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江的两边都是高山,还有一个山头,在江的中心突出来,好像从江里昂起了一个巨大的青鱼头,大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青鱼嘴。老辈人说,因为上游的江水,直对着它冲来,把山底下的泥土,全冲光了,山底下是空的,山脚边也形成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深水潭。江里的大青鱼,都躲在这个山底下的深水潭里。
每天清晨,渔夫就把鱼鹰放在船头上,划起双桨,撑船到青鱼嘴下面的深水潭,唱起“嘎嗨嗨,嘎嗨嗨”的号子。鱼鹰好像听到了命令,就扑通扑通地钻进水里去捉鱼。
渔夫又拿起长长的竹竿,在水面上啪啪地敲打着,跟在鱼鹰的后面。
第一只鱼鹰钻出水面来了。它的名字叫“短尾巴”,嘴里衔着一条很小的鲳条鱼,把头昂得高高的,向渔船游来。
渔夫高兴极了。鲳条鱼虽然小,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他赶快将长竹竿伸出去,把“短尾巴”拉上船,取下它嘴上的鲳条鱼,放进船舱里,并且亲热地拍拍“短尾巴”的头,说:“真是我的好‘短尾巴’,又是你第一个给提上鱼来了。”“短尾巴”听了主人的话,闪动着两只圆圆的小眼睛,十分得意地扇着翅膀。它连连点着头,嘎嘎地叫着,好像在说:“下一次,我要给你捉一条大鱼上来。”然后就站在船头晒起太阳来。
这时,渔夫又拿起长竹竿,在水面上敲打着。“嘎嗨嗨,嘎嗨嗨”地唱着,他在等另一只名叫“长脚”的鱼鹰。过了好长时间,“长脚”才忽地一下钻出水面,用它坚实的嘴巴,紧紧夹住了一条足有一斤多重的青鱼,慢慢向渔船游过来,渔夫一看,忙把长竹竿伸向“长脚”,拉它上船,取下嘴里的青鱼,更加亲热地拍拍它的头说:“捉吧,把更大的青鱼捉上来吧。”“长脚”并没有像“短尾巴”那样高兴得嘎嘎地欢叫,也没有站到船头上去晒太阳,只把翅膀扇了几下,又钻进水里捕鱼去了。
每一次第一个给渔夫提上鱼来的,总是“短尾巴”鱼鹰。那些小鲳条鱼,常在浅水里游,不要钻得很深,就能捉到。“短尾巴”捉到小鲳条鱼后,就向主人嘎嘎叫上几声,好像在夸耀自己:“我又给你捉鱼来了,我干得不错吧?”渔夫很喜欢“短尾巴”,觉得它能干,所以捉好了鱼,在给鱼鹰喂食的时候,渔夫总要在“短尾巴”面前多丢上一条小鲳条鱼。
有一天,渔夫又带着鱼鹰出发了。到了青鱼嘴的深水潭,渔夫又唱起了响亮的捕鱼号子,用长竹竿在江面上敲打着。两只鱼鹰同时钻进水里去捉鱼。第一个捉鱼上来的,照例又是“短尾巴”,仍然是一条小小的鲳条鱼。渔夫当然很高兴,因为这又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呀。他又等待“长脚”把大青鱼捉上来。但是,“长脚”上来时,嘴巴里却是空的,什么也没有。渔夫生气了,扬起长竹竿,打了一个唿哨,警告说:“你偷懒,今天不给我捉一条大青鱼上来,我就要你的命。”
“长脚”见主人生气了,虽然很吃力,还是一声不响地钻进水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短尾巴”又捉了一条鲳条鱼,得意洋洋地浮出水面,向着渔船游过来。渔夫赶快把它从水里拉到船上,取下它嘴里的鱼。他正想向“短尾巴”说些什么,见“长脚”也钻出了水面,嘴上仍然什么鱼也没有。渔夫更加生气了,他拿起“短尾巴”刚刚提上来的那条鱼,塞进了“短尾巴”的嘴里,把刚刚跳上船来的“长脚”一竹竿拨到水里。
“长脚”鱼鹰在水面上游着,十分委屈地盯着自己的主人,因为它的肚子已经很饿很饿了,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有吃过一条小鱼,也没一粒米进肚。这怎么有力气去捉鱼呢,而且它正在……不允许它再想下去了,因为主人的长竹竿扬到了它的头上,催它提鱼的号子,唱得更响。“长脚”鱼鹰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两脚一用力,又钻进水里去了。
“长脚”再一次空着嘴巴钻出了水面。它那一身羽毛,全沾在身上了,简直不能在水面上浮游了。渔夫气得什么似的,他拿起竹竿,把“长脚”鱼鹰狠狠打了一顿。“长脚”鱼鹰跌落在船舱里,挣扎着动弹不得了。
又过了一会儿,水面上漂起了一层淡红色的血。渔夫好生奇怪,他向深水里一看,见水面下有一个黑影子,慢慢浮上来,江水也开始动荡起来。“短尾巴”吓得不得了,赶快跳上渔船;渔夫也害怕起来,把船划到青鱼嘴的山脚下,等那个黑影子完全浮出水面,才看清是一条大青鱼的背脊,鱼鳍像一张灰色的小帆,大青鱼横冲直撞地游过来,弄得江水发出哗哗的声音,吓得那些鲳条鱼躲进了水草里,连在水里捕鱼吃的野鸭,也惊慌地叫着飞走了。
