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99000000015

第15章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常识(1)

冠心病患者的膳食指南

1.严格限制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饮食中脂肪总量是影响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摄入脂肪占总热量40%以上的地区,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升高,日本人人均摄入脂肪量为总热量的10%,动脉粥样硬化症就较为少见。故减少饮食中脂肪摄入量是防止冠心病的有效措施。脂肪代谢功能紊乱还与所摄入脂肪的质有关,脂肪对冠心病的影响作用取决于其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而植物油及鱼类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后者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和抑制血凝,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故冠心病患者在合理的脂肪摄入比例的前提下,应增加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比例。

2.控制总热量,维持标准体重膳食中的热量,主要供给身体热能消耗的需要。冠心病多发于45岁以上患者,与青年人相比,其活动量减少,热能需要比青年人低,如不控制食量,摄入热量过多,就会发胖(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摄入热量适当,是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方法是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每半月测量体重1次,根据体重调节膳食。冠心病患者的膳食热量应控制在每天8360千焦(2000千卡)左右。

3.蛋白质的质量要适宜蛋白质是维持生理功能最主要的营养素。正常人体需要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因此,蛋白质摄入的量要适宜。冠心病病人应适当吃一些蛋、奶、鸭、鸡、鱼、虾、瘦肉、黄豆、花生等及其制品。

但动物蛋白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脂肪,因此,在每天的膳食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搭配要适中。含脂肪、胆固醇低的食物有去脂奶粉、酸奶、蛋清、鸡肉,鱼、虾、海参、豆浆、豆腐、豆腐脑等,特别是海产品和豆制品,蛋白质含量较丰富,并且有较好的降血脂及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推荐选择食用。

4.碳水化合物比例要适宜过多地摄入碳水化合物可引起血中三酰甘油升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米、面、杂粮等淀粉类食物及蔗糖、果糖等。因此,在限制主食的同时,应少吃纯糖食物。喝牛奶尽量不加糖,不宜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和乌龙茶。主食以粗细搭配为佳,如米面配以适量的绿豆、红豆、小米、玉米面、燕麦粉等。可少量吃一些红糖,因其中含有大量的铬,对冠心病可能有益。

5.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纤维和果胶能降低胆固醇,而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钙、钾、镁、纤维素和果胶的丰富来源,冠心病患者每天至少食用各种蔬菜400~500克。芹菜、菜花、香菇、豆芽、扁豆、木耳、山楂、苹果、草梅、红果等都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同时也有助消化、通大便和降血脂的作用。

6.少量多餐冠心病人切忌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应以清淡食品为宜,过食油腻可加快血液凝固,促进血栓形成,饱餐可诱发心肌梗死。在避免饮食过饱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供应,患者可依据自身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每餐用量,增加用餐次数,这样既可避免因暴饮暴食加重冠心病病情,诱发心绞痛发作,又可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及营养供应。

7.忌烟酒、浓茶及辛辣食品辣椒、花椒、胡椒、烟、酒、浓茶都具有刺激性和兴奋性,对冠心病患者心身无益,故应节制。

8.不要吃得过咸饮食宜清淡、低盐,并发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和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天气炎热,活动量较大,可适当增加;冬季天气寒冷,活动量少,可适当减少。味精含钠较高,也应限量食用。

冠心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饮食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通过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合理调整,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防止冠心病的病情恶化,对危险因子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可防止疾病反复,减少死亡率,延长生命。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要求是:

1.热量的摄入要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及工作性质需要,不能过高,以保持标准体重为度。

2.蛋白质供给要注意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的合理搭配。

3.碳水化合物要适量,少用蔗糖和果糖。

4.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籽、螺肉、油炸食品等。

5.控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在5克以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比正常人多摄入些。

冠心病患者膳食如何进行合理烹调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成分各不相同,同种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对其所含营养素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冠心病患者应根据其营养需求的特点,针对不同的食物,进行合理烹调。

谷类的合理烹调

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均易溶于水,因此淘米时应避免过分的揉搓。用盆或碗蒸饭以及焖饭比捞饭法损失营养素较少。米汤及煮面条的汤应设法利用,吃原汤面条较好。

豆类的合理烹调

要注意制备方法,豆类蛋白质的消化与制备方法有关。从消化率看,干炒大豆的消化率不如煮熟的大豆,而煮熟的大豆又不及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另外,生黄豆还含有皂角素,它有刺激胃肠的作用,将黄豆充分加热煮熟,皂角素即被破坏。

蔬菜的合理烹调

为防止蔬菜中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损失,烹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用水浸泡和丢掉汤汁及挤去菜汁的做法。

2.烹调加热时间不易过长,叶菜快火急炒法保留维生素最多。做汤时宜先煮汤而后加菜。团体食堂以分批炒菜较为合理。

3.新鲜蔬菜不宜久存,不要在日光下暴晒。烹制后的蔬菜,不宜放置时间过长。

4.加醋烹调可减少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损失,加淀粉调芡汁也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损失。

5.不用铜器制备蔬菜,铜锅损失维生素C最多,铁锅次之。

油类的选择

烹调时合理使用食用油,因为它除可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外,更重要的是还可提供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合理,也可以对人体产生危害。如动物油中的猪油、牛油等硬脂油主要是饱和脂肪酸,过多食用能使体内胆固醇形成比较稳定的酯,并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加速动脉硬化。而大部分的植物油,如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则含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芝麻油、花生油次之),其主要成分有亚油酸,能使肝内胆固醇分解成胆汁酸,并使其排泄,这就能促使体内血脂和胆固醇降低。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动脉硬化、冠心病、肝胆疾病、糖尿病患者以食用植物油为好。

