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47844400000013

第13章 育儿案例解析(1)

专题1宝宝为什么爱顶嘴

以前乖乖听话的宝宝不见了

震震两岁半以前可听话了,非常懂事,你跟他讲的道理他似乎都懂,让他吃饭、睡觉、洗澡、吃药甚至打针都很容易,和震爹震妈基本上没什么冲突。可过了这个年龄后,爸爸妈妈就发现震震开始爱顶嘴了,怎么跟他讲道理都不听,而且愈演愈烈,越来越难对付,简直是个家里的“小反叛”。

比如有一次,震震对爸爸的烟灰缸产生了浓厚兴趣,妈妈告诉他烟灰很脏,弄撒了很难打扫,可刚一说完,震震宝贝就当着妈妈的面把烟灰缸倒扣着扔到地毯上。妈妈让他承认错误,吓唬他,他就是不认错,而且绝没有眼泪,直到整件事情都过去了,他都无动于衷,好像跟他没关系似的。

再比如你让他吃饭,他会说“我为什么要吃饭”;让他洗澡,他就说“等会儿”或者“你让我再玩一会儿”……总说等会儿,把妈妈惹急了,震震会说“你怎么那么大声跟我说话?你就再让我玩会儿不行吗?”爸爸在书房听见了很生气,赶过来增援妈妈说服教育儿子,震震顶住巨大攻势毫无惧色,还继续顶嘴,气得震爸过来抬手要打他,但看着儿子可爱的脸蛋无邪的眼睛,又下不去手,可父母二人对这个总讲歪理的宝宝真的很头疼。

震宝宝倒也不是总用顶嘴的方式来对抗父母的规矩,有时他保持沉默拒绝合作,这种方式却更让父母恼火。要是爹妈说话没对他的心思,他有时就当做没听见,怎么叫他喊他也不理,气得你起急冒火了,他才无所谓地看着你,而且眼神好像在说:我就是这样,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他根本不听你的,你惩罚他,或者威胁训斥他的时候,他都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你,也不怕也不求,更不哭。这时候好说好商量不行,硬的也不行,反正他绝对不道歉不认错。妈妈现在像祥林嫂,逢人就抱怨:自己的儿子太不好管教了。

宝宝为什么会顶嘴呢?

震震的情况是典型的嘴硬个性强的表现。嘴硬的宝宝往往自我意识很强,实现自我意愿的能量也很大,执拗,主意正,不爱承认错误,不认道理,不赎嘴——即把话说出来就不收回去,即使遇到惩罚也不求饶,要动武力或严厉一些才管一点用,更有甚者似乎什么办法都不管用,而且过后还要再犯。

父母在困惑和抱怨的同时,是否愿意静下心来了解一下自家的宝宝为什么爱顶嘴呢?

做父母的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也属于个性很强、控制欲望很强的人?通常来说,“拧”宝宝都有“拧”父母,这里,先天的因素占有很大的影响。孩子顶嘴、犯倔、犯拧、不驯服,一方面是因为宝宝自己性格倔强,太坚持自己的想法,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与父母的意志发生违背,父母过于坚持自己的要求造成的。也就是说,宝宝顶嘴是父母出现了一种“被顶”的心理感受。因此,家长不能把亲子冲突都归为孩子的错误,更不能把由此带来的压力都反馈给孩子,认为全是孩子的错。

但也有父母都很随和而孩子非常倔强的,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由于父母过于随和,没有注意到宝宝已经无意中被娇惯得脾气很大了。接下来,父母还要反思,除了自己性格随和,自己是不是属于特别没有主意的人呢?有时,恰恰就是因为父母没有主意,总是犹豫不决、摇摆不定,才有了宝宝“顶嘴”、反抗的机会,父母的主意过弱,孩子的主意就显得过强了。

再有,爱顶嘴、主意大的宝宝往往智力都很高,语言发育得都很出色,尤其是思维发展处于优势,利用这些强项宝宝与大人顶起嘴来颇为自如。再加上两三岁期间正值自我意识发展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第一反抗期”,事实上,这个期间的宝宝顶嘴不是为了反抗,而是为了突出自我;同时,这个期间的宝宝又特别喜欢对各种事物进行尝试,自我实现的行为总是显得迫不及待、不可遏制,因此反抗的力量显得很强大。

如何与顶嘴的宝宝过招?

