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47844400000006

第6章 父母育儿新概念(5)

通常来说,年轻文静的妈妈气息较弱,说话底气不足,肌肉力量不足,血液流通速度也较缓慢,与人相处的经验也相对匮乏,精力往往不太够用,每次向外打开自己的内在时,总是显得没有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心里没底,有些慌张,很力不从心。于是,面对自己家里尚懵懂不知的婴幼儿的巨大成长力量,以及在成长中冒出的难题,往往有些使不上力气的虚弱感,再加上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经济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父母往往在精疲力竭强弩之末的时候回到家,强撑着给孩子挤出的几丝微笑也因为宝宝越长大越会“气人”而变得僵硬了起来,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笑不由衷,这样就很难让心爱的宝宝感觉到妈妈饱满的真诚了。

当孩子感到了妈妈的神情和气息不对劲时,他们就想要去负担,他们想拼命地吸引妈妈的注意力,想要用各种行为表现来表明他对妈妈的关心和爱,也表达着他的紧张不安:他需要妈妈安抚他。如果他的淘气、任性和哭闹换来更多更大的惩罚,他对妈妈的信任则向深处坠落下去,他会犯更大错误继续表达他的爱。他们也会猜测,妈妈不开心是怎么回事呢?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妈妈为什么哭?噢,渐渐地我知道了:是我不乖。这样,他会委屈,会内疚,也会自卑。

建议年轻的妈妈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每天做独自静思功课。在一个人独处的过程中,练习深呼吸,你会发现内在自我的力量,你会变得平静镇定起来,不断地发现平静,复习镇定,面对宝宝时,你才会传播给他最圆熟的爱,宝宝的心理发展也会更完整,更圆熟。

培养时代化与国际化宝宝

有人说:“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也没有接受过什么培训和学习,我们不也成长得好好的吗?”确实,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孩子,但是不得不承认,传统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70后、80后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惰性强、做事情拖延、自我意识淡薄、没有主意和创造力、不会拒绝别人,有的孩子过于老实,可老实并不代表着有能力。

当70后、80后成为父母的时候,必须跟得上这个时代的要求,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应该更精细一些。虽然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开放了,可我们的孩子还是跟不上国际化。美国的孩子不管去哪儿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环境,中国的孩子相对保守,十之八九都不会主动地去表现自己,尤其到新环境里他们会觉得很压抑,遇到挫折会很自责、很敏感。我所说的国际化不仅仅是英语,它只是一门技能而已,最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发展,比如独立自主、勤奋、良好社交能力、灵活的处事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幽默感。

心灵不能被物质溺爱

一位80后的妈妈说:“奶粉咱要买进口的,不想孩子吃成大头娃娃;衣服咱要买品牌的,款式好质量好;照相得请人拍个写真集,自己的相机再好,也拍不出人家那专业效果;纸尿裤咱也是只挑贵的,不为别的,只为用着放心。总之一句话,咱一辈子就这一个孩子,奢侈就奢侈吧,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物质攀比与这个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物质条件极大丰富,各种商品眼花缭乱,高科技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很多父母尽一切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他们觉得这样才能培养出成功的绅士和优雅的淑女。不可否认,良好的物质基础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现在看来,父母们往往过于攀比物质条件而忽略了教育孩子最本质的东西。

父母对物质的过于投入容易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心疼父母的付出,同时会因为物质丰富精神空虚变得更为肤浅、怪诞,而这些不良后果点点滴滴呈现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往往被“疼爱”孩子的父母们所忽略。当父母们意识到自己因过于注重物质而导致教养失败、贻误了孩子健康成长时,孩子通常都已经步入成年。特别是那些80后的父母,对这种舍本逐末的养育误区应该避而远之。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父母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每一次行为当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生活自理习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以及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形成孩子的优良个性。

在经济发达、商品丰富、竞争激烈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父母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果断勇敢的个性,开放接纳各种人与事的健康心态。同时,保护孩子强烈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不断学习进取,打造孩子勇于并乐于承担责任的品质、积极主动的行动力。由此,孩子才会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与组织中如鱼得水,不断走出自我中心的短视狭隘,成就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化意识的大我人格。

独立宝宝更健康

墨墨都三岁了,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人来帮忙,吃饭的时候要妈妈喂,穿衣服得奶奶来穿,出去的时候总让爸爸抱着。墨墨从不收拾自己的玩具,每天都是奶奶爷爷东找西找为他“打扫战场”。一家人对他是又爱又“恨”,妈妈因为这些事常常发牢骚:“这孩子,在家还好,将来上幼儿园这个样子可怎么办啊?”

