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几个阶段的训练,孩子到长到4岁后,行动更加灵活,语言表达更加流利,认识一部分的汉字,能看懂图画书等。对于孩子智能上的进步,父母在为之感到欣喜的同时,还需要继续对孩子进行训练。
智能特征
4~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快乐、活跃和热情,是接受各种事物的最佳时期。形象知觉发展最敏感,机械记忆能力也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好奇心、求知欲望较强烈,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性增强。孩子需要通过感觉、知觉以及各种活动来探索世界,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并形成概念。孩子的这些智能特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动作智能特征
●大动作能力越发成熟,左右脚皆能单脚跳,可以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手脚可同时用力,进行全身性的活动,如跳绳。单脚站立能保持平衡5~10秒,能把皮球抛过头顶,能跳过高度低的物体。能跑、跨大步,会跳跃和踮着脚尖跑。
●精细动作也在发展,已经学会自己吃饭、刷牙、洗脸。
●不需要大人协助,能自行穿好上衣、裤子,扣纽扣、拉拉链。
●能练习拍球,能伸手接球,会对准目标丢球、踢球。
●会仿写一些字、画出三角形等图形。基本确定了用左手或者用右手的习惯,可以熟练地使用剪刀。
语言智能特征
●能听懂大人的指示,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可以安静地聆听,并且复述别人说的话。
●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如“我刚刚回到家里,妈妈就叫我背古诗给她听”。
●语言发展逐渐成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词汇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事物进行概括,比如:“我不听话的时候妈妈生气,我乖的时候妈妈高兴。”
●喜欢唱简单的歌。
●在听完故事后能说出重要的情节,讨论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跟伙伴们一起朗读童谣或故事,享受文章的韵律与故事内容。
人际智能特征
●孩子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合作,能和他人分享共用物品,会帮助伙伴。
●能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察觉他人的情绪,给予安慰与关心。
●开始懂得什么是危险,有时会表现得非常害怕,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会在遇到小挫折时大发脾气,喜欢假装。
●已知道男女差别,知道性别不会随外表改变而变化。
●喜欢有自己的主张,能组织其他的孩子和玩具一起玩“过家家”,并能遵循团体的游戏规则。
●有比较要好的伙伴,喜欢和要好的伙伴分享秘密。
●能看出其他孩子生气或难过,对他人的感觉更加敏感。
智力发展目标
这一阶段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能认识8~10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黑、白、棕、橙、灰、紫)。
●能仿照着画出三角形和梯形,能画出人的4~8个部位。
●经过训练后会认钱币。
●分得清胖瘦、高矮、粗细、厚薄、宽窄和左右。
●观察会更加独立、细致,持续时间更长。
●能掌握2200~3000个字,能记住人名、地址和电话号码。
●会背10首以上的诗歌,能数数到100以上。
●能理解10以内的具体数字的概念,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顺序,能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
●能连续行走20分钟左右不会感到疲倦,会跑、跳、攀登。
●手的动作更加灵巧,能用铅笔书写、画画,能使用剪刀一类的工具。
●可以自由与人进行言语交际,初步掌握语法结构。
开发智力的饮食
