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自然与城市
47688900000021

第21章 癌症与环境污染(1)

癌症与环境关系密切,首先表现在癌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据一些调查证明:不同地区的土壤、饮水、作物、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各异,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各种元素的数量也不同,而某些元素的缺乏或过多,都能导致不同部位的肿瘤。胃癌的发病率与土壤中镁的含量呈负相关;某些金属矿区地下水及饮水受到砷污染后,多有皮肤癌发生;而在瑞典,就因饮用水中含碘量低,导致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

其次又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合成染料厂中患膀胱癌的较一般人多;大量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工人中,患白血病的多;铀矿工人的肺癌死亡率很高;而石棉可以引起肺癌早已为人所知。

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

固体废物的种类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和高浓度液体废物。一般将固体废物分为4类: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指量大、面广的煤矿石、粉煤灰、锅炉渣、硫酸渣、电石渣、铸造废型砂、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矿、食品加工废渣等。对这类废物,应以开展资源化对策为主,预测资源化的合理途径、投资及效益;

2.工业有害废物,即含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的固体、半固体和除废水以外的液体废弃物,主要由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医药、农药、电镀、油漆、涂料、印染、皮革、有色、纺织、石油炼制和炸药等行业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对这类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开发低毒代替高毒的新工艺、新技术,预测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城镇垃圾,指城市及其郊县居民生活排放的垃圾和粪便;

4.放射性废物,包括核设施、核技术和来自伴生放射性矿的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我国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累积堆存量已达60亿吨,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城市生活垃圾为1.4亿吨,每年可利用而未利用的固体废物资源价值不低于250亿元,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重围之中。而且每年工业固体废物以6亿吨左右、城市生活垃圾以约为1亿吨的速度在增长着。

固体废物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污染1994年8月1日7时40分左右,湖南省岳阳市一座约2万立方米的垃圾堆突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竟将1.5万吨垃圾抛向高空,摧毁了垃圾场外20~40米外的一座泵房和两旁的污水大堤。

无独有偶,1994年12月4日,重庆市发生了严重的垃圾爆炸事件,爆炸时强大气流掀起的垃圾,将正在现场作业的9名临时工埋没,2人当场死亡。垃圾爆炸事故只是固体废物危害的几声警报,潜在的危害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当今,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瞩目。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猛增,堆存和处置场地日益减少,处理费用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物处理不当,造成对土壤、地下水等的严重污染,加剧了人类环境的恶化。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范围自然资源逐渐减少,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一些国家的资源匮乏,迫使许多发达国家对废物的再生利用产生了浓厚兴趣,逐步形成并加强了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的管理方针和技术措施。

破除垃圾的“围城”

1992年,我国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28.3%。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千克,年增长率为8%~10%,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不到2%。大量垃圾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历年堆存量高达60多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有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住区生活条件,阻碍了城市建设发展。另外,目前整体环卫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设备陈旧而不配套,故急需提高我国垃圾作业和处理处置的科学技术水平。

城市垃圾

大力推行城市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基础建设,到2000年,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已达到4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5%。完善城市垃圾管理机制和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垃圾收集、处理产业及社会化服务。

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主要采取发展煤气和天然气供应和集中供热,以减少因煤的直接燃烧而产生的大量煤渣垃圾;同时逐步发展净菜进城,发展可降解塑料包装;逐步实行垃圾袋装和分类收集处理,鼓励废旧物资回收等。

因地制宜,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利用。以填埋和堆肥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焚烧。可堆肥的生活垃圾经高温堆肥处理后,加工成有机肥料,并纳入当地农业用肥,同时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对部分填埋场所实行沼气回收,对封闭的填埋场实行绿化。

制定相应的经济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以及垃圾制砖、制水泥等技术。加强以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粪便处理场、环卫停车场和后方基地为重点的环卫设施建设,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序列,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和交付使用。

开展城市垃圾收运、处理的工程技术研究,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开发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技术及成套设备。作为城市垃圾管理和处理处置样板,建设一批垃圾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施以城市为试点的垃圾收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此外,“谁产生垃圾谁付费”,这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已形成一条政策。国外认为:“人们只有当意识到他若多产生垃圾就必须多付钱时,垃圾的减量和有效使用才能真正实现。”产生垃圾者要付钱出来,产的多所付的钱就应越多。国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只有真正解决了收费问题,我们的垃圾处理问题才能迈出重要一步。

废旧物资资源化管理

废旧物资资源化管理主要包括减少废旧物资弃置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两部分。我国资源消耗高,二次资源利用率低,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变为污染物。我国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矿物原料比发达国家高2~4倍,也高于印度、巴西;我国总的二次资源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4~1/3。大量的废旧物资未得到回收利用。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予回收利用,废橡胶回收率仅为31%。到20世纪末,我国六大废旧物资产生量将有明显的增加:废钢铁为4150万~4300万吨,废有色金属为100万~120万吨,废旧橡胶为85万~92万吨,废旧塑料为230万~250万吨,废旧玻璃为10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