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趣味科学馆丛书: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
47685500000014

第14章 仪器的故事(1)

仪器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或技术测量、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生产等用途,一般来说专用于一个目的。仪器构造较为复杂,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仪器体积、重量、形状有各种各样,最小的可以直接拿在手中操作,较大体积的仪器一般被称为装置或设备。精密仪器隶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它能够改善、扩展或补充人的官能。人们用感觉器官去视、听、尝、摸外部事物,而时钟、显微镜、望远镜、温度计等仪器仪表可改善和扩展人的这些官能,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新的认识。

19世纪到20世纪,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促进了新学科和新技术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等,仪器仪表因而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现代仪器仪表已成为测量、控制和实现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

张衡的地动仪

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画画,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东边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

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做饭的勺子,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么好啊!

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仪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形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就叫做“浑天说”。

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不知经过多少个风雨晨昏,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张衡说:“天上的星星,能见的共有二千五百颗,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却只有一百二十颗。”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就影响到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发生倒坍,还死伤了许多人畜。

当时的封建帝王和一般人都把地震看做是不吉利的征兆,有的还趁机宣传迷信、欺骗人民。

但是,张衡却不信神,不信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外形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8条龙,龙头向8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忽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洛阳一点也没有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听说四周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因此,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

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1000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信服。

可是在那个时候,朝廷掌权的全是宦官或是外戚,像张衡这样有才能的人不但不被重用,反而被打击排挤。张衡做侍中的时候,因为与皇帝接近,宦官怕张衡在皇帝面前揭他们的短,就在皇帝面前讲张衡很多坏话。他被调出了京城,到河间去当国相。

张衡在他61岁那年病死。但他在我国科学史上却留下了光辉的业绩。知识点浑天仪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天仪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它们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的。西方的浑天仪最早由埃拉托色尼于公元前255年发明。葡萄牙国旗上画有浑仪。自马努埃一世起浑天仪成为该国之象征。

历史悠久的日晷和漏壶

古代,在还没有发明今天用的钟表之前,我们的祖先只能用太阳来计时。人们发现,如果在地面上树起一根标杆,就可利用它在太阳底下影子的变化来推算时间:早晨,太阳在东南方升起,会在西北方向的地面上留下长长的阴影;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的高处,它的影子就指向了正北方,而且变短了;傍晚,太阳在西南方的天空下落,于是伸向东北方的影子越来越长,直到随太阳落山而消失。根据这种现象,大约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人制造出了一种叫“日晷”的计时仪器。

日晷“日”就是太阳,“晷”字的古义就是太阳的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来看时间的古代的钟。它的主体是一块石制的大圆盘,叫晷盘,上面有着指示时间的刻度。在晷盘的中央安置一根与圆盘垂直的金属指针。太阳照射时,金属指针就会在晷盘上留下各个方向,各种长度的影子。

这种测定时间的方法,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罗马人也都用过。像古罗马人曾在一个空旷的广场上竖起一根高达34米的尖形石柱作指针,广场地面上有着刻度,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日晷。

日晷要利用太阳,可以说是“太阳钟”。显然,太阳钟只能在有太阳的晴天使用,那么,遇到阴雨天怎么办呢?晚上又怎么办呢?有办法,就用“漏壶”。漏壶传说还是五千多年前的黄帝发明的。有一天,黄帝面对着一只有裂纹的陶罐,看着水一滴一滴地从裂纹中慢慢渗出,时间越长,漏出的水越多,就产生了用它来计量时间的想法。

西汉时期的铜漏壶传说毕竟不是很可靠,可靠的文字记载表明,早在3000年前,我国就已将漏壶计时用在了军事方面。那时,部队扎营处的水井旁边都要挂上一把漏壶,一方面为士兵指示水源,一方面作为时间流逝的标志。水井边上有值班的士兵,随时往壶里添水,还要根据漏壶指示的时间,定时敲响竹筒报告时间。可惜的是,这种早期的漏壶都未能传下来。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漏壶是距今2000年的西汉时代的。

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有一套元朝制造的漏壶,非常精致。这套漏壶用铜制成,共4个,一个接一个地放在阶梯形的座子上,最上面的壶里装满了水。然后打开位于下方的壶口,让水从那里慢慢地漏出。这样,依次通过四个铜壶,漏到受水壶里。受水壶中有一个铜人,抱着一根可以上下活动的漏箭,上面刻有时刻。漏箭下端装一个浮舟浮在水面。受水壶的水逐渐满起来,人们从漏箭上升的位置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由于漏壶是用水来算时间的,人们又把它叫做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分水壶、下水壶、退水壶、“水钟”等。