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上幼儿园了,在吃饭方面,他们的牙齿已经长得很全,而且具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几乎大人能吃的东西他们也都能吃。在这个时期,孩子每天需要热量约为1600千卡,主食和各种食物的分量较前一阶段都有所增加,另外,还需每日补充钙800~1000毫克,维生素A、维生素D分别为3000~4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2.7毫克,维生素C30毫克,铁10毫克。
这个时期孩子的食谱已经和成人的很类似,但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还需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吃一些刺激性食物和一些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调料,食物需要粗细搭配,荤素结合。这一阶段孩子的食谱可以如下:
●星期一
早餐:牛奶麦片粥,鸡蛋饼。
午餐:米饭,紫菜虾皮汤,清蒸草鱼。
午点:胡萝卜沙拉。
晚餐:软饭,青椒土豆丝,金针虾仁汤。
●星期二
早餐:面包,蛋黄,牛奶。
午餐:肉末青菜炖面条。
午点:南瓜玉米羹。
晚餐:软饭、炖豆腐、柿子椒炒肉。
●星期三
早餐:鱼肉蒸糕,豆浆。
午餐:软饭,碎米鸡丁,鱼丸豆苗汤。
午点:香蕉奶糊。
晚餐:软饭,海米醋熘白菜,牛肉炖土豆。
●星期四
早餐:鸡蛋蒸糕,牛奶。
午餐:馒头,豆腐蒸肉,西红柿鸡蛋汤。
午点:苹果。
晚餐:三鲜水饺。
●星期五
早餐:鸡蛋面包圈,牛奶。
午餐:软饭,牛肉炖土豆,紫菜西红柿汤。
午点:柚子。
晚餐:青豆猪肝饭仔。
●星期六
早餐:牛奶,豆沙包,鸡蛋黄。
午餐:软饭,肉末鸡蛋羹,鲜蘑小油菜。
午点:牛奶,点心。
晚餐:软饭,鸡蛋胡萝卜,牡蛎豆腐汤。
●星期日
早餐:豆浆,火腿片,玉米面粥。
午餐:馒头,猪肉炖白萝卜。
午点:红枣银耳汤。
晚餐:猪肉虾皮卤面。
上面只是1周的菜谱范例,除了上面的食谱之外,父母们还需要根据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营养的需要,以及季节的不同,合理地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另外,每一种食物都需要根据孩子的口味来决定分量,不需要强行让孩子吃饭。
智力训练
当孩子长到4岁时,父母会发现,他们的独立能力又提高了很多,在这个基础上,父母对孩子进行智能训练将会比原来的几个阶段都要轻松,因为孩子能够自己从事的部分越来越多了。
动作能力训练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自由行走,并且手部和腿部具备了一定的力量,手眼、手脚之间的协调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根据这些特点,父母可以适当加大动作训练能力的难度,和孩子一同玩动作难度高的游戏。
动作难度高的游戏,由于其难度系数较高,对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动作和各个感觉器官之间的协调性要求较高。通过这些游戏,还能进一步锻炼孩子全身的力量。
●踩高跷游戏
父母找来两个易拉罐,在每只罐身的两侧各钻一个小孔,穿上结实的绳子,并打上结,然后踩实。绳子的长度以孩子站立在易拉罐上,手能够到为宜。然后让孩子手提着绳子,脚踩着易拉罐,玩踩高跷的游戏。
●蹬自行车游戏
爸爸/妈妈和孩子分别躺在床的一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对,然后互相配合,孩子右脚前伸,爸爸/妈妈的左腿后缩,然后孩子的左腿后缩,爸爸/妈妈的右腿前伸,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可以一边蹬一边念儿歌:“丁零零,丁零零,宝贝骑车上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上挂红灯。红灯亮,照四方,大家心里暖洋洋。”
●用筷子比赛游戏
这个游戏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来做。先在一个大碗里装上葡萄干、花生米、红枣等。先比最容易的,如用筷子夹红枣,看谁夹得多。然后增加难度,夹花生米,最后夹葡萄干。
●转转乐游戏
让孩子找个空地站好,父母先给孩子示范一遍:把手臂伸平,不要扶任何东西,或者把手放在腿两边,原地旋转。然后让孩子学着这个动作转一遍。在孩子转的时候妈妈可以在边上唱儿歌:“小陀螺,转呀转,一圈两圈三四圈。”当孩子停下来后,让孩子静静地站立一会儿,直到孩子不再有眩晕的感觉。用这种方法,连续做5次,并且每天坚持。
语言能力训练
在这一阶段关于孩子语言能力的训练目标是,让孩子自由地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初步掌握语法结构,以这两项为主要训练目标,父母可以对孩子采取以下训练方式:
