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共往事风云录3
47768900000075

第75章 周恩来希望美国人士去延安

然而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忙于工作的周恩来也没有时间回延安。相反,他倒为不少外国使节送行。1942年2月初,英国驻华大使卡尔离任赴苏任新职,举行告别酒会时,特别邀请周恩来出席。他在任期内,经常访问周恩来,毫不隐瞒地表示他对周恩来的敬佩。他认为周恩来是重庆最有智慧的人,这不仅使香港和新加坡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吓了一跳,连蒋介石和重庆政府也为此不安。酒会上,卡尔对周恩来依依不舍,将他保存的一把英军缴获的德军军刀赠送给周恩来。他就要离开重庆去莫斯科任大使,竟然拒绝了蒋介石为他饯行,而在八路军办事处度过了他在重庆的最后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在飞机场上,他非常得意地把临别时周恩来送给他的日本军刀拿给几位前来送行的政府官员看,这些官员酸溜溜地微笑着。

4月22日与5月3日,周恩来应美国战略情报局远东处驻华观察员的要求,在重庆《新华日报》社两次会见了他,就美方关心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中国及远东局势的十多个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谈话。美观察员十分认真,一边提问,一边详细记录,而后将谈话整理,收入美国战略情报局远东处第六号报告,送呈美国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参阅。中美关系是周恩来这次谈话的重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在远东乃至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日显重要。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这种地位,并加强其对华控制。1942年元旦,对轴心国作战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共同宣言,表示全力共同反法西斯,不单独同敌国停战议和,中国是签字国之一;1月3日,美宣布组成反轴心国,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不久调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2月初,美国宣布给国民政府5亿美元的贷款,并准备提供进一步的援助(6月2日,美国宣布将向中国提供8亿多美元租借法案物资);筹划成立中缅战区等等。英国则于2月初向国民党政府贷款5000万英镑。另一方面,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于1月下旬两次声明,愿与中国单独“媾和”。这些,都抬高了国民党当局的经济、政治、军事地位。美观察员就此问道:“目前美国怎样从军事、经济、政治诸方面进一步帮助中国?”

周恩来先用英语讲了几句,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正式翻译仍由龚澎担任。周恩来分析道,中国当局认为美国人对中国知之甚少,中国可以容易地从美国得到帮助、物资和款项。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罗斯福总统向中国提供了很大一笔贷款。中国当局却认为,既然英国和美国被日本人打败了,而中国在远东抵抗日本侵略已有五年了,只有中国才能与日本作战,所以美国必然害怕中国政府与日本讲和。因此,中国让孙科向美国记者谈到所谓“单独媾和”问题,同时,他们又在上海与日本人保持接触,以便使华盛顿担惊受怕。“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起先要求10亿美元贷款,后来又降到5亿美元,并说明不得带任何附加条件。”周恩来说着说着笑了,眼睛显得又大又深。

周恩来进一步解释:就美国方面而言,他们的做法是好的,但美国的慷慨并未换来尊敬,反使中国当局为自己的外交手腕卓有成效而自傲。也就是说,蒋介石要求贷款是无条件的,必须作为对中国五年抵抗的礼物,如果美国拒绝,国民政府就以媾和相威胁。周恩来摇了摇头:“然而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中国与日本议和的危险。简而言之,自从能够容易地得到贷款以来,抵抗已变成一项好的买卖了。”

