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
47695700000003

第3章 B(2)

——《淮南子·主术训》[释义]不把池水汲干捕鱼,不焚烧树林后猎取野兽。比喻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不管人责,但求自尺。

——《西岩赘语》[释义]不管别人的责备对还是不对,只求自己尽到责任就行了。

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易经·咸传·恒》[释义]人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就会招来人家的猜疑,这样的人就不能立身在世间了。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

——《国语·鲁语》[释义]不加厚大梁,它就不能撑住房屋的重量。比喻对人才不加以培养,就不能胜任大业。

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诫儿侄八百字》[释义]不怕别人不知道,就怕自己的学问不到家。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子路》[释义]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而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释义]如不半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的路程;不聚汇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成为广阔的江海。

不加功于无用,不损财于无谓。

——《汉书·杨玉孙传》[释义]不在无用的事情上用功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论学者不当骄人》[释义]不骄傲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促进自己学习的成功。

不教而诛谓之虐。

——《汉书·董仲舒传》[释义]事先不加以教育,不指明什么是错误的,一旦触犯就处罚或杀掉,这叫做暴虐。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尚书·旅獒》[释义]小事情上不知检点,终有一天会损害你的大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旧唐书·文苑传》[释义]不尊敬别人,就是自己不尊敬自己。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牧民忠告》卷下

[释义]不能用衡量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清·龚自珍

[释义]如果连自己的心都抑制不住,还怎能战胜外物呢?

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十轻斋养新录·通鉴

多采善言》[释义]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还怎能批评别人呢?

不能则学,疑则问。

——《曾子·制言》[释义]不懂的就要学,有疑问的就要请教。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释义]自己的品德不端正,怎么能端正别人的呢?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论语·公冶长》[释义]如果不在安乐时想想危难,以崇尚节俭来戒除奢侈,这就好像是砍伐树的根而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流水的源头而希望流水长远。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释义]不将对一个人的怒气转到另一个的头上,也不重犯一种错误。

不强交,不苟绝。

——《文中子》[释义]朋友之交不可勉强,也不随便与人绝交。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释义]做一件事开始不勤奋,到最后必然会后悔。

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释义]不需要取得别人的东西,就叫做富有;不屈服于别人,就叫做高贵。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有无量。

——《格言联璧·持躬类》[释义]不拜倒在古人面前叫做有志,对待当世人不谦虚叫做没有度量。

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何及。

——《说苑》[释义]事前不谨慎而事后懊悔,即使懊悔,哪里还来得及呢?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说苑》[释义]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惮也。

——《鹿门隐书六十篇》[释义]不经过思考就发表言论,不充分了解就交朋友,这是我最怕的事情。

不私而天下自公。

——《忠经·广至理章》[释义]居上位的人如果能秉公办事,天下自然也就奉公守法了。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孔子家语·颜回》[释义]不要忘记过去的恩德,也不要耿耿于旧的私怨。

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

——汉·桓宽《盐铁

论·地广》[释义]不因为是自己的亲近就给以重赏;也不因为与自己疏远就忘掉给人恩惠。

不为难易变节,不为安危革行。

——《政要论·臣不易》[释义]不因为艰难或容易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也不因为安然或危险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盐铁论·地广》[释义]不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不因为地位的低贱而变更自己的志向。

不侮矜寡,不畏疆御。

——《诗经》[释义]不欺压孤苦无依的人,也不畏惧强暴势力。

不先正本而成忧于末也。

——《说苑·建本》[释义]不先把根本弄好,成了事实才忧虑,已经迟了。

不祥在于恶闻己过。

——《尉缭子》[释义]不吉利就是在于不愿听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慈姥竹》[释义]不要像蒲花柳絮那样随风飘荡,应当永远保住自己坚贞的节操。

不学桃李花,乱向春风落。

——《双槿树》[释义]不要像桃花、李花那样,虽然开得很早,但也谢得很快。

不学问者,学必不进。

——《父师善诱法》[释义]学习不勤于请教别人,学业就无法进步。

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苟非。

——《父师善诱法》[释义]不因喜爱而无根据地赞扬人,不因憎恶而随便非议人。

不以利交则无咎。

——《薛文清公读书录·交友》[释义]交友不以利益为基础,就不会犯错误。

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典论·论文》[释义]不应当由于处于困境就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应当由于处境优越,就产生杂念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不义而强,其毙甚速。

——《典论·论文》[释义]靠着不义的手段强盛起来的,其灭亡一定很迅速。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非十二子》[释义]不受虚名的引诱,不怕别人的诽谤。

不遇至刻之人,不知忠厚之善。

——《史典·愿体集》[释义]不遇上最苛刻的人,就不知忠厚之可贵。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韩非子·初见秦》[释义]不知道而信口开河,不是明智的表现;知道了却闭口不讲,这是没有尽心竭力。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吕氏春秋·谨听》[释义]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这是多种祸患的根源。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子·成相》[释义]不知警惕,还要重犯错误;拒绝规劝,坚持错误,必然让坏人钻空子。

不知其人视其友。

——《史记·冯唐列传》[释义]不了解这个人,可以看他结交的朋友。义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知音,莫语要。

——《三字诀》[释义]对不是知心的人,不要把秘密告诉他。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者小,故人易之也。

——《韩非子》[释义]人不在山上跌倒,却会在土堆上摔跤。因为山高大,所以人能谨慎地顺应地势,因为土堆矮小,所以人会疏忽它。

不足生于无度。

——《孔子家语·五刑解》[释义]财用不足,产生于挥霍无度。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史记·三王世家》[释义]不依仗地位和权势耍威风、逞霸道,就不会在以后遭到羞辱。

布令信而不食言。

——《说苑·政理》[释义]发布的命令要守信用而不要说话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