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47836400000056

第56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舞蹈特长

赏识孩子舞蹈艺术特长,就要对儿童进行舞蹈艺术培养时要尊重孩子动作的愿望和能力、让孩子自由愉快地动作,提高动作协调性,引导孩子用动作舞蹈去发现、去表现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让人类天性具有的动作表现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动作舞蹈艺术教育中提高孩子的美感与创造美感的能力。

◆让孩子踩着节奏舞蹈

儿童舞蹈艺术培养的起点和关键是让孩子学习踩节奏,“踩”点而舞。节奏训练可以在音乐伴奏、口令下进行,唱歌、舞蹈前可以先练习拍击乐曲的节奏。只有掌握了节奏的孩子,才能轻松自然,有表情地舞蹈。

另外,父母亲可能会思考是否应该送孩子去舞蹈班学习的问题,有两个因素应予考虑。

(1)孩子本身的兴趣和性格特征

如果孩子天性好静,对美术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着迷,则不宜压抑孩子在这方面的发展。但如果孩子未表现出爱好趋向,而舞蹈表演又利于改变他(她)羞怯胆小的性格,又有一个较好的舞蹈老师,则可以送孩子去学习。

(2)舞蹈老师的辅导水平

所谓好老师不一定要是舞蹈家,但却一定要是个幼儿教育方面的行家;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动作表演技巧,但却一定要懂得音乐对启发幼儿舞蹈的魅力;不一定要熟练众多曲目的表演,却一定要懂得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表现力,懂得什么样的音乐伴奏适合幼儿舞蹈。

◆家庭儿童舞蹈动作设计

家长指导孩子训练舞蹈,应做好舞蹈动作的设计。

(1)脚的动作设计

在舞蹈运动中,脚就像一个尽职的记时员。可以通过脚的走、跑、行进、跳跃等动作记录和把握节奏,它像以地面为键盘一样,出色地完成乐曲演奏。因此,脚的动作在舞蹈表演中至关重要。

可以利用孩子好动的特点,选择不同节奏的乐曲,设法鼓励他随乐曲速度的变化而运用各种走步和跑步。并试着用足跟、足尖、足内侧、足外侧踏步或慢移动,体会不同的感觉。

为增加动作的变化,可由基本的走步和跑步过渡到跳步、跑跳步、滑步、跑马步等。并且将脚的动作与腿的动作结合,如前踢腿、侧踢腿、后抬腿时运用自然和谐的脚的姿势。

这些练习都可以在简单的音乐伴奏下重复进行,孩子很喜欢这种游戏,可以玩很长时间不厌倦。

但是,请家长注意,不要让孩子用脚踏所有的节奏,简单明快的节奏用脚表现即可。踏更复杂、更准确的节奏应在学龄期进行,并且宜用其他方法来表现。

(2)手的动作设计

手的动作更精细复杂,它能增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美感。

最基本的手的动作是摇摆双手、拍手、舒展和合拢手掌,摩擦双手、手指的不同屈伸等。可以教孩子玩“你拍一,我拍一”的传统游戏,它们简单易学,又富有趣味,多年来一直为儿童所喜欢。

还可以利用手指的不同造型,如玩“影子游戏”,也可以发展手的精细动作。另一种方法是,将十指分别取名或编号,如,“大拇哥”、“食老二”、“中老三”、“无名老四”、“点点小哥”等,由家长叫一个名,要求孩子立刻有节奏地伸出相应手指。由此引申,还可以进行手指节奏游戏。

利用手和手臂的结合,更是可以做出许多动作。手臂就像树枝,像鸟翼,使动作保持平衡。手臂呈直线弧线与手的姿势相结合,能做出许多优美的造型。听一段轻柔的《月光曲》,家长与孩子对面盘坐,引导他用手的动作表现如泻的月光,悄逝的流水,拂面的轻风……让孩子体会到手的动作的抒情性和精巧性。

(3)模仿性动作

模仿性动作是幼儿舞蹈中用得较多的一类动作,运用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抓住被模仿对象的鲜明特征,用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便是幼儿舞蹈中的模仿。

从最常见最简单的小鸟、小兔跳到较复杂的小鸭走、小马跑、大象走等,都是易于被孩子接受,乐于被其学习的基本动作。

另外,还有模仿其他人物的典型动作,如军人训练时的踏步,农民的锄地、挑担子,清洁工人扫地,司机开车、抡锤等,以及模仿某些情节,如小雨沙沙下,小河哗啦啦流等。这些模仿性动作形象生动,可以重复练习。孩子在做这些动作时,仿佛是模仿对象再现于眼前,多次重复而兴趣盎然。练习本身对他们就是很好的游戏,因此,在音乐或无音乐伴奏下,都可以教孩子学习此类动作。以后鼓励孩子自己观察模仿,随着音乐表达自然地做出类似动作。在稚拙可爱的模仿动作中可以表现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一面。

家长不可功利目的过重,按照规范化机械化的方式训练,可能使得孩子丧失了对舞蹈艺术的趣味与信心,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