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47687800000037

第37章 植物进化小结

现代森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裸子植物阶段、被子植物阶段。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由蕨类植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大面积的滨海和内陆沼泽森林。其中鳞木和封印木高可达20~40米,径1~3米,是石炭纪重要的造煤植物。现在热带地区还有孑遗的树蕨。中生代的晚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为裸子植物的全盛时期。苏铁、本内苏铁、银杏和松柏类形成地球陆地上大面积的裸子植物林和针叶林。在中生代的晚白垩纪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被子植物的乔木、灌木、草本相继大量出现,遍及地球陆地,形成各种类型的森林,直至现在仍为最优势、最稳定的植物群落。

随着地球上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植物界自身在不断的矛盾中运动和发展着。在一定的地质时期中占支配地位的类型,其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被较为进化的另一类植物所取代,这时植物界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类群的自然绝灭常伴随着新类群的形成,植物界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变化。

根据有机体构造的完善程度,植物一般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2大类。低等植物指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不具备多细胞构成的各种器官,通常生活在水中,它们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之一;高等植物具有由多细胞构成的各种器官,有根、茎、叶的分化,基本上生活在陆地上。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已经知道的有50多万种,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地史时期繁衍过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