飞起的水浪,足有几尺高。水花溅到了渔夫的身上,把他的衣服也.打湿了。“短尾巴”躲进了船舱里。大青鱼游呀,翻滚呀,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它好像感到精疲力尽,再也游不动了,才把速度慢下来,慢下来,最后翻了一个身,不动了。
大青鱼死了,渔夫才把渔船划近大青鱼身边。他“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原来大青鱼的眼睛被啄瞎了,眼睛旁边和身上还有好些被啄过的伤口。江水里的血,就是从它身上流出来的。渔夫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他的手开始发抖,眼睛也变红了,呆呆地看着大青鱼,他又猛地扑进船舱,把“长脚”鱼鹰抱了起来,抚摸着它的羽毛。
心灵悟语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毕竟是“人心隔肚皮”,真正地认识一个人、正确地评价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一群人和一群猴洪水把一群人和一群猴逼到一个山顶上。
三天三夜,人没吃上一口东西;猴也一样。
第四天,人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猴也从水里捞起一个苹果。
男人把苹果让给女人,女人把苹果让给老人,老人最后把苹果让给了小孩。
另一个苹果的命运却相反,老猴把它从小猴手中夺了去,母猴又从老猴手里把它夺了去,最后,苹果落到了猴王的嘴里。
猴说:“人啦,真憨!自己饿得要死,却把吃的东西让给别人!”
人说:“正因为你们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们虽然长成人的模样,却不能成为人!”
心灵悟语
先人后己、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人类特有的高尚品质,也是人类紧密团结、密切合作,不断战胜各种灾难,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
舍己树
英国作家戴顿有一部名叫《舍己树》的作品,主角是一棵深爱着某个男孩的树。
男孩年纪尚小的时候,吊在树枝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阴下睡觉。那真是一段快乐无忧的日子,树很喜欢那些时光。后来小男孩逐渐长大了,他跟树在一起的时间愈来愈少。
“来啊!让我们一起玩耍。”树有一次说。
但年轻人一心只想赚钱。
“拿我的果子去卖吧。”树说。
他果然那样做了,赚了很多钱,树很快乐。
年轻人很久没有回来。有一次他路过树下,树向他微笑说:“来啊!让我们玩耍!”但这个中年人已经失去朝气,只想远离身边的一切,去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
“把我砍下来,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远走高飞了。”树说。
那人果然这么做了,树很快乐。
许多季节过去了——冬去春来,多风的日子和孤寂的晚上,树在等待。最后,那人终于回来了,年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渴望玩耍、追逐财富或出海航行。
“朋友,我还有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树说。
他果然那样做了,树很快乐。
心灵悟语
施舍比索取更容易得到满足。如果想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人,应该不是总想着自己得到了多少,也要问问自己这一生中施与了多少。17颗糖果小林的父亲是一位数学老师。一天,父亲在外面吃喜酒,回来时带回了一包糖果。父亲先拿出一颗糖果给小林。他望着正要剥开糖来吃的儿子,忽然想起了一道传统的数学题,觉得这是一个启发儿子的机会,便拦住了他。
父亲又从那包糖果里数出17颗,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小林把这17颗糖果分成三份一爸爸一份,妈妈一份,他自己一份。要求小林的一份是桌上糖果的1/2,妈妈的一份是糖果的l/3,爸爸的一份则是糖果的1/9。不能把糖掰开,也不能剩。这下可把小林难坏了。17不能被2、3和9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分开的呀!他急得抓耳挠腮,还是无计可施。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有18颗糖果就好分了,是不是?”