顶嘴的孩子让人感到难以管理,难以沟通,会让老师、父母头疼,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嘴硬的孩子时常让大人感到恼火,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知道了为什么却不知怎么办。其实,父母首先要知道不该做什么。

絮絮叨叨地劝告,反复讲车辘轳话的道理,坚持与孩子对抗,都会使孩子感到厌烦与反感,把所有指令都当成耳边风,有时还会顶几句嘴,明知自己不对,还为自己辩解。因此,父母讲道理时要平静有力简短直接,这样孩子反倒能听得进去。

孩子在顶嘴时,父母要表现得不动声色,坚持自己的要求,不表现得大为恼火,这样就不会使宝宝受到更大的“刺激”,也不会使他决心把顶嘴“坚持到底”。另外,父母最好在冲突发生后及时撤离战场,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去让孩子反省。

最后,一定要记住,对于孩子的合作表现一定要大加赞赏和鼓励,从根本上增强他们与人相融的信心,表现出对他们无条件的爱,这对于任何阶段的孩子都是最重要的。

专题2不急不恼“人来疯”

我家宝宝“人来疯”

豆豆现在两岁多了,从小时候开始,只要家里来了客人或者爸妈带豆豆参加亲朋聚会,豆豆就特“人来疯”。用爸爸的话讲,儿子就像“受了刺激”一样变得特别不消停,没有缘由地高兴得上蹿下跳,要是一会儿不理他,他就提吃零食或出去玩儿的要求,或者把积木块散落一地,妈妈生气,他在一旁笑。妈妈很发愁,人家宝宝都稳稳当当的,自己的豆豆怎么越来越疯?

尤其是春节就要到了,妈妈格外担心。因为爸爸与妈妈家的亲戚都在一个城市生活,彼此约着去看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豆豆和好几个小哥哥姐姐在一起,更加有恃无恐,大孩子怎么玩他总是学得很快,再加上他最小,大人们也最宠他,最爱逗他,他就更加爱表现了,并且吃零食,晚睡觉。节后,豆豆在家里爱发脾气,爱大哭,吃不好睡不踏实,还发了好几天高烧。妈妈焦急中反思,觉得豆豆的“人来疯”的毛病真得扳一下,不然,不但对宝宝性格发展不好,而且已经影响身体健康了。

宝宝“人来疯”原因探秘

通常,人们都把家里来了客人后,宝宝在成年人面前格外爱表现,过度兴奋不加克制、放纵自己的语言行为,甚至出现无端“捣乱”的行为称为“人来疯”。一般父母对待宝宝“人来疯”的态度或是容忍,或是呵斥,或者把宝宝带离,但这样做有时会影响宝宝心理的健全成长。宝宝“人来疯”的原因各不相同,父母要仔细辨别其原因,才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最适合宝宝的方法。

从先天气质上来说,“人来疯”的宝宝主要都属于情绪兴奋型,尤其是遇到人的时候更会兴奋起来,这类宝宝很喜欢与人交往,哪怕情绪慢热,有些怕生,但只要一与客人熟悉起来,就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而这时期的所有的宝宝都容易情绪化,一旦发作不容易稳定下来,受刺激后久久不能平息,易冲动、易变和情绪外露,行为上也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因此,宝宝父母就要注意长期调整自己的性情了,如果爸爸妈妈都很开朗好交往,见到人也都很兴奋,就要试着沉静下来,多带宝宝做些安静的事,比如亲子阅读、手工、智力游戏题、拼图,不要注意平时认真平静地说话,家庭气氛不能太喧闹。

还有的宝宝本身很内向,父母工作特别忙,长期被关在家里,只跟老人及保姆一起生活,成天与玩具打交道,没有适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因此,一旦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感到好奇,很兴奋,很难克制自己,表现得很激动,很“没有礼貌”。这是由于宝宝的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稍加刺激就容易兴奋,而宝宝又太小,缺乏自我调节控制能力,神经受到刺激而失控,就手舞足蹈起来,这样,父母就要经常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做一些室外的集体活动,如经常在小区公园里与大家玩耍,定期举办朋友间的家庭聚会,带孩子参加亲子园等。

从心理发育上来说,每一个宝宝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成长能量”。引起客人的注意,要客人们与他多玩耍,与他多交流,由此吸收更多的成长信息与动力,宝宝为这种原因而“人来疯”是最可以理解并且应该得到适当满足的。

还有,有的爸爸妈妈平时对宝宝家教过于严厉,规矩很多,使宝宝的自由天性与精力长期受到压抑,宝宝正好趁客人来访,发泄储存的精力与不满。

再有,孩子自出生起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成年人的眼神,有成年人的照顾围绕着他。客人一旦出现,家里就出现了第二个中心,他或是好奇,或是不服,因为父母因照顾客人会冷落他,只顾自己谈天说地,那就会很让宝宝伤心,认为父母没有看到他的存在。为了探索“第二个中心”,为了表明他自己的地位,他会主动插话,拉客人与他做游戏。若顺着他呢,他会兴奋不已;若是家长稍加阻挡,宝宝会故意做些反常的举动表示疑问与不满;若父母严加指责,他便会大闹一通。

