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一本书读懂24种互联网思维
47721500000015

第15章 产品经理思维(1)

工程师、技术人员、销售明星……这些传统企业的中流砥柱,全都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他们都必须转变为产品经理,运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改造自己习惯的工作模式。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给力,才能不断积累起品牌势能。你的包装,你的海报,你的营销,你的推广,都是跟在产品这个1后面的0。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一切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那些风云企业的CEO们,哪个不是在亲自抓产品。乔布斯从创办苹果之始,就在亲自抓产品,亲自举办产品发布会。谷歌的创始人一直在研发最新产品的“×实验室”工作。比尔·盖茨是编程起家的,辞掉CEO后,还在兼任CTO。中国的IT精英们,多数是搞技术出身,关注点也在产品,这些企业的崛起,不是营销的成功,而是产品的成功。

一家2012年成立的网上零食销售公司,如何做到在双十一日销3562万?三只松鼠CEO章燎原在脑联社分享了他做三只松鼠的5大秘诀。其中一条就是产品要好。他认为:

首先在互联网上,如果你产品不好,就不要做互联网了,顾客希望反馈出来。过去你在超市买个东西不好,你没有办法去告诉别人。但是在互联网上,他要买的东西不好,他马上会评价。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还能卖吗?

所以产品好是个标配,是个基础,也是个基础性的工作。现在超市那些坚果,要放到互联网上去卖肯定要给骂死。你有没有注意像洽洽,来伊份等,线下好一点的企业,在网上天猫的评分最低?证明它们在互联网上根本不受欢迎。

1. 老板要亲自抓产品,这是新兴企业的共同特点。史玉柱说,老板关注什么,资源就向这个领域集中。老板抓什么,这个就是企业的战略。

抓产品就是抓消费者,抓产品就是抓营销,而且是抓营销的前半段。抓好了产品,就能大大减少营销的投入。抓产品就是抓所有工作的源头。

2. 企业要养“技术疯子”。企业不仅需要修复性的产品研发,而且更需要颠覆性的产品研发。产品研发要讲规矩,更需要打破规矩的“疯子”。产品研发不仅需要“想得到”,而且更需要“想不到”。

3. 产品开发的灵魂人物是“技术与社会学”双栖人员。技术人员苦于消费者需要什么,市场人员苦于不知道技术能做成什么。消费者的需求,确实很容易在“更快的马车”上思考方向。那么,怎么发现消费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求呢?这就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人。乔布斯虽然不是技术专家,但他能洞悉消费者的需要,并不断向技术人员提出“不可能”的任务,从而带动苹果的创新。

众所周知的腾讯系的马化腾,经常半夜拉起微信群,挑出不同产品的毛病,这种站在产品角度讲出体验不好的问题,比吆五喝六的强势管理更为有用,因为这样才能让团队心服口服。比如在非常火爆的微信游戏刚刚发布后,小马哥如果半夜3点在香港发现了功能问题,他就会招来团队即刻修复。

商业大拿史玉柱先生,更是在每天晚上几个小时游戏的体验过程中,发现产品的不足,然后找来策划团队马上响应。

再看腾讯QQ空间的另外一个例子,QQ空间在2013年推出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功能,叫作水印相机,用户可以在拍照分享前,在照片上加上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当时的想法,而这个绝妙的点子,就来源于一名普通的研发工程师,而这个功能,也在腾讯内部被评为为创新大奖。

马化腾认为,和过去PC互联网不一样的是,整个PC互联网的入口是少数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像搜索引擎,或者客户端工具的流量入口,可以说是比较寡头的失败。但是,我们看到在移动互联网APP store的产业体系,引入到移动互联网当中,我们看到百花齐放,很多小的甚至一个人公司的产品,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爆红。

他觉得这样的模式,其实是一种新的形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产品的要求质量越来越高,因为用户安装了这个APP,很可能用5秒到10秒之间,他弄不懂,觉得不好用,就把它抛弃了。但是,如果一分钟之内,他觉得很有用,对他的生活、对他的效率、对他节省时间、对他的咨询或者娱乐方面很有价值,他会迅速告诉身边的朋友,甚至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发布出去,瞬间使得AppStore排名快速增长,继而引发更大量的下载。

现在很多APP突然火爆,往往在三天到一个星期,它的决胜期可能在一个月之内。一个月可能不行了,基本后面按照老思路做,肯定是死路一条,必然要想新的创新路子,才有可能成功。所以说,产品为王的年代似乎已经来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对传统经理人,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是一个产品经理,在小米手机/MIUI ROM 的研发过程中,雷军总是第一个去体验和思考是否达成了应有的体验,是不是把产品的体验做到了极致。众所周知,雷军本身就是一个电子设备的发烧友,在他的金山时代,董事会成员的手机几乎都是雷军送的,原因就是雷军不停的买各种手机进行体验,发现体验不好就送给他人。而在小米,除了产品经理和 boss 以外,每个员工都算是产品经理,包括研发人员、客服等等,因为每个有机会接触到用户的人,都能得到用户的反馈,而这些反馈都是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

互联网公司的游戏规则是“得产品经理得天下”,雷军把这种产品经理方法引入到手机领域,产生了摧枯拉朽的力量。事实上,小米刚开始做手机时,HTC的G3给了很大的启发,但是,雷军用产品经理思维去看,G3还是太工程师思维,做东西不够细,这种产品经理思维也是小米早期最大的底气之一。