周恩来起身去关了会客室的门,在房间里有点激动地踱来踱去,从他脸上的明显变化可以判断出,那是因为他的感情像海浪般汹涌澎湃:“我提请美国当局注意,八路军与边区并未从这种援助中得到多少份额。如果美国人说到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援助,国民政府就会说这纯属中国内部问题,不需要外来干涉。如果美国人说到对边区或中国工业合作运动进行援助,国民政府就会说,外汇必须集中于中央政府。”周恩来越往下说,眼睛越有点充血。他指出,中央政府并不把收到的援助分配给八路军,给八路军的薪饷也已耽搁了16个月之久。在两年半内,没有向八路军提供过军事装备和医药物品。在英国使馆和美国朋友的赞助下,两位英国人士驾驶着汽车,装了5吨英国红十字提供的医疗物资,也在往西安的公路上遭到阻截。周恩来告诉美观察员,到目前为止,对边区实行救济的唯一渠道就是通过蒋介石夫人,她确实对中国任何地区的救济工作感兴趣,她最近还帮助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尽管数目并不惊人,这种帮助总比没有要好。孙夫人同情中国共产主义者并努力帮助他们,这招致了蒋夫人的不满。外国人士想帮助中国共产主义者,必须与蒋夫人、孙夫人、孔夫人合作,并在蒋夫人的名义下进行。要想单独通过孙夫人开辟援助途径,就会立即遭到反对,尽管偶尔也有小额款项得以通过孙夫人而送到。

“真是可怕的对照!”美观察员望了一眼正处在美好年华的翻译龚澎,她体态又匀称又丰满,线条优雅柔和,眼神透出聪慧和真诚。美观察员请周恩来谈一下:“中国共产党希望在和约中,怎样写入关于他们利益的保证条款和对中国的一般目的?”

“彻底驱逐日本人是第一需要。”周恩来回答说,“如果我们将日本人赶出去,这一行动本身就会在国内引起变化。通过中国的民主化,也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获得胜利。胜利之后,中国就会在教育、政治、经济方面获得民主。”周恩来在解释了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后,意味深长地说,中国当前的经济过于原始、落后,无法有效地运行。只有通过私人企业,才能在国营企业有限的活动范围之外,使经济获得有效的发展。周恩来认为,政治民主必须与林肯关于政府必须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名言、与三民主义相一致。坚持一党专制与民主不相符合。如果中国要实现民主,那么其他党派必须有自由权利,现在多党制是切实可行的。

周恩来抬腕看了一下表,意味着谈话即将结束。美观察员抓紧时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中共是否希望通过国际上承认一个“苏维埃中国”,以实现与国民党中国的正式分离?

“NO,”周恩来对这个敏感问题迅速摇了一下手,明确表示,“共产党并不想把中国变为各个分离体,而是希望帮助在全中国建立一个民主体制。在这一体制中,将有选举制度、地方自治,所有党派都有组织各自选区的自由。在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中,共产党希望拥有的代表名额不超过1/3.”

美观察员合上笔记本,愉快而又满足地再次向周恩来伸出手。

5月下旬,周恩来会见随美国军事代表团来渝的埃德加·斯诺,表示希望美国军事代表团和美国记者去延安参观。委托斯诺将宣传八路军、新四军作战业绩的有关资料带给居里,还给居里带去一封信。信中说,中共不论在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必定坚持抗战,反对内战;说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已牵制了日本在华总兵力的将近一半;并提出,为了有效地打击共同的敌人,希望得到同盟国提供给中国的援助的一部分,哪怕一小部分……遗憾的是,不但斯诺的延安之旅难以成行,连其他一些美国记者也得不到去延安的“签证”。由于重庆的审查制度,外国记者很少能把真实消息发出去。他们看到,因为战争,赚钱的机会多了起来,国民党官员、陆军军官和官僚政客中,利用美钞、租借法案提供的供应品,进行囤积和投机,腐化堕落和贪污受贿闹得正欢,漫无节制,令人预感不祥……

宋子文私下里对斯诺说,蒋简直认为人民是无足轻重的。他的最大弱点就是,他只依靠军事力量,“在战败和贪污腐化成风的时期,最好的武器莫过于使用武器的人。可是蒋依靠的还是他的步枪,后来又依靠他从美国那里得到的飞机和坦克,而他本来是应当依靠人的呀”!

蒋的这位妻舅无可奈何地直搓手。

斯诺默然。他十分清楚,在这么多年的对日作战中,美国从来没有给过边区政府一个手榴弹、一枝步枪或一台普通的缝纫机。美国的几十亿美元的援助全部交给了蒋委员长。因此,毛泽东、周恩来从美国战时援华方面看到了美国人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尽管这两位共产党人的首脑已多次向美国要求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美国直到1944年才对蒋委员长的封锁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