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47837300000004

第4章 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3)

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清楚并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比如故事中的陈明,只是一个业务员,受主管的领导,在各种场合他应该以主管为中心,凸显主管的领导地位。如果喧宾夺主、旁若无人,在公共场合“抢镜头”,就会置主管于尴尬境地,自己自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角色失调,并且将角色失调分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以及角色失败。陈明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障碍、乃至遭遇调换部门,就是因为角色失调。

很多年轻人,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知,缺乏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人生角色的内涵,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年轻人对社会角色认识得越清晰,越全面,才能越快速、越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换。只有我们的角色越符合社会的期望,才能越好地立足于这个社会。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架,丈夫赌气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到卧室,见大门紧闭,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想都没想就回答:“我是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女王生气了,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女王答道:“我是维多利亚。”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无奈,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这次学乖了,柔声说道:“我是你的妻子。”

这一次,丈夫把门打开了。

在整个国家,女王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但在生活中,对她的丈夫而言,她是丈夫的妻子,和丈夫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如果她把国君的权威带到自己的家里,恐怕无论是谁做她的丈夫都忍受不了。

如果不能在复杂的情景之间自如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可能会陷入麻烦、尴尬的境地。有时候,角色转换是有一定困难的。

例如,在既有主管又有下属的场合中,由于无法同时做出下属和主管的角色行为,我们的言行就容易出错。再比如,我们正以一个服务人员的身份接待一个前来咨询的顾客,这时我们的部下来了,但他和这个顾客是好朋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会有些尴尬。

总之,如果我们不能在需要的时候,自如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会感到不自在。为了使日常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这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即敏锐地观察出我们在各种情境下,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并做出相应的角色行为。

心理学家提醒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各自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做着每个角色应该做的事情。有的时候,需要按照社会规范,扮演一个固定的社会角色;有的时候,一个人要扮演多个社会角色,并且在角色之间转换。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清,就会导致角色失调,必然对他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角色定位:我塑造角色还是角色塑造我

1973年,心理学家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监狱模拟实验”。他和助手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招募大学生自愿来充当实验者,并且提供一定的报酬。前来报名的大学们自愿通过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的充当狱警,有的充当犯人。津巴多原本打算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被测试的这些学生都穿着和现实生活中的狱警和囚犯相同的衣服,扮演狱警的学生每人还配发了一支警棍。出乎津巴多预料的是,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扮演狱警的学生逐渐变得性格暴戾,并且想出各种办法羞辱和控制“犯人”,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则变得无助,甚至是沉默。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一项心理学实验,但角色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被角色所控制,失去了他们原有的面貌。最后,津巴多不得不在第六天就结束了实验,并且在此后的数年跟踪辅导这些学生,以消除实验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伤害。

案例中所提到的实验听起来似乎有些毛骨悚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被社会、家庭等因素所规定,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不如说我们是一个角色的动物,每天我们都在按照社会文化所规定的角色行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曾提到:性别的社会化给了男孩子和女孩子不同的角色。社会赋予女孩子“根”,赋予男孩子“翅膀”。的确如此,尽管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有时会很大,但是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女性都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和养育后代的工作,而男性则更多地在外面的世界中闯荡。对于我们来说,上面所说的这些已经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为男性和女性规定的性别角色。

安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在家里有哥哥姐姐,什么都让着她。家里每个人都把她当成小孩子,安吉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从小到大在班里年龄也是比较小的,同学也把她当成小妹妹看,很多方面也都让着她,于是她对别人有了很强的依赖感。平时和家人或者是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的时候通常她只是个陪同,很少开口说话。妈妈常常说她太内向,经常发愁她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长大成人了,安吉找了个疼爱她的男朋友,恋爱、结婚,后来,做了母亲。

刚开始,安吉总也不愿承认这是个现实:原来一切都围着自己转,现在一切都围着这个“小不点”转;原来自己经常看看电影,找好朋友逛街,现在只能趁孩子睡觉时看看影碟。

后来,母亲教会了安吉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渐渐地,在上班时,安吉总是念念不忘孩子的感冒好点了没有;下班后,一刻也不耽误,到商场买袋奶粉就打车回家;在平时和同事们的闲谈中,总是请教孩子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到了晚上,和老公一起规划着孩子的未来。

一段时间过后,安吉适应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

角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以前和家人一起,安吉认为自己是个孩子,把什么事情都推给父母、姐姐哥哥,依赖着他们;当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安吉开始扮演母亲的角色,她要去照顾人,将来也要成为孩子的依靠。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角色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甚至是相反的。社会规定了孩子的角色是受父母照顾,赋予父母的角色是照顾孩子。

一个人不可能凭空出现,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与个性是受社会诸多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童年是人格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幼年受到的影响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以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规定性依据,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社会的规范去行动。身为母亲时,母亲这个角色要求我们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身为丈夫时,丈夫的定义要求我们去承担照顾妻子和家庭的义务。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角色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就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同时又标志着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显然,一个人承担的社会角色越多,他或她的权利或义务也相应地就越多。人的权利越多,自由度就越大,人实现自己利益和价值的机会就越多。

