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47837300000019

第19章 左手影响力右手吸引力,瞬间征服人心——18岁后要懂点社交心理学(4)

后来,有一个下午,赵兵要出门办事,想借那个同事的自行车用一下。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同事以“自己要用”拒绝了。但是,那个下午赵兵却发现同事并没有用自行车。

渐渐地,类似的事情多了,赵兵才逐渐地意识到,原来他总是麻烦别人,而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又不能给予别人帮助,所以,大家认为他是个自私的人。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作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显然故事中的赵兵并不懂得这个原则,他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恩惠,自己却不肯付出,这样的“铁公鸡”自然让同事不满意。

我们每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人际交往也一样。没有一个人愿意对他人无偿地付出,也没有一个人会得到他人无偿的付出。一段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保持相互交换的平衡。

事实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就要保持双方支出的平衡和对等。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那么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衡。这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跷跷板定律”。

对于那些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交往却失去了互动的乐趣,变得索然无味。对有的人来说,“自私”是有意识的,而有的人则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自私,是个性问题,比如那些天生就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人;而无意识的自私,是社交技巧的问题,无论是个性使然,还是不懂得社交技巧,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彼此付出的对等问题,来保持利益的互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种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壕堑战,大队人马想要穿过两军对垒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就比较容易。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的特种兵以前曾经多次成功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带,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的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抓住了。他手中还拿着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面包递给对面从天而降的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德国士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且做出了一个很奇怪的举动——他没有把这个士兵带回去,而是自己一个人回去。虽然他知道,回去之后,长官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士兵为什么这么容易被一块面包打动?其实,这正说明了“跷跷板定律”的作用:得到了别人的好处之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是一块面包,却表达了对方的善意。这个德国士兵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抓走,甚至要他命。

既然交际是利益的相互交换,如果你要受人欢迎,吸引他人的话,那么就需要增加你“被利用”的价值。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者终止。

心理学家提醒你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原则的表现,这似乎成为日常交往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朋友之间维护友谊遵循着互惠原则,爱情也是如此。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爱情也要互惠互利,互相关心、爱护对方,双方需要保持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破坏,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吗

南朝时期,平固侯吕僧珍非常有学问,对人谦虚诚恳,很多人都愿意与他交往。

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

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吕僧珍这种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受到了人们的称颂。有位名叫宋季雅的官员告老还乡到袁州后,特地把吕僧珍私宅邻家的一幢房屋买下来居住。一天,吕僧珍问他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回答说:“共花了一千一百万。”

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问道:“要一千一百万,怎么会这么贵?”

宋季雅笑着回答说:“其中一百万是买房屋,一千万是买邻居。”

吕僧珍听后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跟着笑了起来。

宋季雅肯花费一千万两银子“买”个好邻居,着实有点夸张。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邻居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关系不错的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这其实就是“邻里效应”。

人们也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

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20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有13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熟悉能增加人际吸引的程度。如果其他条件大致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交往。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便于彼此了解,促进相互喜欢,我们经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是因为我们和邻居接触多,而与相隔较远的亲戚接触少。接触得多的人,我们会有一种亲密感;而接触得少的人,我们会感觉到生疏。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些都是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

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看来,邻里效应,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同样起着作用。

要想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就要主动与人多接触、多联系。每与人多接触一次,他人对你的印象就更深一点。要利用生活中的邻里效应,增加你和他人的亲密程度,就要学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主动地与人建立联系,少一点心理设防,有事没事跟朋友常聚聚。

邻里之间有时难免要发生矛盾,这时候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万一和邻居的关系搞到僵持乃至恶化的程度,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便。

小珍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她找了一份文秘工作,为了上班近点,就在公司的附近单独租了一间房。然而小珍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她跟邻居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矛盾。

一天,小珍哭着给姐姐打电话:“今天早上,我和楼下的那个大肥婆又吵了一架,因为洗手间漏水的事情。最后还打了一架。我都不想回去住了。”

姐姐说:“有这么严重吗?都是邻居,怎么把关系弄得这么僵?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念以前的情面吗?”小珍小声说:“从前没什么情面,都没说过话。”姐姐又担心地问:“那其他邻居也没有劝劝吗?”

小珍更委屈了:“别人都看了一会热闹,听明白怎么回事后就走了。都不认识我,谁来劝啊!”

后来姐姐了解到,小珍平时和邻居之间没有来往,所以当她和楼下的邻居发生矛盾的时候,人家只是看热闹。如果她能够主动和邻居建立友好关系,那么,吵架的时候,一定会有热心的邻居来调节他们的矛盾。

经过姐姐的一番劝说,小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第二天,小珍主动地跟邻居道了歉;出来进去的,也经常跟邻居打声招呼,寒暄几句。这时候小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邻居原来这么好。

像小珍一样的租房族应该认识到,不要总是在遇到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平时要经常走动,保持联系,才能维持住来之不易的感情。

与人交往得越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越亲密。因此,有个心理学家开过一个玩笑,他说,如果你想追一个女孩子,千万不要每天都给她写信,因为她有可能因此而爱上邮差。

不过,庆幸的是,心理学家同时也发现,人们的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的喜欢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最高。

心理学家提醒你

人与人之间的喜欢程度与交往频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所以,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好一个“度”。

登门槛效应:先进门再提要求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个饥寒交迫的穷人到富人家门口行乞。他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能让我进去暖和一下吗?我在你们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接着,这个可怜的穷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好奇,“我倒是想看你怎样把石头做成汤。”她答应了。

于是,穷人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在路上捡的石头,洗净后放进了锅里煮,在锅中加入水,然后,他又对厨娘说:“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觉得这没什么,就给了他一些盐。

后来,穷人说,汤里要是再添点蔬菜,味道就更好了,于是厨娘就给了他一些蔬菜;最后,穷人又说,要是汤里有点肉末,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了,厨娘想尝尝天底下最美的味道,就给了他一些肉末。

汤终于熬好了,果然是味道不错的“石头汤”。这个饥寒交迫的穷人,仅凭着一颗石头,就喝到了一碗美味可口的肉汤。他的目标的实现,在于他一步步地提出要求,厨娘一步步地答应他的要求。

这个聪明的乞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了达到看似很难的目标,有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对方满足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然后再得寸进尺。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登门槛效应”。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实验: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弗雷泽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两个大学生,让他们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者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