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信仰坚定梦想
47713600000021

第21章 中文演讲

爱国是大多数人对自己祖国的最神圣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祖国在心中就会重千斤。“我要用中文”,这使人感到,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更使人感到,履行热爱祖国的义务是一种最纯洁、最温柔、最敏锐、最强烈、最高尚和最值得敬重的行为。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但是丁肇中却不相信只有3种,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组成物质的第4种最小结构。因为中文的“丁”与英文的“J”很相像,所以丁肇中便把这个新发现的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年10月18日,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只有40岁。

美国总统福特在发给丁肇中的贺电中说:“基本知识的重大进展,能够导致科学上的更进一步的突破,进而造福人类。”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丁肇中是位科学家,更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人。在这非常激动和幸福的时刻,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庄重而神圣的决定,他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瑞典皇家科学院做出了积极、友好的表示:“欢迎。”同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又不无担心地问:“谁做翻译?”

丁肇中答:“我自己做翻译。”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公民丁肇中,决定用中文在颁奖典礼上致词。”这一消息见报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深深震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叹:“丁肇中是要将荣誉献给自己的祖国。”

可是,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表示非常不满,认为丁肇中不该用中文讲演。

丁肇中十分珍惜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期盼中美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但对这位既不友好又不识时务的大使的指责,他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就用什么语。”

就这样,这位美国驻瑞典大使碰了一鼻子灰。他大概永远也不会理解:丁肇中这个出生在美国的公民,为什么会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在那次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在致词时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他使这个金色大厅里回荡起有史以来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中文。

在一个访谈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节目主持人向丁肇中问道:“您当时选择中文发言的目的是什么?”

丁肇中答:“就是因为在颁奖典礼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中文。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主持人说:“但是您在用中文做演讲的时候,应该说绝大多数的现场的人都是听不懂的。”

丁肇中答:“那没关系,因为它是全球广播。”

主持人为了进一步验证和确认自己满怀崇敬的判断,又问:“您是希望更多的中国人,或者说中文的人能够听得懂?”

丁肇中只答了一个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