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共往事风云录3
47768900000082

第82章 血写一段历史

圣诞宴会过后不久,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九千余人,从皖南云岭等地,按蒋介石的限令,开始向北转移,6日行至茂林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队顾祝同、上官云相所部七个师八万人的袭击。

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几乎一日一电,向周恩来通告新四军情况。1月13日,他们又发来了向国民党当局交涉致周恩来、叶剑英的电报:

希夷(叶挺)军部率六个团仍在泾县以南茂林地区围困中,并没有出来,现粮尽弹绝,处境极危,有全军覆没之可能。虽有傅秋涛两个团突出至宁国山地,亦未突出大包围线外,请严重向重庆提出交涉,并向全国呼吁求援等语,请向当局提出最严重交涉,如不立即解围,我们即刻出兵增助,破裂之责由彼方担负。我们今日发出之通电,望立即散发。

周恩来接电后,当天就打电话找顾祝同交涉,并且动员办事处干部向蒋、何、白等提抗议。军委会次长刘为章在何应钦家里,接到周恩来的电话,立即赶来面见周恩来。事情紧急,不及寒暄,周恩来便严正提出:

“请你转告蒋先生、何总长,即令顾祝同解除对新四军的包围,并让出去苏南的道路,否则被围部队势将被迫分散,江南局面仍不能解决。我可以告诉你,我八路军将士得知新四军的遭遇,无不气愤填膺,如果事端发展下去将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我们不想看到抗战军人自相残杀的悲剧。”

“一定转告,一定转告。”刘为章直点头。

周恩来:“只有迅速解除围攻,才能挽救危机于万一。”

刘为章:“蒋委员长已令侍从电告顾长官,只要新四军北渡,不应为难。”

周恩来:“北上必经苏南,皖北绝对走不通,你一定要给蒋先生、顾长官讲清楚。”

刘为章:“你放心,我回去马上再给顾祝同发一电,嘱其执行。”

刘为章匆匆告辞,不久打来电话:“我已将你的意见报告了蒋委员长。”

“他怎么说?”周恩来紧握住耳机。

“蒋委员长的答复是———”从耳机喳喳的声音判定,刘为章是在打开笔录本:“蒋委员长说,他12日晚已下了停打的命令。对新四军今后走苏北,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过江后不得打韩德勤,二是不得继续盘踞,要遵命到黄河以北去。蒋委员长还让我今晚即向顾祝同传达他的意见,请中共方面即电告前方。”

刘为章的电话刚挂断,张冲的电话又到了,听得出,他也很着急,呼吸声吹得耳机呼呼作响:“恩来先生,我告诉你,何总长已与顾祝同通过话了,告以委员长已允新四军假道苏南渡江,令各军不要阻止。”

周恩来将话筒抓得再紧些,问:“顾祝同怎么讲?”

“他答应照办。但声明现已与新四军电台失去联络,要中共立即催新四军与之联络。”

周恩来放下电话,静思片刻,立即给毛泽东拟电:建议令叶挺、项英、饶漱石立即据此同顾祝同恢复电台关系,要顾依蒋令解围让路。还建议告叶、项万勿再向顾打长他人之志、灭自己威风的电报,今后给蒋、何的电报,必须经延安转。

毛泽东接到电报,光火了,回电说:现在不是走何路线问题,而是救死问题。如不停止攻击,即将全军覆灭,请立即要蒋下令停战撤围。……叶、项、饶主力尚在茂林原地,被数万大军围攻,现已血战八天,十分危险!

被迫还击的新四军,血战七昼夜,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七千多人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封锁消息,掩盖事实真相,颠倒黑白。1月17日,蒋介石公然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番号,并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当“皖南事变”最后的消息通过延安电台传给周恩来时,周恩来正在开会,庆祝《新华日报》创办三周年。这张报纸连夜把周恩来关于这个事件的文章赶印出来,但却被国民党查扣了。周恩来抬头望了一眼屋顶。楼上住着叶剑英。因为顶楼没有窗,在这样闷热的夏天,叶剑英挪开了几片瓦,在屋顶开了个洞透气。后来一场倾盆大雨从洞口直灌室内,透过满是缝隙的地板,流进周恩来的卧室和办公室。那一天,他在屋里打着伞会客。现在这一场政治风暴来临,刮来的是腥风血雨……《新华日报》以开天窗表示沉默抗议。其中一处是周恩来奋笔疾书填上的: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他抓起电话,直接打给何应钦:“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随即驱车到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处,当面提出质问和抗议,再返回红岩。

一些知名人士如侯外庐、翦伯赞等心急火燎,登门去看周恩来,担心地问:“国共会不会从此破裂?抗战会不会因此而夭折?”

周恩来笑了一下,气愤地说:“党的方针,就是争取时局的好转,但同时还要准备更坏的局面出现。至于抗战能不能继续下去,那决不是蒋介石一人所能决定的!”

事实果然如此。

就在蒋介石绞杀新四军时,他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内外交困、空前孤立的狼狈境地,这是他根本没有料想到的。更加出乎他意外的是,连日本军队也没有因为他发动反共内战而停止进攻。1月下旬,日军发动豫南战役,将国民党军队15万人包围在平汉铁路以东,两军发生激战。他开始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他万分焦灼的是:原先定于3月1日召开的国民参政会迫在眉睫。许多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表示,如果中共参政员缺席,会议也没必要开了……罗斯福的代表居里也留在重庆不走,据说是专等观光国民参政会开会。他突然挺直腰,向弯腰曲背站着的陈布雷布置:“一定要把共产党人拉进参政会来,你和周恩来联系一下,我要与他好好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