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谈蔬菜养生
47845000000047

第47章 大蒜——地里长出来的青霉素

蒜,又名蒜头、大蒜头、独蒜、胡蒜。原产亚洲西部,汉朝引入我国。本品入本草专书首见于南朝《本草经集注》,称现名。大蒜既是蔬菜,又是烹饪调味品。炒茄子加大蒜,可使之发出诱人的香味;烧鱼时放入大蒜可起到增鲜、去腥的作用;在凉拌菜中,也常常拌以生大蒜末,既可起杀菌消毒作用;又可增添凉拌菜肴之香味。

现代医学认为,大蒜除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锌、铜、锗筹重要元素外,还含有大蒜辣素、硫醚、芳樟醇、蒜素等成分。大蒜中还含有蒜酶、过氧化酶、水解酶、果胶脂酶以及胰酶等多种酶类物质。相传古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民工饮食中每天必加大蒜,用于增加力气,预防疾病。有段时间民工们因大蒜供应中断而罢工,直到法老用重金买回才复工。可见人们对大蒜确实情有独钟。而印度医学的创始人查拉克说:“大蒜除了讨厌的气味之外,其实际价值比黄金还高。”药用以独头紫皮大蒜为佳。

古藉中曾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东汉末年的一个深秋,鲁南山区下着蒙蒙细雨,随着车轮滚动的声音,传出病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一位患病的中年农民正躺在一辆大车上紧捂肚子,翻滚不止。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叫华佗的名医,他上前问明情况,并作了一番检查后,便很有把握地说:“此前有一店铺,去买三碗加有蒜泥的米醋,让病人喝下,病即痊愈。”病人听罢照办了,果然,没过多久,病人就一阵恶心,吐出一滩黄色苦水,并呕出几条蛔虫,疼痛即止。所以说,蒜也是一种天然的药剂。

中医认为,大蒜性味辛温,功专温中健胃,消食理气,化肉消谷,解毒除湿。《子本草》记载说,大蒜“健脾,治肾气”;《滇南本草》认为,大蒜“解水毒”。《本草纲目》记载:“大蒜除风邪、杀毒气、疗疮癣、活肾气、止霍乱、解瘟疫。”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蒜特别是紫皮独头大蒜含有的抗生素,是已知效力最强的植物抗生素之一。对许多细菌如伤寒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都有强烈的杀灭作用。如把大蒜压碎放在一滴含有很多细菌的生水里,1分钟内便可杀死全部细菌。把一小瓣大蒜放在口中咀嚼,口腔中的细菌便可全部死亡。所以蒜也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青霉素”。

大蒜有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并可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从大蒜分离出含硫氨基酸蒜氨酸,经蒜酶等作用后,很容易转变为大蒜辣素。据药理研究报告,大蒜辣素具有降糖作用。大蒜辣素的溶液遇热时很快失去作用,遇碱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因此,应用大蒜降血糖宜捣绞取汁服,口含嚼食大蒜瓣。蒜泥和肉类同食效果佳,它可以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结合成一种新的成分蒜胺,蒜胺能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水平。

科学家最近发现大蒜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大蒜所含的葫油,有消毒作用,能调整肠道,消除肠内的腐物,故有预防肠癌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大蒜中的大蒜素对环磷酰胺产生的微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大蒜素有抗诱变作用。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已为许多实验所证实。大蒜提取液能阻断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二丁基亚硝胺的化学合成,其阻断机理在于大蒜中的有效成分能消除溶液中的亚硝酸盐。通常情况下每人一天吃4瓣(约10克)鲜蒜,可预防癌症。

大蒜还可滋补大脑,因大蒜能增强维生素B2的作用,促进葡萄糖变成大脑能量,从而活跃大脑。经科学实验证明,大蒜还可以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常食大蒜有百益,尤生食更佳。

选购大蒜时,以掂量时有沉甸甸的感觉,捏蒜瓣感觉丰满,同时大蒜应干爽、无虫害,以不开裂,不抽薹者为佳。

生蒜宜编辫置于阴凉通风处,可储藏4个月左右。糖蒜可瓶装或坛装,要避免防潮,在原卤汁中密封保存,最好在1个月内食用完。

养生食疗方

蒜泥海蜇拌白萝卜丝

白萝卜250克,海蜇30克,紫皮大蒜头2个,调料适量。大蒜头去皮,洗净切碎,剁成蒜泥,备用。海蜇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捞出,洗净切丝,备用。白萝卜洗净,用温开水冲一下,连皮切成细丝,加精盐少许腌渍,待入味后,码入盆中,加海蜇丝,并将大蒜泥铺放在海蜇丝、萝卜丝上,加味精、葱花、姜末、麻油,拌匀即可。此膳食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虚降糖之功效。

大蒜烧茄子

茄子500克,大蒜25克,食盐、白糖、酱油、味精、生姜末、葱白、干淀粉、菜油等各适量。大蒜拍碎,茄子撕去蒂把,洗净,切成厚1厘米,边长4厘米的块,块面用刀划若干十字花刀。锅至火上,倒菜油烧热,把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下入姜末、酱油、盐、蒜及清水或清汤,烧沸,文火焖10分钟,翻匀,撤入葱花,用白糖与淀粉加水调成的芡汁勾芡,调入味精,佐餐服食。适用于化脓性感染,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紫斑等病症。

蒜泥芝麻酱拌黄瓜

青嫩黄瓜250克,紫皮大蒜头50克,芝麻酱20克,调料适量。将紫皮大蒜除去外皮,洗净,放入温开水中浸泡10分钟,剁成大蒜泥,备用。黄瓜用温开水浸泡片刻,洗净,再用沸水烫后去两端,连皮剖开,切片,加少许精盐抓渍片刻,加芝麻酱、味精、香醋、麻油等佐料,调入大蒜泥,拌匀即可。此菜有清热利湿,解毒降糖之功效。

贴心小叮咛

肠炎患者不宜食蒜,因为蒜的刺激性大,吃后会促使已发生炎症的肠壁进一步充血、水肿,加剧病情。患艾滋病、心脏病、癌症等病人,不宜在服药后再吃大蒜,因为大蒜与药物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加重病情。腹泻时不要食蒜,这是因为病人腹泻时,整个肠腔均处于“过饱和”的紧张应激状态中,再进食大蒜这一辛辣食物,会促成肠壁进一步充血、水肿,使更多的组织液涌入肠内,加重腹泻。

大蒜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不宜空腹食用;食蒜不要过量,过量食用能动火、耗血,成人每日食生蒜2~3瓣,熟蒜3~4即可,小孩减半;不要长期食用,久食伤肝损眼。大蒜气味较强烈,如果与牛奶、奶酪、肉、鸡蛋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一起食用,大蒜的气味产生成分硫化物就会与蛋白质相结合,其气味就会被掩盖。

由于大蒜有一股刺激性气味,有很多人不愿意食用。食蒜后,可嚼一点茶叶,或用浓茶漱口,或吃几颗大枣,可清除口中之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