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
语言的表述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口齿伶俐,则证明其表述能力较好,反之则较差。而事实证明,从小经过专门训练的孩子,其表述能力会比没有训练过的孩子要强,所以,父母要采用以下的方法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
●复述故事
当孩子安静下来以后,妈妈拿来一本故事书,并事先对孩子说:“我现在给你讲大灰狼的故事,听完一遍后你再讲给我听,如果你能够讲出来,妈妈以后就给你讲更多更好听的故事。”父母在讲的过程中要适当放慢速度,吐字要清晰,并且配合适当动作和表情。讲完后,让孩子试着复述。孩子在复述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漏掉某些情节,这时候父母要提醒和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重新记起。该项训练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看图讲故事
给孩子买来一些图画书,与孩子一起阅读。等孩子看完一篇后,让孩子把故事讲出来。当孩子练习讲故事时,父母不要去打断。等孩子讲完故事后,父母可以故意提问:“因为什么?所以什么?”一类的问题,让孩子懂得用关联词表述自己完整的意思。反复练习以后,对孩子说话的条理性、逻辑性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与孩子一起朗诵
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儿歌和故事与孩子一起朗诵。父母陪孩子一起朗读时,要注意发音准确,语速缓慢结合,节奏鲜明,形成一定的韵律感,这样能激发孩子朗诵的兴趣,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些古诗同样有儿歌的特点,教孩子朗诵也是很好的。
●说出自己家的住址
告诉孩子家庭住址,让孩子跟你复述学习。开始时,孩子说不全,可以采取渐近的策略,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合。父母先让孩子说出家庭的部分住址。如先让孩子说市名,父母说城镇名,然后孩子说城镇名,父母说门牌号码。这样顺序下来,渐渐让孩子自己把全部住址说清楚。可不要小看这种训练,它对孩子的语言逻辑性也是一种不错的锻炼方法。
●复述日常做的事情
与孩子一起做完事情之后,父母可以让孩子把所做的事情复述一遍。第一次,父母可以给孩子做一下示范。接着,让孩子开始练习,先让孩子说刚刚做过的事情,之后,逐渐让孩子说间隔时间较长的事情。训练时,先让孩子说某件事情的大概情况,然后再帮助孩子说得详细些。当孩子能自己说得详细一些之后,就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帮助。
●看动作说词组
爸爸做一个动作,让孩子说出相应的动词,并根据这个动词来组词组,如爸爸做一个“提”的动作,孩子就说:“提,提水。”爸爸接着说:“提,提升。”孩子可说:“提,提高。”……玩这个游戏时妈妈也可以参与进来,能连出来的词组越多越好。
理解动词的意义
孩子们在最初学习各种词语时,并不知道他们分别有什么意思,父母通过慢慢地教和训练后,他们才能一步步地懂得。
妈妈先教孩子几个动词的意义,并给孩子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讲到“跑”时,妈妈就跑几步给孩子看看。教完后,妈妈手拿玩具小熊说:“小熊想和你玩,到底玩什么呢?嗯,你不是刚刚学了几个动词嘛,你来教教小熊吧。我说一个动词你就做一个相应的动作给小熊看,然后让它模仿,好吗?”然后妈妈说出一个简单的动词,如说:“跳。”孩子听到后做出相应的动作,立即向上跳一下。妈妈也操纵着小熊做出同样的动作,并对孩子说:“小熊也学着做呢,看,它也跳了一下。”孩子见自己真的可以教小熊,会对这个游戏产生极大的兴趣,一直和妈妈玩下去。妈妈可以说出一系列的动词让孩子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停、走、爬、摸、举、踮脚走、叉腰、挠、吹喇叭、打鼓等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玩游戏也能学到各种能力,因此,聪明的父母也不要忽略了从游戏中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这种方法。可供这个时期的孩子玩的语言游戏有以下几种:
●广播电台游戏