小林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孩子,一听这话,知道是父亲在提醒自己,就赶紧把手里那颗还没来得及吃的糖果拿出来,凑成了18颗。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一更令他高兴的是,最后他先得到的那块糖剩了下来,还属于他。
父亲想了想,对他说:“孩子,这下你应该知道了吧,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舍得。你要是舍不得把自己手里的糖果拿出来,你就永远不可能解开这道题的;你要是舍得,你就能很容易地解开这道题。而且,一旦你舍得了你已经有的东西,你往往什么都不会损失。解题是如此,与人相处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你要记住,人生也是一道题,时时处处你都必须舍得。”
心灵悟语
为了获得,你必须肯于奉献。有付出才有收获。你舍得拿出爱,你满眼看到的都将是爱的风景。记住那只鸟的名字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你说什么?”父亲又问道。
“是只乌鸦!”
“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乌鸦。你听到没有,是只乌——鸦!”儿子已经变得不耐烦了。
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起身,慢吞吞地走进屋里。几分钟后,父亲坐回到儿子身边,手里多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
儿子好奇地看着父亲翻动着本子,他不知道那是他父亲的日记本,上面记载着父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然后开始读出声来:
“今天,我带着乖儿子到院子里走了走。我俩坐下后,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我告诉他,那是只乌鸦。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我那只鸟是什么,我说那是只乌鸦……“儿子反复地问那只鸟的名字,一共问了12次,每次我都耐心地重复一遍。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
当父亲读完这页日记后,儿子已经泪流满面了。“爸爸,你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原谅我吧!”
心灵悟语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常常愿意无私地付出一切努力;反过来,又有多少孩子,愿意和能够用一半的心思,回报父母的恩情呢?“点金石”的秘密世界上的一家大图书馆被烧之后,只有一本书保存了下来,但并不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于是一个识得几个字的穷人用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怎么有趣,但这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那是窄窄的一条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金石”的秘密。
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的文字解释说,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然后,这个人变卖了他为数不多的财产,买了一些简单的装备,在海边搭起帐篷,开始检验那些石子。这就是他的计划。
他知道,如果他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子并且因为它摸上去冰凉就将其扔在地上,他有可能几百次地捡拾起同一块石子。所以,当他摸着石子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扔进大海里。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然而他继续这样干下去,捡起一块石子,是凉的,将它扔进海里,又去捡起另一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进海里,又一块……但是有一天上午他捡起了一块石子,而且这块石子是温暖的……他把它随手就扔进了海里。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把他捡到的所有石子都扔进海里。他已经如此习惯于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也还是将其扔进了海里!
心灵悟语
欲速则不达;忙中爱出错。在做出重要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沉着,千万不可不假思索地按照习惯行事。与老虎竞争的猴子猴子发现老虎向山上走去,心想,山上一定有鲜美的桃子,否则,老虎就不会离开家园,不辞辛苦地向山上爬了。
猴子抄近路,飞一般地抢在老虎的前面。翻过一座山后,果然有一片桃林出现在眼前。猴子怕老虎跟上来与它争吃桃子,赶快爬到树上,抓着树枝把桃子全摇落下来,然后转移到草丛中。
猴子躲藏在一旁的大树后面偷偷观察着老虎的行动。而老虎从这里经过时仍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猴子的心中又暗暗嘀咕起来:前面一定有更美好的桃林,要不,老虎还会继续前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