最让父母们头疼的莫过于自己的宝贝“好吃懒做”,这不能责怪宝贝,只能说中国式的父母管得太多,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得尽善尽美。生活的点滴表面上看不起眼,但家长的反应和态度却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3岁之前是孩子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父母们大都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重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会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两重性,一是依赖,遇到困难都不肯拿主意,要父母为自己做主,另一方面又以自我为中心,即只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做事,不被满足就哭闹不止,逆反心理很重。依赖肯定不是独立自主,而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地反抗也不是独立自主。

要想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父母应十分注意对孩子所做的评价。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不成熟,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他们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议家长尽量在每次评价孩子之前用心把握好:语调放低、速度放慢、语气柔和、态度诚恳、神情放松,并以先鼓励为主,然后再提出适合孩子水平的具体建议。特别是对3~4岁的孩子尽量不要责备和批评,如果故意犯错,沉默镇定地摇摇头并制止即可。

很多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而是自我意识过于消极,这些孩子往往对一些新出现的活动不感兴趣,即使行动起来效能感也很差。孩子很容易受到暗示,父母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自尊感,自尊感过强与自尊心弱都不是独立自主的表现。父母为此要经常肯定孩子的长处,并适当指出他的不足,为孩子指引发展的方向。

此外,培养宝宝的自控力也是培养独立个性的重要途径。父母要帮助孩子抵制短期诱惑,如对玩具、食品、好玩的活动要进行节制,树立并坚定长期目标。此外,自我控制还包括对爱发脾气的个性的控制,对依赖的个性的控制,对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的控制。孩子的这些自我控制在家长的引导和监控下才能得到良性发展。要强调的一点是,意志薄弱的父母往往会直接帮助孩子做事,或在孩子摔倒的时候去扶孩子、安慰孩子,这种做法只能压抑孩子的自主性,让他永远停留在无法自控的阶段。

父母在做孩子在看

看着爸爸妈妈总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培培一直很好奇。这天,趁着妈妈不在身边,培培爬上了电脑椅,在键盘上鼓捣起来,正玩得起劲,只听妈妈说:“培培你赶快下来,别去动键盘。”说着,妈妈匆忙把他从椅子上抱了下来。培培十万个不乐意,小手紧紧地抓着键盘,执拗地撇撇小嘴说:“不嘛,我要玩。”妈妈很生气,狠狠地打了培培一巴掌,顺手把键盘夺了过来。培培一边伸手去抓键盘,一边哇哇大哭。这时辛苦工作一天的爸爸回来了,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不禁也脾气大作,家里顿时乱作一团。

事实上,很多80后的父母本身就是没长大的孩子,在处理家庭问题或是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他们多少都有点任性,不会去冷静地分析,也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自己不高兴了,拿孩子当“出气筒”,这正是80后父母不成熟、应变能力比较弱的种种表现。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处事态度及原则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当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说,在与孩子相处的时时刻刻,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次要冷静地分析,然后积极地解决问题,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打下为人处事的基础。

