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甲说:“女儿大学毕业,出来做事两年了,至今没给过我一分钱!”
朋友乙说:“儿子上班一年多了,那天跟我借车用,回来之后就埋怨:‘你的车没有油啊,我帮你加了300块钱的油,等一下还给我啊!’”
朋友丙说:“儿子结婚了,女方家要收礼金,孩子回来问我:‘你想给多少?’”
朋友丁说:“这年代还讲‘反哺’?还要儿女供养父母?太迂腐了吧!”
友侪们都是有点家底的人,不一定大富大贵,至少也有楼有车,衣食无忧,于是在对待下一代的问题上,都比较娇惯。
想起“反哺”这个话题,皆因看到朋友在Facebook(脸谱网)上写的故事:
那天,女儿问她:“为什么你总是吃鱼刺,而让我吃鱼肉?”
妈妈理所当然地解说,把最好的留给你呀什么的……
然后,女儿若有所悟:“嗯,那以后我长大了就吃鱼刺,我的女儿吃鱼肉……”
妈妈不虞有诈。旁人提醒:“你的女儿为何不说她长大了以后,把鱼肉给你吃,她自己吃鱼刺呢?”
妈妈这才惊觉,对呀,为什么呢?
有朋友说,“养儿防老”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观念了:你看人家欧美家庭,谁不是一成年了就自己顾自己?找到工作有了家庭以后,更是变成了另一个个体,一年一次的感恩节或者圣诞节能回家陪父母吃顿饭就已经很孝顺了。
对比起他的豁达,我仍属于“迂腐”的一群。对待父母,就是不供养,也不该把他们当成负担,或者数目分明地划清界线,譬如,像上述的儿子一样向爸爸要回加油的钱,就属于不可饶恕!
我从没向女儿作过“以后你养我”之类的洗脑行为,但她们偶然见我望着那漏水的天花板发愁时,竟非常自觉地跑来安慰:
“放心,等以后我赚钱了,就买间好的屋子给你住……”
“我们要跟你一起住!”
“煮饭给你吃……”
“帮你洗碗……”
“给你按摩……”
女孩子总是口甜舌滑,做不做是一回事,可为父为母的听听就心花怒放了。
“反哺”的诗我们自小就学,只是最近发现,原来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传统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一来,今日的父母辈许多都能自我养活,或者活得比儿女都好,大家不忍心再跟孩子要饭吃,甚至继续为孩子们补贴生活;二来,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哺育成人的大多是那些外籍佣人,听到太多孩子说一天只见到妈妈两小时、只跟爸爸通电话的成长故事,除了脐带,亲子间再没有了亲密关系的两代人,很难在中间画上一个“反哺”的符号。
有个母亲问女儿:“以后我动不了了,你还会不会理我?”
孩子这么说:“等你老了,我也是大女孩了,要上班的,到时我也请个菲佣侍候你吧!”
朋友苦笑说:“报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