雷军是小米最大的产品经理。他带领小米的风格就是:在一线紧盯产品。如果确定一个需求点是用户痛点,就死磕下去,不断的进行微创新。

有一次,雷军被朋友问到一个问题:如何给手机屏幕截屏存成图片?MIUI有专门的快捷功能键来实现这一功能,雷军就告诉他这个快捷键。但是被问过几次之后,雷军找来MIUI的产品经理说:“很多用户需要这个功能,但是我们的快捷键功能很多用户都不知道怎么用。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用户不用我们教,也能方便的截屏?”雷军就直接和MIUI的产品经理一起讨论,在白板上画产品设计原型,最终,设计出了在MIUI通知栏下拉菜单的开关上加入一键截屏的功能,非常方便。

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个痛点,很多记者用智能手机录音时会遇到电话打断、录音时间太长容易中断等情况,在MIUI V5中,雷军以自己大量接受采访以及和记者们交流来的经验,做了MIUI 录音机的产品经理,设计了MIUI V5的录音机产品,很受好评。

雷军发现用户需要漂亮的壁纸,在小米论坛和MIUI论坛上,用户对于手机壁纸资源的讨论和交流非常多。于是从小米手机1代开始,雷军一有时间就和设计部门的设计师在一起讨论壁纸、挑选壁纸,他自己就看过了近万张壁纸,还发动公司内的所有同事去推荐漂亮的壁纸。最后,雷军决定出资100万征集手机壁纸。

为了让工程师拥有产品经理思维,小米采取了反常规的方法。和许多公司都禁止开发人员上网聊天什么的不同,小米公司从一开始就鼓励,甚至要求所有工程师通过论坛、微博和QQ等渠道和用户直接取得联系。让工程师们直面每一段代码成果在用户面前的反馈,当一项新开发的功能发布后,工程师们马上就会看到用户的反馈。小米甚至要求工程师参加和粉丝聚会的线下活动。

洪锋说:“这样的活动让工程师知道他做的东西在服务谁,他感受到了用户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且是一张张脸,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有女用户、女粉丝非常热情地拉他们过去求签名、求合影。这些宅男工程师就觉得他写程序不是为了小米公司写,而是为了他的粉丝在做一件工作的时候,这种价值实现是很重要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不是要所有人都转型去做产品经理,而是我们要在大脑中保留一块区域,来存储我们的产品 sense,这其实就是心中有用户,保持用户思维,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用户,产品体验还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要用心来思考产品

从一个技术宅男到腾讯CTO(首席技术官),从一个IT民工到坐拥20多亿美元财富的富豪,张志东演绎了“用心去做”的真谛。当年的理想是希望凭着对计算机的爱好,能够做一些给很多人用的东西。

在深圳大学,张志东和马化腾都属于计算机技术拔尖的一拨,但张志东是其中最拔尖的。即便放大到深圳整个计算机发烧友的圈子里,张志东也是其中的翘楚。

张志东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业余爱好,下象棋可以说是他唯一的兴趣,但在工作上,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黎明网络工作的时候,张志东就非常努力,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QQ的架构设计源于1998年,正是由张志东搭建的。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用户数量从以前设计时的数以十万计到现在的数以亿计,整个架构还可适用,实在难能可贵,甚至可以说不可思议。

张志东思维活跃,沉迷于技术,一心希望可以通过技术来帮助别人改变生活。有一次,他去帮一个政府客户进行网络设置,当他尽善尽美地将一切功能都架设完成后,发现对方仅仅使用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功能,这对张志东是一个不小的触动。张志东第一次开始有强烈的用户意识,这也使腾讯对用户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和黏住用户的考虑。

什么叫用心?360的周鸿祎说:

优秀的产品经理心里都有一个大我,他不是对老板负责,而是对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他甚至会把这个产品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比如说,你如果是一个设计师,除了美化、润色、做方案之外,是不是也要用心地去了解这个产品是怎么回事?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用户为什么用这个产品?他在什么场景下用?这个产品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如果说一个技术工程师只满足于堆出一堆代码实现了一个产品功能,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可以让产品得到很多改善,或者对于认为不对的地方,也不想提出反对意见,这样的技术工程师就不要抱怨自己是 IT 民工,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就注定了他一定是一个IT民工。

我有几个个人心得,不是因为我有多么成功,而是因为我曾经是最大的失败者。我在用户体验上犯了非常巨大的错误,甚至被别人骂得狗血喷头,大家看到我有投资和参与做的成功产品,那是因为你们没有看到背后还有很多不成功的功能,不成功的产品。所以正是有很多经验教训,我总结出几个简单的心得,就是几个“心”字”:

一是说起来最简单,就是用心

很多人笑了,我们做事不用心吗?很多人原来在公司里只是一颗螺丝钉,很多时候做产品,真是为自己在做,还是觉得在执行老板旨意,还是执行上级的命令,真的在用心吗?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小,只把自己看成一个打工的,如果你是这样的层次和胸怀,你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能做好产品的产品经理,所以我希望各位听了我的心得,回去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也不用管公司是不是你自己的,你拿出一点儿创业精神。很多人讲我又不是创业者,我干吗要创业精神,难道非要你自己办公司才能把一个产品做好吗?其实在别人的平台上花着老板的钱,花着公司资源,做不成是公司交学费,如果我们都不能把自己充分调动起来,想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让这个产品在市场获得成功,给自己积累,无论是声望,还是积累人脉关系,更多的是积累经验教训。难道你今天从公司出去拿一笔钱,自己再做一个公司,你真的觉得你做产品的能力就有所提升吗?我跟产品经理讲,你心里要有一个大我,要对这个产品负责任,要把这个产品看成你自己的产品,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我经常给员工举一个例子,很多产品经理做产品,能挑出很多问题,也尽到了他工作的职责,但是仅仅靠尽到工作职责很难成为优秀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