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
47695700000016

第16章 N

乃知把交难,须有知人明。

——《寓意诗》

[释义]如果知道选择朋友很难,就必须有知人之明。

男儿屈穷心不穷。

——《野歌》[释义]男儿身处困境时,仍然胸怀壮志。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王文公文集·忆昨诗

示诸外第》[释义]男子汉不在青年时期有所建树,到了老的时候怎么了此一生呢?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古意》[释义]男儿自有操守,宁可杀身,也不损失大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地不受等闲恩。

——《东周列国志》

[释义]志士接受人家的恩惠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我平生就不愿意随便接受人家的恩典。

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

——《格言联璧·持躬类》[释义]不要接受难以报答的恩惠,万勿结交难以久处的朋友。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

——《后汉书·皇甫嵩列传》[释义]难以挽留住的而又容易失去的东西,就是时间了。说明人应当珍惜时间,努力进取。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读李斯传》[释义]妄想用一个人的手遮住天下人的耳目是办不到的。

难胜莫如己私。

——《二程粹言·论学篇》[释义]战胜自己的私心是最困难的。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贞观政要·公平》[释义]凡是有才的人就应当推荐,不应当因为是你的亲人,怕被别人嫌疑,就有意回避,或者因为他是你的仇人就埋没了人家的才能。

内清外浊,弊衣裹玉。

——《太玄经》[释义]心灵贞洁的人,而外表丑陋,就像一件破旧衣衫裹着一块宝玉。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子》[释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

——《格言联璧·接物》[释义]能奉承我的人,必然也能害我,所以应当特别对这种人加以提防。

能下人者,其志必高,其所致必远。

——《牧民忠告》[释义]能屈就他人之下的人,必有很高的志向,他一定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能行至公,莫要乎无忌。

——《傅子·通志篇》[释义]要想办事公正,没有比无妒之心更重要的了。

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

——《说苑·说丛》[释义]能说的人未必能做,能做的人未必能说。

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

——《中说·魏相篇》[释义]能够忘记自身利益的人,才能无私,无私就会大公。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

——《韩非子·有度》[释义]对有能力的人不能掩盖,对无能的人不能粉饰。

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

——《关尹子·九药篇》[释义]做小事情而能坚持到底的,大的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逆境长存戒心,故以之成君子;顺境易生放心,故以之陷小人。

——《西岩赘语》[释义]处逆境的人常存警惕、戒备之心,因此成了有道德的人;处顺境的人容易产生放纵恣肆之心,因此变成了道德低下的小人。

逆则生,顺则夭矣;逆则圣,顺则狂矣。

——《默觚·治篇》[释义]敢于对抗逆流就能生存,听天由命只有死亡;敢于对抗逆流就聪慧,随波逐流就会狂愚。

匿病者,不得良医。

——《春秋繁露·执贽》[释义]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的人,不会有高明医生为他治疗。比喻掩饰自己过失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匿人之善,斯为蔽贤。

——《孔子家语·辨政》[释义]掩盖别人的长处,这就是埋没贤才。

年难留,时易陨,厉志莫赏徒劳疲。

——《鞠歌行》[释义]岁月不能挽留,光阴容易逝去,应当随时激励自己的意志,不要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礼记·曲礼上》[释义]年龄比自己大一倍的,应该以敬奉父亲的礼节对待他。

念己之短,好人之长,近仁也。

——《意林·法训》[释义]不忘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优点,这算是已经接近高尚的品德了。

念人之过,必亡人之功。

——《吕氏春秋·注》[释义]老是不忘别人的错误,就会抹杀别人的功绩。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战国策·齐策》[释义]飞鸟羽毛相同的才落在一起,野兽脚爪相同的才走在一起。比喻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增广贤文》[释义]宁可坚守正直之道以致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也不可搞邪门歪道,使自己得很多利益。

宁人负我,我无负人,此待己之道也。

——《牧民忠告》[释义]宁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对不起别人,这是待己的方法。

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

——《西岩赘语》[释义]宁可让世俗小人笑话你笨拙,也不要让君子批评你狡猾。

宁为有瑕玉,不作无瑕石。

——《玉堂丛语》[释义]宁可作有污点的玉,而不作没有污点的石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可为正义事业牺牲,决不屈辱偷生。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三十六计·假痴不癫》[释义]宁可装作糊涂而不行动,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泄露一点机密,就像冬季的云雷屯聚收藏,待机而动一样。

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

——《西沤外集·药言剩稿》[释义]宁愿得到别人的求全责备的指责,不可得到过分的赞誉。

宁直毋媚,宁介毋通,宁恬毋竞。

——《蕉窗日记》[释义]做人宁可正直而不献媚奉承;宁可耿介也不靠非法手段求得亨通;宁可恬淡也不和别人争权夺利。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三侠五义》

[释义]宁可绕道走,不可冒险抄近路。

佞人善养人私欲也,故多私欲者悦之。

——《傅子·矫违》[释义]善于巧言谄媚的人最会助长别人的私欲,所以私心重的人喜欢这种人。

佞言似忠,奸言似信。

——《省心短语》[释义]花言巧语貌似忠诚,奸诈的言辞貌似诚信。

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拙轩颂》[释义]本想要弄聪明,结果做了愚事,就像画蛇添足一样。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三国志·魏书》[释义]要做到发怒之时面不改色,高兴之时不失去常态,这是最难做到的。

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诸葛亮集》[释义]愤怒不能对着无罪的人;喜爱不能施之有罪之士。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

[释义]愤怒时不对人过分地处罚;高兴时不对人过分地赐予。

怒如烈冬,喜如温春。

——《意林》[释义]对人发脾气,给人的感觉像严冬那样寒冷;和颜悦色地待人,如春天那般温暖。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资治通鉴·唐记》[释义]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面上的人,这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诺而寡信,宁无诺;予而喜夺,宁无予。

——《木几冗谈》[释义]许了愿却很少守信用,宁可不许愿;送给人家东西,却又拿回来,宁可不给。

懦,事之贼也!

——《左传·哀公十四年》[释义]怯懦是成功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