同样的道理,用沙漏也可以计算时间。沙子从上边的漏斗往下落,看下边砂的存量就可知道时间。上边沙子漏完后,可以倒过来再用。这就是“砂钟”了。

还有一种“火钟”,是在香炉上点着香,在香上标上刻度。只要看香烧到哪里,就知道时间了。有趣的是一种“火闹钟”,那是一根横卧的香,古人在一定的时间刻度上,挂上用棉纱线悬着的两个小铜球。当香烧到那个时间时,棉纱线烧断了,铜球就落在底下的铜盘里,发出清脆的“咣”声,这就把熟睡的人唤醒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传统,古人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早期的计时工具来安排各种活动。在这里,我们讲一个与计时有关的古代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约公元前500年,齐景公与邻近的燕国交战,但屡战屡败,心下十分烦恼。这时有人推荐一个叫司马穰苴的人来带兵,说他能文能武,文能团结大众,武能统率全军,而且令出必行,是个难得的将才。齐景公一听很高兴,就任命他为将军,还派了一个亲信大臣庄贾去做监军。司马穰苴接受任命之后,就在朝廷上与庄贾约定:明天中午准时到军营受令。

第二天上午,司马穰苴在军营吩咐部下:“立表下漏,待贾。”于是,部下在军营大门口竖起一根木杆,充当日晷的指针,观看太阳的影子;再在木桩上挂起了漏壶,开始滴水。等到木杆的影子指向了正北方时,漏壶也显示出到了中午的时刻。可是,庄贾还没来到。司马穰苴就命令部下把木杆和漏壶拿走,不再等庄贾了。

原来,庄贾在家里与家人及朋友饮酒话别,耽误了时间,一直到了下午才来到军营。你猜司马穰苴拿庄贾怎么样?是叫他写个检查,下不为例,还是严厉批评,给他一个处分?不!司马穰苴马上叫部下将庄贾押过来,宣布他不遵从军令,立即处以斩刑——杀头!这样一来,对官兵的震动很大。大家知道这个将军执法严厉,于是训练、作战都不敢马虎。以后,齐军果然打了胜仗。知识点司马穰苴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司马迁赞曰:“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究其义。”

时钟的发明

1655年春天,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荷兰海牙这座美丽的城市已进入了梦乡。而城外一座高山上的天文观测站,却是灯火通明,人们正在紧张的工作。只见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胡子长长的,面容憔悴,正在望远镜前聚精会神地观测星空。从他的脸色可以看出,他已经这样连续工作好多天了。他现在是用自己设计制造的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地球的姊妹星——土星。

只见他的双手把住望远镜筒,不时地进行调节,全神贯注地观测夜空上的目标。

“啊!我看见土星的卫星了!”他突然发狂似地喊了起来。别人以为他出了什么意外,纷纷跑到他的观测室来,可是,一进门却见他安然无恙。他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似的告诉大家,说他看见土星的卫星了。顿时,大家争先恐后地挤到他的望远镜前观看起来,果不其然,土星的卫星进入了众人的眼帘。大家不由得齐声欢呼起来。

这颗卫星后来被称为土卫六。最先观测到土卫六的这位中年人,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惠更斯。

惠更斯于1629年4月14日出生在荷兰海牙。他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也是赫赫有名的法学教授。他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原本希望惠更斯长大以后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成为举足轻重的法学家,所以聘请家庭教师对惠更斯进行有关法学的启蒙教育。

惠更斯但是,聪明的惠更斯对枯燥的法律条文并不感兴趣,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描绘各种想象中的机械图形,有时还自己动手把它们制作成模型。

有一天,老师无意中看到班里最小的学生惠更斯所做的模型,非常生气,训斥道:“你怎么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呢?我一定要告诉你父亲。”

说完,老师马上把模型拿去给惠更斯的父亲看,并请他责备惠更斯。不料父亲看到模型,把弄了一番,反而赞不绝口地说:“做得太好了,真没想到我儿子有这样的天才。老师,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性情来教导他,不能强迫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东西啊!”

因为惠更斯有这样一位开明的父亲,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入学很早,能够循着自己的兴趣自由向前发展,专心研读他喜爱的科学方面的书籍。

16岁那年,惠更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莱顿大学,专门学习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由于从小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他在大学期间,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647年,他转入布勒达大学学习数学和法律。1655年,惠更斯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惠更斯曾先后出国到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在国外,他结识了许多当时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其中包括牛顿以及和他一起创立微积分理论的莱布尼茨等,这对他以后在科学事业上做出成就无疑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