冠心病患者如何制订食谱

制订食谱按通俗的话说就是“开菜单”,即将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的全部内容做好合理的安排,将三餐内容(包括加餐)开列在菜单上,作为制备膳食的指南,也是供给合理营养的依据,一切符合营养要求的膳食计划,只有通过合理的食谱才能体现出来,为了制订出适合冠心病病人病理、生理及营养需要的食谱,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

1.膳食内容须保证营养平衡营养平衡是食谱设计的关键,所涉及的膳食内容必须使用餐者能够获得均衡营养,符合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况的需要。关于营养均衡膳食的要求,详见“如何进行食物的搭配”。

2.膳食应具有吸引力食谱上所供应的食物,必须考虑其色、香、味、型和多样化。经过烹调制备,要求颜色美观,味道鲜美,而且品种和烹调方法要多种多样而不单调,能使用餐者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来促进消化液分泌,产生食欲,从而很自然地乐于进食。

3.膳食能促进消化编制食谱要考虑到每餐食物的搭配,既能使人有饱腹感,又可促进消化。油腻厚味难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要集中于一餐或一日,注意浓厚食品与清淡食品的搭配。还要考虑到季节性的特点,如夏日炎热出汗多,食谱内容应清淡、凉爽,冬季寒冷,菜肴可稍浓厚,并应尽量保持温热。

4.合理安排餐次和用量制订食谱应注意到合理的膳食制度,即合理安排一天的餐次和两餐之间的间隔、每餐的用量与质量。两餐之间的间隔不应太长,防止高度的饥饿感,同时也不宜太短,以免影响食欲和消化。两餐的时间间隔以5~6小时为宜。有些患者需要采用1日5~6餐,应合理安排适当用餐时间。每日用餐定时,形成条件反射,利于产生旺盛的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

各餐的用量分配,应是午餐量稍多,早餐和晚餐量较少,例如早餐占全天总热能之25%~30%,午餐占全天总热能之40%,晚餐占全天总热能之30%~35%。早餐除粮食外,应再搭配点供给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或豆制品之类。午餐是营养平衡占热能比重稍多的一餐,晚餐是营养平衡而又比较清淡,油腻厚味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升高血液黏度。

5.依据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制订食谱食谱的制订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身高、体重、病情、营养状态及个人饮食习惯的不同,参照食物营养成分表制订,首先明确患者1日所需食物的总热量,然后按照各种营养素所占的比例选取合适主食、副食,辅以适宜的烹调方法,配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制订出适合不同患者的食谱。

如何计算配餐的营养与含量

配餐食物的分类

食物是人类获得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基本来源,按其来源及性质可以分为5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和杂粮;薯类包括土豆、甘薯、山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由这些食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和淀粉、食用糖、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提供维生素E及必需脂肪酸。

冠心病患者的食物选择参见下表

冠心病患者的食物选择

可随意进食的食物,适当进食的食物,限制进食的食物谷类(粗粮),瘦肉,动物油(猪油)谷类(大豆),鱼类,肥肉、鱼子蔬菜(大蒜、白菜),植物油(豆油、花生油),动物内脏菌藻类(香菇、海带、紫菜),奶类,烟、酒水果、瓜类,鸡蛋(每周2~3个),咖啡、糖、浓茶冠心病患者每日营养素需要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约有几十种,概括为7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每类都具有独特的营养功能,但在代谢过程中有密切联系,共同参与、推动和调节生命活动。冠心病患者根据其病情特点及发病机制,有着自己独特的营养需求特点,现介绍如下。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每日至少要摄入200~250克碳水化合物。日常所吃的米、面、糖果等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葡萄糖后吸收进入人体组织以供热能;过多的葡萄糖则在肝脏转化为三酰甘油,成为血脂的来源。由此可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冠心病发病也会有一定关系。由碳水化物所供给的热能应占总热能的60%~65%较好。

2.脂肪与胆固醇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有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不饱和脂肪酸则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但摄入过多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多,过氧化物堆积能破坏细胞膜,对维持机体健康不利。因此建议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在1.0~2.0为宜。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物中的胆固醇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每周3个鸡蛋,或100~150克新鲜鱼。1只鸡蛋含胆固醇293毫克,100克鲫鱼含胆固醇130毫克,60克瘦肉含胆固醇48毫克,400克牛奶含胆固醇60毫克。控制脂肪摄入,使脂肪摄入总量低于总热量的20%~25%,其中动物脂肪应少于1/3。

3.蛋白质冠心病患者每日摄入的蛋白质的质和量应适宜。应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少进食动物性蛋白质,一般成年人每日蛋白质需求量约为60克。

豆类及其制品中含较高的植物性蛋白质,而禽蛋、鱼肉和瘦肉等则含有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质。

4.维生素新鲜的蔬菜、水果、发芽的豆类是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丰富来源,特别是维生素C对脂质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能增加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的速度,使已增高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大剂量维生素C可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以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使血管壁富有弹性,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维生素D有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正常人每日食用维生素D超过1200μg,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28毫克/100毫升,所以维生素D量摄入量不宜过高。

维生素E有抗氧化功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因此,维生素E对改善心肌功能有好处。

5.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碘可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着,并能破坏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减缓或阻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根据国内外报道,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居民,中年及老年以上的人,冠心病发病率低,主要是食物中海产品较多,例如海产品中的海带、紫菜、海蜇等含碘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