找出几个家庭成员扮演一个频道,如爷爷扮演省广播电台、妈妈扮演市广播电台。然后奶奶扮演听众打电话,当奶奶拨到某个电台的号码时,这个电台就要介绍接下来的节目,扮演听众的家庭成员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从而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传电报游戏
这个游戏最少要有三个人来玩,以爸爸、妈妈和孩子玩为例,爸爸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森林里迷路了,碰上了一只老虎、小狗和小猫正在打架等。然后让孩子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妈妈,并由妈妈讲出她所听到的电报内容,然后由爸爸进行验证,看孩子是否都表述对了,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对其记忆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提高作用。
●小小营业员
父母找来5~10件孩子的玩具和一件围裙,先将玩具逐一摆好,爸爸/妈妈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熊猫说:“这是只小熊猫,身上有黑白两种颜色,它有4条腿,喜欢吃竹子,你看它可爱吗?想不想买它?”孩子将小熊猫“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只要孩子乐意,游戏可以不断进行。
记忆能力训练
在4~5岁期间,孩子还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到了差不多5岁时,有意义的记忆才开始萌芽。由于是机械记忆,为了保持记忆的长久性,应当想一些办法来加深记忆,如反复识记等。根据这些特点,父母在这一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速记训练
对孩子进行速记训练,能帮助他们提高记忆效率,增加在单位时间里记住的信息量,这对孩子将来学习知识有很大帮助。
父母带孩子到商店购物时,与孩子进行记商品比赛,看看谁记得多。在这个游戏中,由于父母对商店里的商品已经很熟悉,所以记的时候比孩子有优势。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父母不妨故意输给孩子。
带孩子一起逛街,每走过一个橱窗,都让孩子说出橱窗里摆着什么物品,对于所摆物品较少的,还可要求孩子说出每个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游戏训练。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速记能力:
●小侦探游戏
父母在桌上摆出以下一些物品:书、小汽车、铅笔、水杯、布娃娃、小狗、手表、剪刀、小瓶子、帽子、小刀和扣子。让孩子看1分钟,然后父母让孩子闭上眼睛,拿开小刀、手表、水杯、小狗,再让孩子睁开眼睛看一下少了什么。孩子要在短时间内记住桌上的物品,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高度集中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记忆效率。
●记忆棋谱游戏
父母拿出8个棋子排在棋盘上,让孩子花点时间记忆,然后打乱棋子布局,让孩子按照原先的布局重新摆放,看看孩子能排对多少个。孩子每排对一个,父母都要给予表扬,如果孩子在某天全部记排清楚了,父母要给孩子做个记录,然后增加游戏的难度。
此外,训练孩子的记忆,要积极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来参加,让眼、耳、鼻、舌等都能发挥作用。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大脑神经联系广泛,在对丰富的信息加工时,能够获得较全面清晰的信息,使记忆更加深刻。如让一个4岁多的孩子静静地阅读一篇小故事,远没有让孩子一边看一边念的效果好。
情感能力训练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情感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强,虽然如此,他们依旧对父母有着很强的情感依赖。但是,在早期孩子智力培养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只重孩子的智力训练,而忽视了对孩子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孩子4~5岁的时候应该怎样训练孩子的情感能力呢?
