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学口才
47763000000110

第110章 居要引证 增色扬威

毛泽东说话、演说的关键之处,常引用众所周知的人物,通过对核人物性格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使文章、演说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1938 年 4 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对第三期学员讲课。在讲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问题时,他引用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也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吃苦。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7)

毛泽东运用引证的手段是很高超的,常常恰到好处,意蕴深远,而且,他运用引证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有名家名言、凡人凡语,寓言典故,对联传说等等。这些言语、故事、传说的引用常常使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使平淡的话语形象生动,趣味横生。

名家名言大都是为人们接受的,毛泽东在他的文章和演说中,常常适当地引用别人的话,借以增强权威性和思想深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57 年,陈毅元帅的好朋友、清末及民国年间著名学者冒鹤亭写了《对目前整风的一点意见》,经陈毅推荐,此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篇文章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后来陈毅传话,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畔夏天临时办公室约见了冒先生。

约见是在坦诚的气氛中进行的。一见面毛泽东就高兴地说:“老先生讲得好啊!你讲,如果共产党没得偏差,那就何必整风?批评是帮助党员纠正错误。我们这次整风,正如你所说,是‘爱人以德,相见以诚’。”

冒先生回答:“老朽行年八十有五,经历几个朝代,从未见过今天的政治清明。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共产党员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圣人的吧?我对主席提出的‘双百方针’,起初怀疑会不会把思想搞乱。后来一想,各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不能强人以苟同。国家有道,则庶人不议。平民敢说话是好事,不因其语近偏激而以为忤。只要以国家为前提,而不以个人为目的,那就叫争鸣也可,叫和鸣也可。”

听到这里,毛泽东郑重地表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个方针一定不变。”(8)

这里毛泽东既引用冒先生所说的“爱人以德,相见以诚”,又引用古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使人深深感受到毛泽东深厚的古典文学知识,又使谈话切合与像冒先生的场合,极富趣味感。

凡人凡语则也有典型性,毛泽东在他的文章和演说中,常引用凡人凡语,增强说话的趣味性。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到五等以下土豪劣绅在乡里向农会投降时,毛泽东作了这样的描述:

“我出十块钱,请你们准我进农民协会。”小劣绅说。

“嘻!谁要你的臭钱!”农民这样回答。

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被压了几千年的农民那种扬眉吐气的神情,这里毛泽东只用了一句话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简练深刻的语言,情趣横生。

注释:

(1)《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第207页。

(2)《毛泽东启迪心灵的艺术》,第17页。

(3)〔美〕特鲁·赫伯著:《幽默的艺术》,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4)《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第58~59页。

(5)《毛泽东与他的卫士们》,第186页。

(6)《毛泽东的语言艺术》,第13页。

(7)《毛泽东幽默故事》,第111页。

(8)《毛泽东风范词典》,第286~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