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47837300000014

第14章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18岁后要懂点趣味心理学(3)

临近考研的一个月里,李英感觉时间越来越紧,许多功课还没复习好。于是,利用这仅剩下的一个月的时间,李英每天从以前的十点钟延长复习到十一二点。舍友们早上早早起床了,李英这时也睡不着了。

这天,李英在图书馆学习了一天,感觉大脑非常疲惫。回到宿舍,和舍友们调侃一会,熄灯了。李英反反复复睡不着觉,疲惫的大脑这时忽然又兴奋起来,很多很多的事都涌入她的脑海。蒙蒙眬眬中,天亮了。李英感觉好像是一夜未睡,却也不觉得困。李英想,也许这只是偶尔一次失眠。

§§§第二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李英依然感觉睡不着觉。舍友的鼻息声听着越来越清楚,李英躺在床上,在失眠的痛苦中不知道熬了多长时间才进入梦乡。天刚刚亮,李英醒了。

整整半个月,李英没有一天睡得踏踏实实。可是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睡不着,结果整天精神恍惚,学习效率低下。她本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这样的状态让她有些害怕。她很不甘心。她知道只要自己能睡好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完全可以把复习进度赶上去的,于是她盼望自己能睡个好觉,关注自己的睡眠质量。可是事与愿违,越关心睡眠越睡不着,现在一提睡眠她就提心吊胆。

现代社会中,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下,很多人曾有过失眠的痛苦。李英的失眠,一个原因是学习压力,另外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作息时间的改变打破了她的睡眠平衡。

很多时候,虽然我们睡眠时间很长,但却不能很快入睡。究其原因,周末的熬夜、假日的懒觉是导火线,因为这些使生活节奏发生了混乱。生活节奏混乱,睡眠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睡眠中,较浅的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和较深的睡眠(慢波睡眠)互相交替。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我们就睡不安稳,达不到调整身体状态的

效果。

快速眼动睡眠的快速眼动(REM)是RapidEyeMovement的简称,是指眼皮下眼球快速转动的状态。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身体虽处于睡眠的状态,但大脑却是半醒的,这时人就会做梦。慢波睡眠的慢波(NREM)是NonRapidEyeMovement的简称。在慢波睡眠期,身体和大脑同时进入休息状态。在入睡后的3小时,一般为较深的慢波睡眠,这时可以消除疲劳。之后,以90分钟为周期,快速眼动睡眠和慢波睡眠反复交替,而且在快醒的时候,快速眼动睡眠会变多。快速眼动睡眠可以使人从慢波睡眠的状态中醒来。

为了尽快入睡,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周期。首先,为了使身体得到休息,消除疲劳,慢波睡眠十分必要。而入睡后的4个半小时后、6个小时后、7个半小时后,快速眼动睡眠会增多,如果在这些时间段里起床,就会相对容易。如果睡眠时间过长,会无法进入慢波睡眠的状态,而一直持续较浅的睡眠,也提高不了睡眠质量。睡前洗个热水澡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内的节奏,使我们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而且,快速入睡最重要的是,假日也要按时起床、适量运动,以及保持日常的生活节奏。

另外,如果发生了失眠,也不必慌张。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紊乱,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约有30%的成人患有失眠。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为难以诱导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具体归纳如下:

一、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失眠了,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二、要认真分析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针对原因,想好解决的办法。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三、放松身心,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热水澡,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若因出差在外,不适应环境而致失眠时,应先有思想准备,主动调适,有备无患,不致因紧张而担心睡不好。同时还可采用以上助眠之法,则可避免失眠。采用上述诸法时,做到寝时不言谈,不思索;先睡心,再睡眠,即:睡前不过度用脑,上床后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另外,注意卧室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床铺硬软适宜,则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好,起床后精力自然充沛。

心理学家提醒你

许多失眠者总觉得自己晚上觉没有睡够,一有时间就要补觉。白天睡得越多,晚上就越睡不着,而且也没有心思去参加业余爱好活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参加户外的体力活动,劳其筋骨才能放松心情,尤其是睡觉前不要让大脑处于兴奋的思考状态,应做一些散步、爬楼梯、跳绳、洗衣服、拖地等简单枯燥乏味的体力活动,感到累了、困了再上床睡觉,然后以顺其自然的放松状态,进入睡眠。

