幽门是胃的出口,幽门部的环状平滑肌形成幽门括约肌,其收缩时即关闭胃与小肠间的通道。
3.小肠小肠是胃肠道中最长的部分,约占消化道总长的三分之二。小肠分为三个解剖段:上段为十二指肠,中段为空肠,下段为回肠。
十二指肠始于幽门,止于十二指肠空肠曲,长约25cm。十二指肠分为四段: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呈“C”形环绕胰腺头部;位于降部的乏特(Vater)壶腹部是胆总管和胰管分别或共同开口处,也是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升部与空肠相连并被屈氏(Treitz)韧带固定,成为上、下消化道的分界。空肠长约2.4m,回肠长约3.6m,其间无明显分界。
4.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盲肠位于右下腹部,是小肠与大肠间的连接部位,其内的回盲瓣控制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和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蚓状阑尾位于盲肠。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连接肛管;肛管系消化道的出口,称为肛门,受由横纹肌形成的肛门内、外括约肌控制。
5.肝脏肝脏系实质性器官,呈不规则锲形,大部分位于右上腹的膈下和季肋深部,小部分达左季肋部;上界约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下界与右肋缘平行;正常肝脏于右肋缘下不能被触及。肝脏以正中裂为界,分左右两半,两者不以叶间裂为界,分为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和尾状叶。
肝脏分膈面和脏面,膈面光滑隆起,与横膈贴附,脏面除有多个韧带与周围脏器固定外,主要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后者包括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淋巴管神经,又称肝蒂。肝脏面由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构成“H”形,横沟处为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此各自分左、右侧支进入肝实质,右纵沟的后上端为肝静脉系统汇入下腔静脉处,称为第二肝门。
6.胆道包括肝内、外胆管两大胆道系统。
(1)肝内胆管:始于肝内毛细血管,经小间叶胆管,肝段,肝叶胆管,汇集成肝内左右肝管。
(2)肝外胆管:包括肝外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肝外左右肝管和肝总管:肝外左右肝管在肝门下方汇集成肝总管,下行后与胆囊总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胆总管长7~9cm,直径0.6~0.8cm。胆总管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后十二指肠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段。
(3)胆囊:胆囊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盲袋,长8~12cm,宽3~5cm,容积40~60ml,胆囊分底、体、颈三部分。底部为盲端,体部向上弯曲成胆囊颈,颈上部膨大,称Hartmann袋,胆囊结石易嵌顿于此。胆囊管、肝总管与肝下缘构成一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其内有胆囊动脉,副右肝管,是手术时易发生误伤的部位。
7.胰腺位于腹膜后,横于第1~2腰椎前。胰腺分为头、体、颈、尾四部分。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
人体细胞代谢需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来自摄入的食物,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包括膳食纤维。
胃肠道的主要消化功能是:摄入的食物进入胃肠道,与含有多种酶类的消化液接触,使食物颗粒分解消化至分子形式,后者被吸收入血液,将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和其他废物排出体外。
1.咀嚼和吞咽咀嚼是消化过程之开始。通过咀嚼,食物被粉碎至小颗粒,便于吞咽和与消化酶混合。食物对视觉、嗅觉、味觉刺激均可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后者来自三对腺体:腮腺、颁下腺和舌下腺。每天分泌的唾液约1.5L。唾液含有淀粉酶、黏液和水,淀粉酶消化淀粉,后二者有助咀嚼和吞咽。吞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延髓中的吞咽中心调节,吞咽食物时,会厌盖住气管开口以防食物被吸入肺,吞咽动作推进食团进入食管上部后该反射动作即结束。
2.食管是输送饮食的管道通过食管壁的平滑肌有节律地收缩,将食团从食管上部向胃部推进。在食管蠕动过程中,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松弛,使食团得以进入胃,随之,该括约肌关闭以防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食管黏膜对机械性刺激敏感,对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运动反应,食物愈粗糙,其蠕动愈有力。
3.胃功能胃的功能是储存并将食物与之分泌的液体相混合。当食物进入胃内时,胃的腺体即分泌酸性液,含盐酸的该酸性胃液有两大作用:将食物消化至较能吸收状态和杀灭随食物进入的大部分细菌。胃液的分泌量约2.4L/d。胃液中含的胃蛋白酶,对启动蛋白质的消化极重要;胃黏膜分泌的内因子与饮食中的维生素结合有助后者在回肠吸收,内因子缺乏可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而发生恶性贫血。
4肠功能
(1)小肠:主要功能是继续消化和吸收来自胃的食糜和其中的营养素。小肠壁的肠腺分泌黏液、激素、电解质和酶类。黏液涂层于肠黏膜细胞表面使其免受盐酸的侵蚀。激素分泌受神经和肠分泌物的调节,并控制小肠腺体的分泌率和胃肠道运动。小肠自身每天分泌的肠液量约为3L,呈弱碱性。
(2)结肠:进食后约4小时,食物残渣到达末端回肠并经回盲瓣缓慢进入结肠。随着回盲瓣的开启或关闭,小肠内容物进入结肠或结肠内容物被阻止返流入回肠。结肠内的微生物完成残余物质的降解,尤其是尚未消化或未吸收的蛋白质和胆盐。结肠分泌黏液和电解质,后者主要为碳酸氢钠,用于中和结肠微生物所产生的终末产物。前者保护结肠黏膜和润滑粪便。结肠缓慢、较弱的蠕动波使其内容物缓慢向前并使水和电解质得以有效再吸收。在下一餐后,结肠产生间歇性的强烈的蠕动波将肠内容物大幅度向前推进,约在餐后12小时,食物残渣到达直肠。
(3)直肠:腹部肌肉收缩产生腹内压力促进结肠排空,直肠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和肛门内括约肌的松弛促使粪便排出。
5.肝功能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胆汁,参与代谢,合成凝血物质和解毒,其次还具吞嗟和造血作用。
(1)分泌胆汁:肝脏每天分泌600~1000ml胆汁,胆汁的97%为水分,其余成分包括胆汁酸,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磷脂酰胆碱,脂肪酸,酶类和电解质。
胆汁的生理功能主要为:①乳化脂肪,以助吸收。②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③抑制肠内细菌的繁殖。④刺激肠蠕动。⑤中和胃酸。
(2)参与代谢。