另外,有的家庭在教养上对宝宝一直不加约束,平日里总放任宝宝,睡觉时抱着睡、很大了还用奶瓶喝水、光着脚踩凉地板砖、饭前想吃糖、吃饭时追着喂,甚至想噼里啪拉地打老人,都由着他,这样的宝宝,家里来了客人更是很难控制自己。

让“人来疯”的宝宝文明自控起来

聚会过度,尤其是春节聚会频繁,会使“人来疯”宝宝产生过度兴奋,过度依赖这种兴奋的心理状态,反倒会不适应平常的生活,对宝宝的生活规律和身心健康影响也很不好。

春节即又一次聚会高峰,建议父母们不妨在客人们来之前一两天就告知宝宝,并告诉宝宝叔叔姑姑很喜爱宝宝,但他们是客人,需要宝宝更懂事,更懂礼貌,客人来了,宝宝一定要照顾好客人,并具体安排宝宝做哪些事。这样,提前让宝宝兴奋一些,能提前释放一些他的剩余精力,并且,宝宝心中对自己的良好自控表现也产生了期待。

客人一旦到来,可以让宝宝做些事先约定的为客人们服务的事情,比如摆好拖鞋,端上水果,或拿擦手巾等;还要让孩子与客人在一起亲热一会儿,然后,再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或图书,让他独自或与哥哥姐姐们玩会儿,并一定要有专人看顾。

春节期间,建议父母只带宝宝参加一到两次大型的家庭聚会,然后,趁着春节大家都放假,让兄弟姐妹把孩子们都送到一处,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两次,而不是频繁地聚会过度刺激宝宝。再有,父母们可以约上几个家庭,设计十个左右团队活动的竞技游戏,也不失为春节期间玩转“人来疯”的好方法。

专题3宝宝吃手指,难道是缺乏安全感

宝宝的手指头就那么有滋味吗?

晴晴妈妈有些困惑甚至开始焦虑,女儿两岁多了,一直爱吃手指头,兴趣还有增无减。从婴儿时期起,女儿就总摆弄手指头玩,把手指头放到嘴里,吸得啧啧作响,显得特别有滋味,甚至曾经尝试把整个小手握成拳头填到嘴里去吃,那时全家人就当宝宝很可爱而经常笑谈此事。

可两年过去了,女儿吃手指更起劲了,把她一只手指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妈妈越是很凶地说她,她就吃得越狠,哭过后,睡觉时都含着,睡过去后妈妈给拉下来,半夜,妈妈发现晴晴又把食指放到嘴里了。妈妈担心这样长期下去不卫生,而且听说手指会变形,更担忧女儿是不是有什么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有心理学家说婴儿吃手指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要是这样,可得抓紧治一下,千万别落下什么毛病。

宝宝为何如此热衷吃手指?

宝宝出生后就具有吸吮的本能,把乳头放进他嘴里就会猛烈地吸吮,有些婴儿的吸吮欲望天生就较强,却又得不到注意和满足。母乳喂养时间过短,再加上妈妈喂奶方式不当,未能满足宝宝吸吮的心理体验欲望,宝宝的肚子虽然饱了,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也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如果妈妈乳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就更容易产生小宝宝吸手指的习惯,并延续至幼儿阶段。

吸吮手指,也是宝宝感受世界、感受自己存在、与外界交流、满足心理体验的途径之一。当宝宝独自睡醒了,感到寂寞了,宝宝常会通过吃手、啃玩具、咬衣角开展与外界的交流,满足心理体验。

此外,很多宝宝的生命活力很强,并不习惯整天都躺着睡觉,或醒后甘心乖乖地保持沉默,如果妈妈或照料者过于忙碌无法分心陪他玩、逗他说话、抱着他或用车推着他到处观察及触摸体验,忽略了宝宝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宝宝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并形成习惯。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倒在地上、被父母大声呵斥、成年人之间情绪激动地大声争吵,也很容易使宝宝产生不安全感并情绪焦虑,从而用吃手指来自我慰藉。

尤其是那些天生惰性强,不爱活动,情感需求强烈,过于依赖父母的宝宝,如果情感方面得不到满足,就转而依赖自己的手指,有时甚至妈妈抱着他睡觉,他也宁愿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手指上。

当宝宝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或是有某些疾病时,也会喜欢吃手,例如缺锌的宝宝喜欢咬手指甲。若出现这类情况,妈妈们就应当带宝宝去医院看看,请医生来评估宝宝的营养是否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