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杜甫文集2
47771800000049

第49章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①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②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③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④“三男邺城戍。⑤

一男附书至,⑥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⑦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⑧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⑨

老妪力虽衰,⑩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①投:投宿。②逾:翻越。③一何:何其,多么。④致词:述说。⑤三男:三个儿子。⑥附书:捎信。⑦长已矣:永远完了。⑧乳下孙:正吃奶的小孙子。⑨母未去:指儿媳未改嫁。说明她是新战死一子之妻。二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⑩老妪(yù):犹言老婆子。老妇自称。河阳:今河南孟州。相州失败后,河阳是前线重要防地。备晨炊:置备早饭。指在军中做饭。幽咽(yè):抽泣声。前途:前去的路。

【评析】

乾元二年(759)三月作。石壕村,处在洛阳、长安两京交通要道上,在今河南陕县东观音堂镇西北部山区,今名甘壕村。杜甫从新安去潼关路经石壕村,正遇官吏捉人从军一幕惨剧。诗直书所见所闻,全用素描,不着作者一字评语,而其意自见。在章法上,此诗颇见剪裁之功。全篇仅见老妇答辞,而将石壕吏穷凶极恶、步步紧逼的问话省略,这是“以答代问”的手法。如“室中更无人”前,省略了石壕吏“家中还有什么可去应征之人”的逼问。“老妪力虽衰”前,又省略了石壕吏“无论如何你家也要出一个人”的威胁。这些都使整首诗显得紧凑完整。诗人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采用了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手法,诗人的爱憎之情,都蕴涵其中。结尾处,诗人天明时“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经被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