糖代谢:能将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当体内血糖降低时,又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释放了血循环,以维持血糖浓度在一定水平。
蛋白质代谢:对外源性(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和内源性(体内蛋白质分解)氨基酸起重新合成人体代谢所需的多种蛋白质,脱氢,转氨作用。
脂肪代谢:通过对脂肪的代谢,将维持体内脂类物质的浓度的比例。
维生素代谢:参与多种维生素的代谢和储存。
灭能作用:肝脏对雌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具有灭能作用。
合成凝血物质:肝脏合成的凝血物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M、观、K、M、M。
解毒:肝脏具有强大的解毒功能,其通过分解、氧化和结合等方式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吞嗟:肝脏的细胞经过吞嗟作用,处理细菌、色素和其他物质。
造血:肝脏间接参与造血。
6.胆道系统功能具有分泌、储存、浓缩和输送胆汁的功能。
(1)胆囊。
浓缩和储存胆汁:由肝细胞和胆管分泌的胆汁大部分进入胆囊,少部分直接进入十二指肠。胆道黏膜能吸收胆汁中90%的水和部分电解质,主要作用是使胆汁被浓缩5~10倍并得以储存于胆囊内。
排出胆汁:进食后,肠黏膜释放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和Oddi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产生的压力促使胆汁排入经胆总管并进入十二指肠。
分泌黏液:胆囊黏膜每小时约可分泌20ml黏液,主要含黏蛋白,有保护和润滑胆囊黏膜及有利胆汁排出的作用。
(2)胆管。可分泌部分胆汁,同时具有排出胆汁的功能。约95%的胆汁在肠道内被重吸收,称为胆汁的肠肝循环,此循环有利于保持胆盐池的稳定。
7.胰腺功能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内分泌功能主要通过分泌胰岛素等参与糖和脂肪等的代谢。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主要通过分泌胰液,正常人每日分泌胰液750~1500ml;主要成分为水、碳酸氢盐和消化酶,帮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主要为胰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其余还包括糜蛋白酶、磷脂酶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一)恶心和呕吐
恶心、呕吐是消化系疾病的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但也可单独出现。呕吐可将有害物由胃排出,从而起到保持作用。当胃肠道及相关的肝胆及胰腺有疾病而至食物消化发生困难时,也可产生恶心呕吐。因此,恶心呕吐也是身体的一个警示。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障碍。
1.病因和机制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常见以下两种。
(1)胃源性呕吐:当胃黏膜受到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如急性胃炎、胃癌等)或胃过度充盈(幽门梗阻)时即可发生呕吐。此种呕吐常先有恶心、流涎等先驱症状,吐后觉胃部舒适或胃痛缓解。胃炎、胃癌患者呕吐多发生在食后不久,呕吐量不多;幽门梗阻患者呕吐常发生在食后6~8小时,可呕出发酵的前一餐至隔日的宿食,呕吐量较多。
(2)腹部疾病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各种急腹症如肠梗阻、腹膜炎、阑尾炎、胆道及胰腺疾病,因刺激迷走神经纤维引起反射性呕吐常有恶心,此种呕吐胃已排空,但呕吐动作仍不停止。
2.护理措施
(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直至稳定。血容量不足时可发生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患者呼吸可浅而慢。
观察失水征象:准确测量和记录每日的出入量、尿比重、体重。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观察患者有无失水征象,依失水程度不同,患者可出现软弱无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弱、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并可出现烦躁、神志不清及昏迷等表现。
观察呕吐情况:观察患者呕吐的特点,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和量、颜色、气味。
积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在口服补液未能达到所需补液量时,仍需静脉输液以恢复和保持机体的液体平衡状态。
(2)活动无耐力。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患者呕吐应帮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呕毕帮助漱口,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去除异味。按医嘱应用止吐药及其他治疗,促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和体力。
安全:告知患者坐起、站立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焦虑。
评估心理状态:关心患者,通过观察及与患者家属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种种疑惑,解释呕吐与精神因素的关系,讲解精神紧张不利于呕吐的缓解,且紧张、焦虑将影响食欲及消化能力。而情绪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则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应用放松技术:常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术,减少呕吐的发生。
(二)腹泻
腹泻是指大便中水分增加,呈稀薄泥状或液态,排便次数增加或仅一天一次。大部分患者在腹泻前后伴有腹痛、排便不尽或里急后重等。
1.病因和机制从消化系统角度可将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
(1)感染性腹泻:消化道感染,如胃肠道的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寄生虫感染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病毒等损害和刺激肠黏膜致其糜烂、溃疡,可造成肠黏膜吸收障碍和分泌亢进而发生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不当:大量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冷饮冷食可使消化道造成机械性刺激,又因食物不消化而腐败、发酵,产生化学性刺激,该两类刺激促使肠蠕动和黏液的分泌亢进。
食物过敏:对过敏体质者而言,摄入的某些食物是抗原,体内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所产生的乙酰胆碱刺激副交感神经使肠蠕动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