亲子关系伤不起

莎莎很快发现,孩子这次回来后,已经跟她“不亲”了。吃饭一定要奶奶喂才肯吃,睡觉一定要跟奶奶一起睡。如果在一个房间里,只有孩子和她,孩子就会表现得很不耐烦。有一天,她发现孩子咬手指,觉得这很不卫生,就纠正他的这个毛病,没想到他不但不听,还对她说:“我不要你管。”有朋友家的孩子来串门,孩子不愿意把玩具和他人分享,甚至只要有人碰一下,他就又哭又闹,他和同龄的孩子也玩不到一起去,完全不合群。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能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任何教育方法都只能是空谈,毫无施展之处。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是由老人帮忙带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对孩子,父母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都要始终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而不是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去惩罚孩子,过后再不断地抱怨孩子的错误让自己有多失望。童年期间的孩子最需要培养的是安全感和信任感,每个孩子倔强背后隐藏的都是对父母的依赖和期待,父母只有精心呵护才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可以说,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

脾气不好会毁了宝宝吗

宝宝出生后,彤彤就放弃了以前的职业,成了一个全职妈妈。最近,她的情绪很容易波动,总是很反常,不再像过去那么能安下心来了。因为脾气非常不好,她经常会对宝宝打、骂。对宝宝的要求也非常高,有时宝宝做得不够好,或者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拿宝宝出气。

现在,宝宝见到妈妈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就会非常害怕,变得比以前更加胆小了。彤彤不知道该怎么办,怕因为自己的脾气不好会毁了他,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理有问题,不知道该怎样来克服这个问题?

许多全职妈妈都有这样的反应,越在家中呆着脾气越坏,哪怕宝宝有一点让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妈妈都会变得火冒三丈,怒斥宝宝甚至打宝宝。那么,通常来说,妈妈脾气不好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为什么脾气不好一定要冲着娇弱的小宝宝发作呢?妈妈脾气不好会不会毁了宝宝呢?妈妈怎么来调节自己的脾气,从而与宝宝和睦亲密相处呢?

为妈妈脾气大寻找原因

首先,这位妈妈为了养育宝宝当了全职妈妈,做这个决定一定是慎重考虑再三的。但是,不知道她自己是否真正心甘情愿?她是否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着强烈的追求?有的妈妈带了宝宝五年了,实在忍受不了事业心的膨胀而大声跟爸爸嚷:我要是不带孩子,我早就一年挣一百万了!

在决定做全职妈妈时,她真正考虑清楚了她的需求了吗?或者,即使她觉得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放弃职业很值得,但在当全职业妈妈的过程中,尤其是每天围着小宝宝转,事业心很强的她会不会还是有反悔,要知道,当时做决定时的想象和后来实际的生活感觉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妈妈自己的经历是不是从小就很顺利,习惯于依赖别人,遇事没有主意,同时,又由于父母和丈夫的的娇纵比较性急?或者,也没有人惯坏她,就是生来脾气急没耐心。不少妈妈虽然承担了很多很多的生活压力,有一些生活能力,但自己的个性本身来讲还是个“孩子”,比较任性爱发脾气。有了宝宝之后,她要一个人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又要时常拿出一些主意应付宝宝提出的各种要求,难免像小学三年级的班长管理三年级的学生一样,力不从心。

再有,妈妈是否在宝宝教育上缺少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包括与老人、丈夫、朋友、同学等不断地沟通,不断地交换各种观点和方法,不至于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总是解决不了,比如宝宝喂饭问题、宝宝爱哭闹等问题,让问题持续地存在会给妈妈相当大的磨损,从而带来苦恼和压力。

最后,妈妈是否个性很内向,不希望太多的人打扰自己安宁平静的生活,很“自我”,而且习惯了自我独处的平衡状态,天天围着宝宝转让妈妈感觉到了失去“自我”太多,甚至有的妈妈在生宝宝之前都不太想要宝宝,于是,哪怕是宝宝打扰她都会觉得很烦,何况,正在成长中的宝宝本身就是个小“麻烦”,经常制造一些困境跟妈妈捣乱。妈妈心中的宝宝脚本和现实中宝宝的不一致让妈妈头疼不已。

妈妈脾气不好对宝宝的不良影响

至于妈妈脾气大对宝宝的影响到底有多不好,因人而异。这位妈妈提到的自己对宝宝的要求很高:宝宝做得不好妈妈就要打骂,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拿宝宝出气,以致于妈妈有点儿不高兴宝宝都害怕了,而且,宝宝变得比以前更胆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