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岁的鱼鱼一直跟奶奶住,妈妈对他进行的早期教育很是有限,也没有怎么教过他数数。可是,有一次,奶奶对鱼鱼妈妈说,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3加4”也没算出来。谁知鱼鱼却突然来了一句:3加4等于7啊。
妈妈听了又惊又喜,于是便问鱼鱼是怎么算出来的。鱼鱼说他是心算出来的,妈妈再出了加减题给鱼鱼算,他都算对了。而那时候鱼鱼身边的一些孩子甚至连数数都还不会。
就这样,妈妈意识到鱼鱼在数学方面有天赋,于是有意识地培养鱼鱼数学方面的能力,比如教他加减乘除,然后进一步增加难度。后来鱼鱼上学后,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稳居第一。
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吗?答案是否定的,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指父母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掘孩子的兴趣,然后对其进行培养。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是指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后,然后加以培养。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父母发掘孩子的兴趣,后者是孩子自己发掘兴趣。
有人就曾提出:“父母去发现孩子的兴趣,这比父母让孩子去产生兴趣重要得多。”这就是说父母要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挖掘孩子独特的兴趣,然后加以培养。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生活环境,生活经历都是千差万别的。
如果妈妈要培养的兴趣与孩子原本的兴趣相吻合,那当然就最好不过了,孩子接受得也很自然,并在共同努力中,获得极佳效果。倘若这种兴趣的培养与孩子原本的兴趣相悖,那么孩子学习的兴致就不会很高,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如果妈妈催逼孩子,孩子就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具有某方面的天赋,孩子自己可能并未发现,因为他们很小,并没有天赋的概念。比如,孩子擅长跑步,速度很快,他可能只是为此高兴,经常跑着玩。这时候妈妈如果发现孩子这个天赋后,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变成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就能结合在一起了。如此一来,对于孩子来说“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这对于他发展兴趣和天赋,对提升孩子的竞争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有些孩子对打架斗殴或搞破坏很感兴趣,如果妈妈不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而是置之不理,那么将来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一个无恶不作的人。所以说,妈妈主动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加以培养,比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后,妈妈对孩子的兴趣进行培养效果更好。因为孩子的兴趣不一定都是好的,当孩子的兴趣是好的,妈妈进一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培养是可以的;当孩子的兴趣不好,那么妈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