训练孩子的情感控制能力
情感控制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有着很强情感控制能力的人,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言行,做事情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不容易受到外因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较好的情感控制能力,能使他们更加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不容易犯错。
父母带孩子逛商场时,如果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就会让父母给自己买。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父母就要严词拒绝。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发脾气,闹情绪,甚至哭闹。此时,父母最好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一旦行不通的话,最好采取“冷战”策略,不理孩子,让孩子自己慢慢“消化”掉情绪。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一有什么欲望就要马上得到满足。
不仅仅是在逛商场时,无论什么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都要严词拒绝,让孩子意识到,只要是无理要求,父母都不会同意。久而久之,他们就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不再对父母提出类似的要求。
指导孩子写日记
经过训练后,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写一些简单的字和拼音,当他们遇到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时,父母都可以鼓励他们写下来。写日记是释放和寄托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写日记,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而好的情绪则会保留更长时间。
孩子在外面和小朋友吵架了,回家后心情很不好。这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日记本里吧。”
孩子去了游乐园,并且玩得很开心,回家后,妈妈问孩子:“宝宝今天在游乐园玩得开心吗?”孩子会说:“开心。”妈妈接着说:“那现在宝宝来学习写日记,把今天的心情记录下来,好吗?”如果孩子同意了,妈妈就去找来一些纸和笔,教孩子写。
孩子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倾诉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感受释放出来,是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情感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感知能力训练
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增大,需要他们用到感知能力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还要进一步训练孩子的感知能力,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感知水温
妈妈找来三个小盆,里面分别装上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然后让孩子将手伸进去,分别感知水的温度,并让孩子说出哪是冷水,哪是温水,哪是热水。通过体验不同的水温,能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
感知风的存在
先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再用风扇吹这些部位,问问孩子有什么感觉。然后换成电吹风,但不要灼痛孩子,让孩子讲讲各部位的感受。敏感的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肌肉上会有强烈的反应,不要直吹这些部位。此外,注意宝宝的安全,热风、凉风可以随时切换,并观察孩子的感觉,也可以在皮肤上加上一张薄纸,以减轻风的强度。
感知声音的美妙
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让孩子多听听这些声音,能帮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孩子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另外还能训练孩子的听觉。
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河边、公园感受,去聆听、辨别各种动植物发出的声音。
感知到自己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大人们尚且很难发觉他们的成长,孩子就更加无法感知到了。但是,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训练孩子对成长的感知能力。
父母经常帮孩子测量身高,告诉孩子,并记录下来。多次比较记录后,让孩子从测量中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此外,还可以给孩子看其以前穿过的衣服,把不同年龄段的衣服一一比较,让孩子体会到成长是渐进的。
数学逻辑能力训练
孩子长到4岁后,就要开始数数和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了。由于这些计算较简单,孩子能够很容易就做对,因此,在数数活动中,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也使孩子体验到了成就感。所以,这时期父母要抓住机会,加强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
倒数数字
这个时期的孩子倒数数字主要依靠死记硬背来完成,但是,在倒数的过程中,孩子能够逐渐熟悉各个数字,明白数字间的大小关系,明白十位与个位的不同,同时还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倒背数字
父母带孩子用背诵儿歌的办法来将数字倒过来数,如: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孩子在充满趣味性的朗读中记住了这些数字倒过来数的读法,当父母问孩子减法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就能脱口而出了。倒数数字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算减法。
●颠倒数字
让孩子先从两位数学起,如15倒数为51,25倒数为52等。孩子懂得倒数的规律后,就可以试着倒数3位数了,以后加大难度。
●倒叙数列
