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汉阳区内,有一处万众瞩目的名胜古迹,名叫古琴台。琴台前有一条宽阔的马路,直通武汉长江大桥和江汉大桥。这是一座历尽沧桑、屡废屡兴而又富有神秘色彩的建筑物。这里也是一处旅游处所。每逢节假日,游人纷至沓来,十分热闹。这座还不能确切考证出具体建台时间的古琴台,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如此多的游人呢?因为这里曾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友谊故事,并留下了一曲永放异彩的《高山流水》古琴曲。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和钟子期都是当时的楚国人,大约生活于与屈原差不多的年代。那时,楚国政治腐败,奸臣当道,一批贤能之士或隐遁林泉,或跑到其他诸侯国去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于是,俞伯牙便来到了晋国,当了一名“楚材晋用”的大夫;而钟子期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避世遁隐,寄情于山水之间。
伯牙琴艺超群,他的琴声能令驾车的马听了,也会仰起头来静心聆听,可见高妙到了何等程度。
有一天,伯牙路过汉阳,架一叶扁舟,在月下鼓琴,正好钟子期从这里经过。琴声婉转悠扬,粗犷而柔美,简放而易行,似驰原的骏马在奔腾,似雄鹰在俯视大地,似猿猴在攀登高崖,似山风在摇动树枝,似探险者临高长啸。钟子期的思绪随着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琴音在驰骋,他感觉自己像攀缘在悬崖峭壁之间,有时又像跨越千山万壑,凌高望远,意境高昂。他连声称赞道:“美哉乎鼓琴,巍巍若太山!”
正在专心弹琴的伯牙不动声色,微闭双眼继续弹着,就像一尊凝重的根雕聚集全身心的智慧与精力于指尖。这时哗哗的琴声又转向了流水,时而涓涓滴滴,潺潺轻唱,如滚珠落盘;时而又如河水滚滚流淌,一浪盖过一浪,推挤而至;时而又如恶浪滔天,波涛汹涌,铺天盖地,虎啸狼嚎,汹涌而来。钟子期的思绪再一次随着缓慢的溪流而逐步转入急切昂扬的琴声中,他像涉过小溪,来到大河。他陶醉了,神往了,不由发出一声惊呼。
这惊呼声划破寂静的夜空,钻进俞伯牙的耳中,他心里一怔,琴声戛然而止了。因为听琴的人猜透了自己的心意,听出了自己所弹的内涵,总算遇到了“知音”,不禁喜上眉梢,便邀请钟子期彻夜长谈。在宁静夜晚,这对初识的朋友,探索了许多问题。自然,谈得最多的是音乐,是琴。他俩一致认为音乐是有声的诗,无形的画。它可以折射出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优美景色,可以用山的壮美来鼓舞雄心壮志,也可用江的澎湃来洗刷污浊。音乐是心灵的窗口,不仅可以抒发喜怒哀乐,还可把人引入广阔的精神空间。那诗化般的流动效果和无以名状的色彩,会形成一种扑朔迷离、肃穆、清静的仙佛意境,使浸淫于其间的人们,不由自主地归真向善,走向至美与自然,也会使长途跋涉的人,不再感到寂寞和劳累了。为此,他们相约于明年的此时此夜,再在这里相见,共邀明月,共赏佳音。钟子期也高兴地应允了,一曲《高山流水》把两个朋友的手牵了起来。
第二年的这一天,俞伯牙怀着无限企盼的心情,又来到了汉水之畔,等候知音的到来。然而,他左等右等,也不见钟子期的身影。他像礁石一样守候在汉水之滨,心潮起伏。心想:自己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这里,是为了这片宁静的蓝天,为了这相识的知音,为了能握手叙说心路历程,坦言生活的甘辛苦辣,抒发人生的感悟,激发对音乐的共鸣,引发对社会的关注和精神的升华……然而,为什么钟子期会负约呢?他百思不解。
经过再三打听,俞伯牙才知道钟子期已经离开人世了。他是何等的伤心啊,觉得自己的琴弹得再好,也没有人能听懂了。在万分难受的情况下,他便把相伴自己多年的琴摔破了,并发誓不再弹琴。于是,去年的“听琴”处,便成了今年的“摔琴”处。然而,这段“知音难觅”的故事与这段《高山流水》古曲,却永远流传下来了。后人为纪念这对心心相印的琴友,在当年听琴、摔琴的地方建起了古琴台。
古琴台屡废屡建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是十分珍惜友谊的,也是热爱音乐喜听琴声的。像伯牙与子期这样的知音,是千古典范,是激励后人的榜样,又怎么会被时间磨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