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谁读的书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怪现象。
早前看过一则报道,香港康文署有个“青少年阅读计划”,得奖者是一个五岁的小孩,一年内他一共看了3 000本书。
好多人一辈子都未必看过3000本书,这个小孩,一天起码就要看十本。
我没有怀疑过这个孩子读书量的真实性,五岁小孩看的书的字数应该不会太多,一天看十本绝对是有可能的事,但,读书是比谁读得多吗?我只是这样想。
遇到一本好书,看了又看,小孩子尤其爱做重复的事情;假若重看了十次,该算是看了一本还是十本?
中学时我为了做课外阅读报告看了《儒林外史》;大学时修读中文系,四大小说又是必读必研的作品;出来工作以后体验了人事纷扰,再捧卷细读,又有另一番体会。算起来,我看的是同一本书,但得到了三种不同的顿悟,如果要比,这该算一本还是三本?
最近女儿拿回来一本小册子,不知是不是同一个“青少年阅读计划”,但精髓一样,就是比读书。
女儿说,每借一本书就把书名、书号抄下来,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盖个印章,储齐100个印章,就会获发“嘉许状”,全年看书最多的50个人再另颁奖项。
乍听之下,觉得计划不错,女儿最初一鼓作气,隔几天就会去图书馆借足最高限量的六本书,努力看,努力盖印章。一个月后,静下来了,没有人再提起去图书馆的事。
“不借书了吗?”我问。
“不想玩了,大家都在出猫(作弊)……”女儿这样说。
原来,孩子们为储够100个印章,课间时和午饭后就坐在图书馆里抄书号,借一本抄完,还回去,再借另一本。妈妈们也在帮忙,在公共图书馆里借呀借,抄呀抄,一个月不到,就储满了100个印章。我家孩子奉公守法,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人家的进度,于是就自动放弃了。
书继续看、继续借,只是不再热衷于盖印章,慢慢地连小册子都不知道塞到哪里去了。
跟比读书多一样奇怪的故事还有许多。
女儿的死党天天都吃水果,适逢学校有吃水果比赛,老师发下来一本小手册,只要每次吃完水果找家长签名作证,回校后就可以请老师盖一个印章,储齐到某一数目的印章时,就可以换礼物。于是,头两个星期,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吃呀、盖呀。
然后,女儿的死党发现一些讨厌水果的同学的印章竟然比她还多,细问才发现,原来又是“亲子作弊大行动”。
“那些同学明明没吃水果,但爸妈跟孩子一起作弊,竟然成功骗过了老师,拿完小礼物,再拿大奖。”
本来是有意义的亲子活动,结果却演变成了父母子女狼狈为奸的把戏,没什么利益的课余活动尚且如此,如果是要争学位的计分项目,古怪诡计之多便可想而知了。
“别理人家,你吃下去的是一个苹果,别人吃下去的只是一个印章,你说谁有好处?”孩子的妈妈这样教她。我欣赏她的不为所动,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后我也拿这句话来开解在比赛中输掉的女儿。
我家孩子爱画画,但她们早已习惯了在绘画比赛中落败,我常安慰她们说:“不要紧,你们年纪还小,不可能比赢大人,尽自己的力量发挥就是了!”
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那些拿回家画的比赛用的画,十之八九都有大人参与,家长也好,画室老师也好,倾巢而出地帮忙,输掉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打着“亲子牌”搞的比赛,更能名正言顺地由家长代劳;两代人的参与,比例几乎都是九比一,父母是九,孩子是一。
还以为只是小学生在“怪兽家长”的推波助澜下变了质,原来大孩子们一样有好事变坏事的问题存在。
刚收到一个高中生的邮件,说那些“义工服务奖励计划”,本意是表扬热心服务社会的学生,没想到也有人在这里面钻空子、寻利益。
因为想要有份比较好看的简历,况且高中还有个叫“其他学习经历”的学分,于是,做义工成了拿证书、得学分的一个最方便的渠道。
一件好事,因为一纸证书变得功利起来;做义工的目的不是助人,只是为了获得奖状。
虽然,这种“证书鼓励法”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义工的行列,或许有一天,某些怀着目的而来的人真的会爱上奉献社会,但不是发自真心的助人行为,又是一种健康的道德教育吗?
“我也分不清楚这样的奖励计划是好还是坏……”这位高中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