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惊叹的奇迹
47697100000042

第42章 玛雅文明——洪都拉斯科潘玛雅遗址

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位于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西北部大约225千米处的科潘玛雅古城的遗址,是玛雅文明中最古老且最大的古城遗址。遗址坐落在13千米长、25千米宽的峡谷地带,海拔600米,占地面积约为15公顷。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森林密布。

科潘玛雅遗址公元前200多年,科潘是玛雅王国的首都,也是当时的科学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中心,公元1576年,西班牙迭戈·加西亚在从危地马拉去洪都拉斯的途中,发现了这处淹没在草莽丛中的古城遗址。遗址的核心部分是宗教建筑,主要有金字塔祭坛、广场、6座庙宇、石阶、36块石碑和雕刻等;外围是16组居民住房的遗址。最接近宗教建筑的是玛雅祭祀的住房,其次是部落首领、贵族及商人的住房,最远处则是一般平民的住房,反映了阶级社会中等级制度的宗教特点和宗教祭祀的崇高地位。

在广场附近,一座庙宇的台阶上立着一个非常硕大的、代表太阳神的人头石像,上面刻着金星。另一座庙宇的台阶上,是两个狮头人身像,雕像的一只手握着一把象征着雨神的火炬,另一只手攥着几条蛇,嘴里还叼着一条蛇。在山坡和庙宇的台阶上,耸立着一些巨大的、表情迥异的人头石像。据说他就是玛雅人的第一位祭司、象形文字和日历的发明者伊特桑纳。另一个长122米、高068米的祭坛上,刻有4个盘腿对坐的祭司。他们身上刻有象形文字,手中各拿着一本书。在这个祭坛的雕刻群中,有用黑色岩石碎片镶嵌成花斑状的石虎和石龟。

在广场的山丘上有一座祭坛,高30米,共有63级台阶,它是由2500块刻着花纹及象形文字的方石块垒成,石阶两侧雕刻着两条倒悬着的花斑大蟒。玛雅金字塔在广场的中央,有两座有地道相通、分别祭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各长30米,宽10米。墙壁门框中有丰富多彩的人像浮雕。在两座庙宇之间的空地上,耸立着14块石碑,这些石碑建于613年至783年之间,所有的石碑均由整块的石头雕刻而成,高低不一,上面刻满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刻和数以千计的象形文字,在众多的人物雕像中,只有一个看起来像女性,表明当时妇女地位的低下。

玛雅的象形文字科潘玛雅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个面积约300平方米的长方形球场,地面铺着石砖,两边各有一个坡度较大的平台。现在台上仍有建筑物的痕迹。据考证,科潘的玛雅人在举行祭祀仪式时,要进行一场奇特的球赛,用宗教活动来选拔部落中的勇士。

科潘玛雅遗址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有着宏大的建筑,还有丰富的象形文字,是极少数起源于热带丛林的文明的例证。这些建筑表明科潘的玛雅人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玛雅人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同时代的旧大陆文明相形见绌。他们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以及至今仍有待我们去破译的象形文字系统。

科潘是玛雅象形文字研究最发达的地区,它的纪念碑和建筑物上的象形文字符号书写最美、刻制最精、字数最多,例如,在科潘遗址中,有一条六七十级的梯道,用2500多块加工过的方石砌成,这是一座纪念性的建筑物,梯道建在山坡上,直通山顶的祭坛。宽10米,两侧各刻着一条花斑巨蟒,蟒尾在山丘顶部。梯道的每块方砖上都刻着象形文字,每个文字的四周均雕有花纹,梯道共刻了2000多个象形文字符号,它是玛雅象形文字最长的铭刻,也是世界题铭学上少见的珍贵文物,由此被称为“象形文字梯道”。

科潘的经济与政治实力也十分强大,仅次于蒂卡尔而远远超过其他城邦,在文化上则完全可以和蒂卡尔并肩而立,甚至还略有超越,有学者认为科潘的重要意义决不在蒂卡尔之下,它们如双峰并立,是玛雅文明两座最伟大的灯塔。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看,科潘在规模上可能略逊于蒂卡尔,但美丽却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