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4782900000046

第46章

第2篇第6章第7节大肠为传道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

中医里说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这是什么意思呢?“受盛之官”就好像是国税局,收了很多钱,但它自己不能花,必须上缴出去来回馈社会,这就叫“化物出焉”。小肠的功能就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下午13~15点(未时)是小肠经当令的时间,这段时间小肠经最旺,它的工作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进行分配,将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入到脾脏。

小肠经当令时,人体主要是吸收养分然后重新分配,以供下午的消耗,因此,应在13点前用餐,而且午饭的营养要丰富,这样才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充分吸收和分配。

小肠经上的天宗穴能治疗颈肩综合征,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电脑操作常使人觉得整个身体发困,颈肩部僵硬、发紧,这时候可以按压一下天宗穴,意想不到的效果就会出现。取穴时一手下垂,另一只手从肩关节上方绕过,向下顺着肩胛骨往下走。它的位置相当于肩胛骨的中线上中点处,点按时感觉非常明显。

如果患了肩周炎,可以按压肩贞穴。它位于肩关节的后面,自然下垂手臂时,手贴近身体,在腋后线头向上一寸处。操作时胳膊稍向上抬起,另一手从腋下穿过向上用中指点揉;或者另一手从前面经过,手掌掌根放在肩关节的正上方,中指到达的地方。

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接受由小肠分泌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残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中医有句话叫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谓表里指的是一种关系,就好像是夫妻。肺为里为妻,大肠为表、为夫。大肠与排便有关。我们知道大肠经值班的时间是早晨5~7点,而这个时候正是排便的时间,5点到7点天亮了,也就是天门开了,与天门相对应的是地门,即人的肛门也要开,所以就需要排便。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走向这时也到达大肠,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也已将废物输送到大肠,这时如果不把废物排出体外,又会重新代谢吸收,所以,在这个时候起床排便是最好的。已经养成习惯的人自然不成问题,没有养成习惯的人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到厕所蹲一会儿,促进便意,长期坚持,肯定会对身体有好处。

现在便秘的人特别多,那么便秘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生“津”,这个津就是一种向外渗透的力量。之所以发生便秘,就是津的力量过于强大,把大肠中的液都渗透出去了,而里面的宿便就变得干硬,形成便秘。相反,如果津的力量很弱,液积存得过多,就会腹泻。

大小肠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学会保养。我国宋代的大诗人陆游非常喜欢按摩,并从中受益不少,他坚持“饭后自做揉腹功”,他认为饭后频摩腹可以有助消化。揉腹不仅可以养生,而且对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便秘及肾炎等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此外揉腹可以调和气血,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明显改善大小肠蠕动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和消除便秘。

腹部按揉操作方法: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

取仰卧位,以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次数可多可少,50~100次均可,用力适度,右手做完再换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揉腹不宜在过饱或过饥的情况下进行,如有胃肠穿孔、腹部急性炎症及恶性肿瘤时,最好不要揉腹。揉腹时如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有便意及肠鸣、排气等都属正常现象,无须担心。揉腹运动必须持之以恒,方可取得健身强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