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经济学
47836900000031

第31章 旅游产业组织(4)

旅游市场绩效是在一定的旅游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旅游企业市场行为所形成的在价格、销售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社会公平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的最终成果。

旅游市场绩效是一定的旅游市场结构和一定市场结构下的旅游企业市场行为共同运动的结果,反映旅游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好坏的标准。反过来,特定的市场绩效也会改变企业的行为方式,从而进一步导致市场结构的变迁。

二、旅游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

传统的分析框架中,市场绩效分析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察的,认为完全竞争最有利于提高市场绩效,垄断偏离完全竞争,从而造成效率损失。由于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追求目标多元化,旅游市场绩效的评价不应仅停留在消费者的唯一标准上,而是用包括游客满意度、效率、利润等在内的多个指标来反映。

一、游客满意度

游客满意度是旅游者对其旅游需求被满足程度的内心感受。游客满意度是检验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稳定和扩大游客群的根本动力。游客满意度高低的衡量可以通过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来进行。

二、旅游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资源可以在不同行业自由流动,产品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从而使得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此时,所有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各行业利润率也趋于平均化。市场越偏离完全竞争状态,产业利润率就越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因此,利润率水平可以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指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对企业来讲,作为独立核算的营利性组织,其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利润率是一个考察行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旅行社业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存在着旅行社企业数量规模的扩张速度大于旅游市场的增长速度,竞争尤为激烈,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低,行业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与发达国家的的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在现有的市场结构下,旅行社除了面对国内竞争对手,还要面对国外旅行社、在线旅游新模式等各方面的竞争。此外消费者日益增强的自主意识和个性要求也对旅行社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相关资料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全国总体的市场化率都在下降。市场化率是指旅行社组织和接待的客源人次旅游总人次,反映了旅游者接受旅行社服务的比率。

酒店业方面,客房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延续着星级越高效益越好、外资酒店经营状况好于内资酒店的特点。从客房支出成本、餐饮支出成本及多元化经营方式等角度考虑,在餐饮上还有较大文章可做。

三、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建立了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体系。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客观地描述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状态,还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行为和机遇。这六个要素构成了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理论为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虽然这一理论的本意是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服务的,但各地区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管理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环境各不相同,产业竞争的主体是区域,区域的旅游产业竞争同样取决于上述所提到的六个因素。

四、旅游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关系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三大主题。如果说市场结构是经济运行的环境,市场行为是经济运行的方式,那么市场绩效就是经济运行的效果。SCP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已趋于完善。但是,对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目前,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地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来考察。

从短期来看,市场结构表现为相对稳定性,可以看成是既定的要素,它构成了旅游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环境,是决定旅游企业经营和竞争策略的客观依据,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同时,产业内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决定了市场绩效,而经营状况又取决于企业的定价策略、产品策略等市场行为,即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如,市场集中度高就意味着存在着少数较大规模的旅游企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绩效。大旅游企业具有操纵市场的力量,企业之间较容易达成合谋,并通过低价和品牌效益来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从长期来看,市场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市场结构的变化经常是旅游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旅游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旅游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往往互相影响。如大旅游企业兼并小企业,效益好的旅游企业购入破产的旅游企业会提高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企业的价格行为会影响新旅游企业的进入,从而导致市场结构的变化等。具有较高市场绩效的旅游企业往往更容易采用先进管理技术,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有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节旅游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的提出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干预经济、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政策。它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转换,保护国家产业,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业政策这一概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率先使用产业政策这一词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随着日本运用产业政策调节经济生活取得的成功,产业政策这一词汇也逐步走出国门,越来越多地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当前,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采用产业政策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宏观政策。中国比较明确和自觉地实行产业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在此以前,产业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

二、旅游产业政策的概念和特点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概念

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或参与经济的一种形式,它是国家(政府)系统设计有关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演变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的总和。世界各国对产业政策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旅游产业政策的概念也是如此。概括来说,旅游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旅游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由于旅游业涉及到众多产业部门,影响范围广泛,旅游产业政策的含义包括多个层面。

1.旅游产业政策是一系列法律法规或政策、规范,指导旅游产业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旅游行业组织都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定,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指导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当然,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约束性,而一些制度和规范的约束性就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