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跟念初一的儿子因为一本电影画报闹僵了。陈女士说,儿子对电影特感兴趣,非常崇拜李连杰,喜欢收集五花八门的电影资讯,但是由于过分着迷,导致成绩从班上十几名下滑到二十几名,她掏心掏肺劝儿子在学习上多花点心思,儿子却置若罔闻。
有一次,儿子马马虎虎地做完作业后,躲在房间里看电影画报,陈女士见了很生气,她一气之下掀了桌子撕了画报,儿子当时很愤怒,跳起来大骂妈妈。陈女士和儿子发生激烈的口角,还说:“都是为你好,你怎么一点都不理解?”可儿子根本不听。
“都是为你好”,这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不过,孩子对这句话所表达的肺腑之言却不领情。有人说,孩子不会拒绝真心帮助他的父母,但是肯定会拒绝想控制他的父母。不少妈妈总是以“我都是为你好”为借口,企图以此控制孩子,因此再多的“都是为你好”也很难打动孩子的心,也难被孩子接受。
如果妈妈的苦心不能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无论说多少“我都是为你好”也不起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所以,妈妈在教育孩子时,掏心掏肺并不见得能打动孩子,关键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
作为妈妈,其实当你对孩子说出“我都是为你好”时,你心里也明白,那句话里除了有真心为孩子好的意思,还表露了居高临下的意味,想控制孩子,想让孩子什么都听你的。有些妈妈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在指导孩子的时候说:“我都是为你好。”这种做法事实上是控制孩子的决定权,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此他没有了选择权。显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打着“爱”的旗号,任意的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利。
“为你好”,更多的表现是剥夺孩子的空间、剥夺孩子的时间、剥夺孩子的喜好。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们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因为有父母帮孩子思考和行动,使孩子思维产生惰性与依赖,动手能力会下降。
妈妈应该知道,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同,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所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情况,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教导孩子。妈妈不妨试着以尊重、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孩子,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好的体会到亲情的呵护,这会使他们更愿意接受妈妈的意见并知道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