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环保之路
47689800000047

第47章 提倡环保出行(1)

汽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于是有眼光的汽车生产商就开始研制各种各样的“绿色汽车”,用各种新型清洁能源做原料。当然,真正的环保汽车还没能普及之前,也有许多人从乘汽车回归到了骑自行车、甚至以步代车。

21世纪,是汽车的世纪,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5亿辆。汽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汽车的大量增加带来的是环境的急剧恶化。

进入21世纪,汽车污染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对世界环境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有关专家统计,到21世纪初,汽车排放的尾气占了大气污染的30%~60%。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尾气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由局部性转变成连续性和累积性,而各国城市市民则成为汽车尾气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研究表明,1.4升气缸的汽车,每行驶1千米,就要排出80~100克一氧化碳,10~20克氮氧化合物。粗略估计,全球5亿辆汽车每年要排放约5亿吨二氧化碳(CO2)、1亿吨碳氢化合物(HC)和0.5亿吨氮氧化物(NOx),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60%以上,是公认的大气“头号杀手”。

环境问题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使我们无法回避。但事实证明,聪明睿智的人类是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目前需要的只是时间和进一步完善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终将有能力自我完善,解决由它自身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中工业余热和生活余热的存在以及蒸发耗热的减少等原因,而形成的城市市区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的一种小气候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高温的城市区域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以上。美国人原喜欢宽大、舒适的轿车,但是这些车耗油量大,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加严重。为了节约能源,也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美国政府决定资助一项研究:在若干年内开发出百千米油耗几升的节能车。如果这种车研制成功的话,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正是因为美国加强了对汽车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所以美国的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里曾是美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如今其汽车保有量是北京的8倍,却依然天空蔚蓝、空气清新。

法国地铁

法国巴黎在控制汽车污染上可以说是出奇制胜。那里的人都喜欢乘坐由电力牵引的公交车(主要是地铁和区域快车),这种车是巴黎最普遍的公共交通方式。巴黎普通的公共汽车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是小汽车的1/3,电力牵引公交车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接近小汽车的1/20,那么平均一辆小汽车每乘客千米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公交车的多少倍呢?我们需要计算一下。平均一辆公交车由0.87辆电力汽车和0.13辆普通公交车组成,所以一辆公交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是0.87×(1/20)+0.13×(1/3)=0.08683,取倒数后得到12,所以小汽车交通的每乘客千米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公共交通的12倍。看来法国的公共交通的确为其环境的改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了二氧化碳排放上减少了很多,法国公交车在其他方面也比小轿车有优势。公共汽车每乘客千米的一氧化碳排放量仅占汽油小汽车的1/25,每乘客千米的微粒排放量仅占汽油小汽车的1/4。不过,这些优势主要是电力牵引的功劳。

对于世界各大、中等城市来说,汽车交通需要面对的另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拥堵。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每天有6.7万辆汽车挤进狭小的城市中心,几乎使整个交通系统瘫痪。一位市政官员说:“多年以来,整个城市被迫适应汽车;现在,汽车必须反过头来适应城市。”正是因为荷兰交通拥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荷兰人人都会骑自行车。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的样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新型汽车在车型、结构和材料等方面不断地有所突破——车型的流线越来越顺畅,不但看起来有种优雅、华贵的“气质”,而且还可以减小空气阻力,提高时速;车厢空间越来越大,汽车的座位也越来越舒适、安全;汽车的材料开始选择质量轻、强度高的品种,这样可以减轻自重,提高载重。总之,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

汽车除了向舒适、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在环保技术上也快速发展着,环保汽车将成为21世纪汽车发展的主流。面对日趋严峻的环保形势,世界汽车工业界认为,要使汽车工业产销两旺,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推动汽车环保技术,开发出环保型汽车。其主攻方向是降低废气排放,减少燃料消耗。

主要战略措施有3条:①推广混合动力系统,即采用燃油发动机和电气动力组合驱动方式,开发“准绿色发动机;②研制车用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开发出无废气排放的“绿色”发动机,其中以氢为燃料的电池已取得突破性进展;③使用替代燃料,如天然气、酒精、甲醇和氢气等,以达到“准绿色”环保汽车标准。

绿色环保汽车

为此,北美、欧洲和日本的汽车业在汽车环保技术上的投资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5.5%上升到90年代前5年年均增长率8.5%,而1996年以后年均增长率达12%以上。韩国、巴西和墨西哥等国汽车业更是加大环保科技投资,目前这3个国家都已开发成功环保型汽车。其中韩国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将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墨西哥已与美国联合发展电动汽车。