训练的内容是,父母先说一串数字,孩子听到后将数字的顺序倒过来说,如父母说1、2、3时,孩子就说3、2、1.父母可以从两位数开始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允许孩子动手将数字写下来,更不容许孩子看写下来的数字。当孩子逐渐熟悉训练的规律后,父母可以增加数字的位数。这项训练要求孩子要集中注意力听,并马上将数字串按顺序记下来,同时还要想着将顺序颠倒。因此,孩子的听力、记忆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学习简单的计算
上一阶段已经教孩子学习了简单的实物加减,在这一阶段,需要训练孩子的心算能力,将那些实物抛开,然后让孩子进行抽象的计算,进一步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
可以先让孩子学10以内的加法,或者先学9以内的数加1,如:1 1=2,2 1=3,5 1=6,8 1=9.慢慢地,再让孩子接触一些10以内的减法,促进孩子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由家庭扩展至团体生活,在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更多的自理能力才能应付生活所需。这些能力应该从生活中开始培养,这样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做较复杂事物的能力,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更强了,对于像铺床叠被、整理柜子这样的事情,经过训练后,他们也开始逐渐能够学会。
●学会自己铺床叠被
选择一床薄被子,先让孩子抓住被子的两端,妈妈抓住另外两端,两人一起抖一抖。让孩子将其所抓的两角拉平,然后妈妈和孩子拉着同一边的角,往另一角对折,并用手理平。这项训练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锻炼了孩子手部的力量,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孩子整理柜子
给孩子准备一个由其专用的柜子,在里面杂乱无章地放一些东西,如衣物和图书等,然后妈妈和孩子一起整理柜子。
妈妈可以边帮孩子整理边告诉孩子一些整理柜子的规则,如变形蛋、弹力球、昆虫模型等较小的东西,建议孩子放置在小的盒子内,其他只要摆放整齐就可以了。
用游戏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会孩子怎样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中能够学会很多东西,甚至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下面这个游戏对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非常有帮助。
●小司机游戏
父母将家中大大小小的纸箱、纸盒之类收集起来,与孩子一起动手,将这些纸箱连接起来,做成一辆玩具火车。父母给孩子一个哨子,让孩子当司机。当父母要清理房子时,就让孩子开火车把家里散落各处的玩具载回来。通过这项训练,既培养了孩子把东西归位的意识,也锻炼了孩子整理物品的能力,还锻炼了其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孩子4~5岁时,前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项目还需要继续进行。这时,父母在训练的内容上应加大一点难度。
用画画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4岁时,已经能够画出很多东西了,如房子、人、车、树等。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一场绘画比赛,比比看谁画的场景更丰富多彩,更吸引人。父母要引导孩子创造,想象出自己的画里还可以添加什么,比如,车在公路上跑,路边有房子、小河、山、田地等,这些都需要父母引导孩子想象,然后创作。
除了一般的画画形式外,还有另外一种非常有创意的画画方法——手指画,手指画是大多数孩子喜欢的一种绘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画画的方式比用笔画更加灵活,也更加随心所欲,头脑里想什么都能用手指头表现出来。父母先找来一些纸,允许孩子用手指蘸取不同的颜色作画。无论孩子画的是什么,画得好不好,父母都不要嘲笑他们。
用游戏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一点点的训练得来的。在生活中有很多方面可以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训练方式,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玩的创造性游戏有以下几种。
●拼几何图形游戏
父母可以找来一些几何图形,与孩子一起拼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用2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用4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等。在拼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拼得快,拼得快的人可以提出奖励的方法。通过这项训练,既能让孩子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掌握,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猜猜我是谁游戏
父母给孩子一些提示,让孩子猜出父母讲的是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比如说“皮球”时,妈妈说:“我是圆的,有人踢我时我最开心,因为那样就可以满天飞了,我没有腿,但是却可以到处跑动。”让孩子来猜。还可以跟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来提示,父母猜猜看,孩子说的是什么。通过这个练习,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创新离不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只有先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新事物,然后才能付诸行动,将想象变为现实。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争论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父母与孩子争论,能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比如,一些日常生活中很简单的问题,答案也比较单一,不会引起孩子的想象。但是,如果父母积极与孩子争论,孩子就会在头脑中想象出无限种可能。
爸爸给孩子出一个题目:老鼠看到猫为什么会跑?孩子回答:“因为猫会吃老鼠。”这时候,爸爸故意与他争论说:“明明是因为老鼠欠了猫的钱,不好意思看到猫嘛!”孩子依旧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猫会吃老鼠,如果老鼠看到猫不跑,它就要被猫吃掉。”爸爸也一本正经地说:“你看王叔叔欠刘伯伯的钱,他每次看到刘伯伯就躲开,不是同老鼠看见猫一样吗?”然后,爸爸再问:“老鼠为什么怕猫啊?”这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像爸爸那样自由地发挥想象,得出诸如“老鼠偷了猫的东西”、“老鼠偷东西被猫发现了”等,这项训练中,主要是爸爸不断地用自己的想象来引导孩子想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