心理学家提醒你

在每一种文化中,大家都在自觉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角色行事,因为角色包含着社会大众的期待,我们一旦做了违反社会角色的事情,将会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有时候,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无形中我们变成了角色的奴隶,而不再是它的主人。

瓦拉赫效应:发挥自己的优势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的成才经历就像一部童话:

他上初中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道路,和化学没有一点关系。一个学期之后,老师对他的评价是:“……难以造就成为文学之才。”

父母一见这条路行不通,又让瓦拉赫改学油画。然而,他的油画成绩在班内名列倒数第一。

面对这样一个笨学生,大部分老师都觉得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觉得他做事一丝不苟,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于是就建议他改学化学。

这一次,瓦拉赫的智慧之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这位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突然成了公认的化学领域“前途无量”的高材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瓦拉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于1910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瓦拉赫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发挥自己潜能的方向,辅之以合理有效的学习,就能够取得应有的成绩。后人将这种现象叫作“瓦拉赫效应”。

在家长培养子女方面,瓦拉赫效应启示重大:在孩子们中间不存在所谓的“差等生”,就算他(她)如今表现平平,甚至不尽如人意。任何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多种智力因素程度不一的组合。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大家应当知道,评价孩子不是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哪些方面聪明以及该如何发挥其聪明的问题。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优势而非劣势中获得成功。

曾有一个孩子因考试发挥失常,高考落榜了,他久久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整日无精打采,对学习与未来丝毫不感兴趣。

有一天,孩子的爸爸拿出了一张白纸与一支笔,让他想想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每想到一处就在纸上画一个黑点。

孩子拿起笔,一直在白纸上画了好久,当他画完之后,爸爸拿起那张白纸,问他看见了什么。

孩子答道:“黑点啊,全都是讨厌的缺点!”

爸爸笑了笑,说:“除了黑点以外,你没看见那么多空白处吗?”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爸爸继续问:“当你在这张纸上写字时,你是在空白处写还是在黑点

上写?”

孩子有些不解地答道:“当然是在空白处写了。”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孩子说:“当你在纸上写满字时,可能黑点刚好就被盖住了,就算没盖住,人们看到的也只是上面写的内容,而非黑点。”

这时,孩子才恍然大悟。此后,他开始发奋学习,不再意志消沉了。

故事中爸爸的做法让我们知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就可以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树立信心。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如今我国大部分教育体制只是教导孩子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缺点。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与老师总是把原因归咎于孩子的缺点,比如责怪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记笔记,不用心背课文等。这样做,只会加深孩子们的反感,甚至加重孩子的自卑感。

要想让孩子像瓦拉赫一样,家长们就应当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先弄清楚孩子“在哪方面聪明”。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必须冷静分析原因,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从中找到适合其发展的优势方向。与此同时,还要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以便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一旦孩子学有所长,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加,由此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带动别的方面学习的积极性。

在美国的一些学校,每逢周末,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得到校长的表彰。就算是功课一塌糊涂、品德行为也令人摇头的少年,也得到过“收集科幻玩具奖”等,因为,那个孩子几乎一无是处,但唯有一大爱好:爱买科幻玩具,并且科幻玩具的拥有量全班第一,于是便得了这个奖;还有“喜爱运动奖”等。连一向不重视基础教育的美国人都能够如此,我们更应该尽力去挖掘尚未成长的“瓦拉赫”。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只是书的内容千姿百态,于是每一本书的开启方法也不同。但开启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成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才能发挥他们的“后劲”。

心理学家提醒你

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发现;而父母是一支火把。用智慧与爱去点燃智慧和奇迹,用发现去帮助孩子,可能这就是瓦拉赫效应的全部意义之所在,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总有一条路适合你”。

瓦拉赫的成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特别是在学生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而当一个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最佳点,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的时候,就能够取得惊人的成绩。

第六感觉:你所不了解的自己

1998年,《检察日报》的《广角镜》栏目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凭直觉,我断定他无罪。”写的是一个名叫切尔瓦克的人,被一个13岁的“被害人”指控性骚扰。被告也未能通过测谎仪的测验。一位充当本案陪审员的汤姆斯先生,先屈服于其他陪审员的意见和压力,对有罪判决违心地投了赞成票;其后误判的念头萦绕脑海,使他寝食难安,于是走出了令人惊讶的一步:这位生活俭朴的老人自己拿钱,请律师为已被判刑十年的该案被告切尔瓦克提起上诉。最终二审法官否决了原判。而后,所谓的“被害人”也撤回了自己的指控,切尔瓦克无罪释放。

汤姆斯成了当地的英雄,他的良知和勇气为全国称颂。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只是凭他的直觉,他凭直觉感到这像“精心安排的骗局”。事实是,13岁男孩捏造了罪名以避免自己的母亲与被告结婚。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类的一些心理活动和现象是如此的神秘,即使科学也没法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直觉。汤姆斯凭直觉识破骗局,这确实令人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