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47687800000028

第28章 动物进化小结

美丽的地球,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到处都栖息着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动物。有的飞翔于蓝天,有的遨游于深海,有的出没于密林,有的奔驰于原野、沙漠,有的定居在银装素裹的南北两极……

大约距今50亿年前,地球就诞生了。起初,它是一个炽热的火球,根本就没有生命。经过漫长的年代,地球温度下降了,才开始出现生命。

科学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地质和生物考察,发现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动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一步一步地演变来的。开始出现的是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们都是单细胞的,大都生活在水里。以后慢慢变成多细胞腔肠动物,还不能离开水。后来演变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一类比一类复杂。环节动物身体开始分节,但没有附肢,只能蠕动,不能爬行。再经过漫长时期的进化,逐渐变为节肢动物,不但身体分节,还有带节的附肢,运动很敏捷,有了适应干燥环境的能力。但那还是无脊椎动物,只是在距今几亿年前,才出现海生脊椎动物。从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构造是一类比一类更复杂,生活习性由水生登上陆地,生理机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动物进化历程人们从脊椎动物身上,也找到了动物进化的证据。比如鸟的翼,蝙蝠的皮膜,鲸鱼的鳍,从外形上和功能上看,都很不相同,但是,通过解剖,比较它们的内部构造,却基本上一致。前肢的骨骼,都有肱骨、前臂骨、腕骨、掌骨和指骨,说明它们的祖先是共同的。后来由于生活环境变了,才发生了不同的演变,鸟和蝙蝠的前肢变成了飞翔器官,鲸鱼的前肢变成了游泳器官。

动物的进化,有一定的内因与外因,是按照一定的方向演变的。动物机体的遗传与变异是进化的内因,起决定作用,客观环境则是演变进化必不可少的条件。比如家鸡是由原鸡变来的,家鸡保持了原鸡的某些特性,这是遗传。但产蛋量增多,体重加大,这与原鸡又不相同,这就是变异。这种变异是要经过长期选择的,包括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人们需要产蛋多、体重大的鸡,就把这种鸡保存下来,把产蛋少、体重轻的鸡杀掉,这样一代一代地进行定向选择,选育了优良的鸡种。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界里,必须同自然作斗争。在斗争中,胜利者就生存下来,失败者就被自然淘汰了,这就是自然选择。动物在自然界,就是这样经过不断的斗争、适应,才不断进化和完善,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动物世界。

地球上自出现哺乳类动物以来,不断繁衍与进化,部分物种逐步演化出能集各类哺乳动物综合性之优点的动物类型,这就是灵长类动物。它们先后经历了树居生活和穴居生活的不同生存环境,并在树居生活中建立以半直立式的生存形态,又从站、坐、趴、侧、仰的睡眠姿势里,逐步选择了以侧睡和仰睡这两种睡眠姿势为主,逐步实现从原来的四肢行走形态向两肢行走形式过渡。这一过渡变化过程,就是灵长类动物某些分支逐步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

灵长类动物有猴类和猿类两大分支。猴类动物是猿类动物的过渡物种。随着不断进化,又从猿类分出类人猿和猿人两种类型。它们都是能直立行走的动物,它们大部分都能利用简单工具来进行求生存活动。但简单工具的出现并不能作为猿与人类的区分,它们还处于形成人类的萌芽状态,是今后进化形成人类的过渡性物种。自从它们能懂得自种食物和自养动物的主动求生存方式的出现,就标志着原始人类的诞生和原始社会的逐步形成,正由于原始人类先后出现了语言和文字,人类可以进行信息沟通,文明成果得以保存下来,并以一代传一代地传播发展,人类的文明社会才能得到实现。

究竟人类是多少年前在地球上出现的,至今还说不出一个肯定的数字,但进入第四纪后,人类才开始发展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早在30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现了一种高级的哺乳动物古猿。这些古猿本来在森林中生活,成天在树上攀援,但是由于环境变化,有一部分古猿下了地,而且学会直立行走,手脚分化,视野变得开阔,头脑也发达,终于能够制造工具和说话,进化成了人。这种转变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在第四纪完成的。

第四纪时,几次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气温降低,造成一些地区终年为冰雪所封冻,冰川掩盖的陆地面积,最大时曾达5200万平方千米,比现在要大3倍多。

人类的祖先为了得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终于克服了环境改变带来的困难,走出了一条从只能适应环境到自发改造环境的新路。

在云南省元谋,找到了150万~18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同时发现了少量石器和用火的痕迹。约在50万年前,生活在今天的周口店一带的猿人,更已能造出大批石器和骨器,留下了许多用火的遗迹。到几万年前,那时人的形象便和今天的人接近了。

除了人以外,任何其他生物对自然界的影响都是无目的的,只有人才使自己的行为成为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有目的的改造环境的作用,将愈来愈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人类的时代同地球历史上的“朝代”相比,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很短,人类具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力量,为时更晚。

没有得到科学技术武装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软弱无力的。而近代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的兴起,不过200多年。如果把地球比做千岁老人,那么人仅仅是在不到半小时以前才获得了从知识转化来的巨大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从前需要许多人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只需要少许人花费较短时间就能完成。最初出现的蒸汽机,顶得上几匹马干活,而现代的火箭发动机,则顶得上1000亿匹马干活。

如果仅把人力作为一种自然力和其他自然力相比,那么,人力是微小的。但是,只要人掌握科学技术便能驾驭自然力,并使之为人类造福。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现在都已不是神话而是现实了。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全世界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