梦的意义:梦都有哪些内容

大学二年级女生小颖,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就经常做同一个梦。她梦见自己裸体在火车站等人,周围的人都对她指指点点,她又羞臊又生气,想找地方躲起来,可又怕等的人来了找不到她,只能继续裸体站在那里。每次醒来后,她的心怦怦乱跳,而且会出一身冷汗。这样持续了一年多,她身心都非常疲惫,甚至连觉都不敢睡了。无奈之下,于是小颖去找心理医生咨询。

心理医生对小颖的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

从生理上分析,小颖体质较弱,易发生轻度惊厥,长期休息不良加上学习紧张,出现了身体虚弱与做噩梦的恶性循环;例假周期不规律,因而同一个梦的出现也不规律;有明显的痛经史,对此既恐惧又无可奈何,只好胆战心惊地等,导致心理上对来例假有深度的惧怕,并产生了周而复始的预兆性压力。

从睡觉姿势上分析,梦见光着身子,说明睡眠时感到寒冷,可能有睡眠时踢开被子的习惯;出冷汗和心跳,说明她睡眠紧张,应该是睡姿不当压迫心脏而引发血液循环问题。

从心理上分析,她性格内向,习惯性紧张、执拗与自疑并存,与他人交往较为困难,但潜意识中有很强的交往愿望,同时又惧怕交往,害怕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因而就出现了上述梦境:在人多的地方(火车站),以一种强加给自己的理由(为等一个重要的人)和一种令自己压力很大的方式(裸体)成为人们的注意力集中点,并混杂着兴奋、尴尬、不知所措、焦急、紧张等复杂的心理体验。

小颖很羞愧,自己的梦竟然透露出这么多的隐私,但又不得不承认,心理医生分析得很准确。

中国古代有周公解梦,近代的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古今中外,人们都对梦这一神秘的心理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梦,跟现实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夜晚,即使是在入睡后,我们的大脑也仍在活动,做梦就是其中的一种活动。如果从愉快的梦中醒来,想回忆一下梦的内容,却发现什么都不记得,这其实是梦的一种特性。在心理学中,梦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经历的,保持鲜明印象和感情的知觉体验”。据某项研究表明,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受到刺激,梦的内容就会反映出这种刺激。例如,在睡眠状态被淋水的话,那个人就会梦到自己站在雨中。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称,如果知晓了某人的梦,就可以知道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欲望。这种梦的解析对于精神分析来说是个重要的手段。弗洛伊德称,梦把无意识中被压抑的纠葛和欲望反映到了意识之中。梦的主要内容大多为儿时的经历或不愉快的体验。而且,梦中出场的人物大多是现实人物的变体,比如,分手的恋人成了官吏,法官长着上司的脸等。在分析梦中的人和事物时必须注意一点,即为了压抑不快,梦经常将其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根据自己的理论,给许多人分析过梦。

有位朋友的妻子梦见来月经,请弗洛伊德释梦。弗洛伊德问她是不是想要孩子,她非常肯定地说:“不想。”弗洛伊德告诉她:“很不幸,你可能怀孕了。”这位妻子觉得这太荒诞了。于是她去医院检查,果然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她怀孕了。

还有一次,一位夫人梦见上衣沾满了乳汁,弗洛伊德认为她怀孕了,而且她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因为她希望将要出生的孩子比第一个孩子有更多的奶水吃,所以梦见满身乳汁。结果证实,弗洛伊德的推测是比较正确的。

有一位女病人下颌疼痛,医生要求她每天晚上都要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可到早上她总是发现脸上的那些冷敷用的布袋被扔得远远的。医生就责备她。她解释说,其实她也不想这么做,肯定是做梦弄的。弗洛伊德分析:她白天老是想,如果有人替我得病该多好,到了晚上就梦到自己在一个剧院的包厢里观看演出,突然想起了正在医院里忍受病痛折磨的A先生,就不禁联想到自己的下颌有没有病痛,于是用手去触摸,发现有东西贴在下颌上,便用力扯下来扔掉。她梦里的那位A先生其实是她的一位朋友。显而易见,她在梦里实现了将病痛转嫁到别人身上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