除了大力开发“准绿色”和“绿色”发动机外,世界汽车制造商们为了加快发展环保型汽车的步伐,正在扩大与电子业的合作,希望通过普及电脑使汽车发动机的“绿色效应”达到理想水平。1998年9月,世界五大汽车制造公司,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及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作出决定,联手实现车用电脑标准化,旨在使电脑在开发环保型汽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绿色汽车”成了一个热点,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绿色汽车”可不是指颜色为绿色的汽车,而是指环保型汽车,这种汽车有3个突出的特点:

(1)可回收利用

在环保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国规定汽车厂商必须建立废旧汽车回收中心,宝马公司生产的汽车可回收零件的质量占总质量的80%,而他们把目标定为95%!几乎整辆车都可以重新利用了。从总体上看,美国是世界上汽车回收最好的国家,每辆汽车的75%都可重新利用。

(2)低污染

如今,汽车废气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十分重要。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汽油,这种汽油含有一种称为含氧剂的化学物质,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发明了一种具有“显著催化性能”的添加剂,这种添加剂能够消除汽车发动机上散发出的90%的粒子和可见的烟,并在国外的公共汽车上进行了成功的试验。

(3)低能耗

降低能耗就意味着要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那么排放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也就相应减少,从而也减轻了污染,从这个角度讲,低能耗和低污染是并存的。日本就深谙此道,1999年日本推出一种汽车节能装置,可以节省25%的燃油,同时排出废气量可减少80%。此外,“绿色汽车”还有降低噪音的功能。

汽车的发明至今不过100多年,然而汽车就像一支支贪得无厌的吸嘴,会把地球上蕴藏的石油吸吮而尽。世界每天消耗7000万吨石油,驱动超过6亿辆汽车。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的热门话题。汽车采用替代燃料不仅是因为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是因为要解决石油资源日益贫乏的问题。据预测,世界石油储量仅够维持45年。

发展绿色环保车已成为各国科学家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早在1976年,美国就公布了《电动汽车研究、开发及演示法》,为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及产业化奠定了基础。电池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动汽车的一个难题,为此,1991年美国组建了先进电池基金会,分两个阶段开展研究。

日本也不甘落后,近年来日本在其汽车制造业的经营策略调整中,有意减缓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他们精简产品种类、拉长产品周期,用节省下来的资金研制绿色汽车,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1)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绿色环保汽车最理想的能源是电能。它彻底解决了内燃机汽车的排气污染问题,是一种最有前途的替代汽油、柴油的汽车能源。用蓄电池电能作为动力的汽车,称为电动汽车,又被称为“零污染汽车”或“超低污染汽车”。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噪声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现有交通工具中除内燃机汽车以外发展最快的运输工具之一。

翻开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电动汽车不是一个新名词,它甚至比内燃机汽车出现的还要略早一些。

在电动汽车的研制上,英国走在最前列。1873年,英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1892年,美国在芝加哥展出了他们研制的电动汽车。

法国紧随其后。1881年法国的一位电气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对车辆产生了好奇心,他第一次把直流电机和迷你城市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用于私人车辆,并在1881年8月到11月在巴黎展出了第一辆电动车辆——电动三轮车。这辆重54.43千克的三轮车由1台电机和6节普兰特二次电池带动。车辆、乘车人、电池和电机的总量为158.76千克,车辆的时速达到12千米。它引起了轰动,人们把这一变革称为“不流血的革命”。

然而,美国人却强化了电动汽车的魅力。1898年,美国人冉尼和杰纳齐驾驶的电动汽车,在法国举行的爬山竞赛中把其他参赛的蒸汽汽车和内燃汽车都抛在后面,一举夺冠,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注意。

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蒸汽汽车的日益衰落,电动汽车便开始大显身手了。这时,在伦敦和巴黎市区相继出现了电动出租汽车。从1912~1920年,电动汽车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在这期间,仅美国经营的电动汽车制造工厂就达20家,年产汽车约5000多辆,全国拥有电动汽车接近3.4万辆。

但是,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充电时间太长,行驶路程过短,费用也高,所以,内燃机汽车得以蓬勃发展,而电动汽车则逐步消失。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电动汽车又逐步显示出它的优势,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并有逐步繁荣的态势。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家族中的一位“后起”之秀。德国报纸上称未来10年内汽车业的竞争将是低污染、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上的竞争。现实也的确如此。仅在电动汽车这方面,各个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就已经是你追我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