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向成功丛书:成功源于信心
47683300000019

第19章 运用信心的魔力创造快乐的生活(2)

坚信生活是美好的就能获得快乐

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东方的大哲人孟子曾说过:“当天下人皆不快乐的时候,我如何能独乐?”这位哲人所说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看不到快乐的人,我们便会断定:人生的真意本不在快乐;而当我们有了一段快乐时光,我们早就在心里预言这是短暂的。可是,假如这位思想家要是这么说:“你们看我,我是这么快乐,你们也可以和我一样,只要你们肯追随我。”这么一来,他的信徒就会认为“快乐”是人生的常态,而世界上至少有一个教派,其百万信徒都是快乐的人!从这个例子上,我们再次看出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上百万人。正如许多新发明一样,本来从来没有人有这种想法;同样地,在佛罗伦萨·席恩之前,从来没有人敢说“美好的事物可以长久”,那时候大家都认定好景不长,因为一直没有人能提出有力的反证。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位哲人选择让自己做一个不快乐的人,是因为他觉得世人都不快乐,他没有为他的教徒立下一个值得追随的快乐榜样,这完全是他自己给自己选的一条不快乐的路。

对个人来说情形如此,对一个国家来说亦然。一个国家处于最安定时期的时候,人人有工作,失业的人极少,大家都有能力买新车,股票行情看涨,房地产也一片好景,大家看来都在赚钱,几乎人人都很得意,这个世界似乎正值繁荣的全盛时期。但是,有很多人开始觉得不对劲,从穷人到富人,从弱者到强者,从上流人士到中低阶层,很多人开始觉得生活和美是不可能的。这种想法点点滴滴地渗透、扩散,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大家都变得很胆小,股票开始下跌,银行也跟着关门,到处是黑暗和绝望,昨天还是一片繁荣的乐土,现在却跌入沮丧的谷底,只因为人人都认定太幸福的生活是不可能长久的。

如果这些人懂得选择的威力,而且抱定“幸福能常在”的信念,那么整个状况又会如何呢?答案是他们就找到了使自己平平稳稳、一生顺利的秘诀。正如整个国家处于停滞状态,似乎停留在原地毫无进步的时候,汽车适时地出现,让大家都积极振奋起来;当大家的生活步调赶上汽车时代,而一切又有欲振乏力的倾向时,飞机发明了,飞机的出现再度带动了社会前进的脚步……然后有收音机,收音机之后电视出现了。好景并非不长在,好运也会落在每个人身上,正如逆境的出现一样平常。

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一无所有,有成千上万的人一贫如洗、居无定所,民智未开的社会仍然存在,根据调查,在一些贫困地区有2/3的人没有吃饭的食具,他们甚至不再奢望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让人们抱着一个信念——好运也会长在。为什么许多人一定要活在古老的教条的阴影下面,认定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

当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烦恼、困难和失望时,人们自然不太容易安于自己的顺境;然而,你应该知道,他们之所以会挫折不断,那是因为他们未能正确地支配选择的威力,所以事情才会演变成那样。当事事都很顺心的时候,有很多人不免会暗自庆幸,太美好的东西使人不安,怕它们随时会跑掉,这种恐惧显然普遍存在,所以,布里斯托尔认为必须要不断地教育自己:所谓“好景不长”根本是谬论,只要你愿意,选择快乐的生活,好景也长在,不久之后,这种想法自然会变成坚定的信念。当大家都把这种信念带进生活中,人生就能够像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的新大陆一样是一片新的天地!

利用信念医治你情感上的创伤

克服心理上的问题和不幸遭遇,是每个人对自尊心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不能把头埋入沙中而去逃避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创伤。

生活就是创伤。

有生活就有心理的创伤: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免,也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完美无缺到不曾遭受一点讥讽。

每个人都犯过错;每一个人都受过伤。

在布里斯托尔的一生中,他经常碰到身体上的创伤。小时候,他是纽约市一群顽皮少年中的一分子。这些孩子们常做膝行肘爬的游戏,谁的疤痕最多,谁的动作就最多,谁就是孩子中的大英雄。数以百万计的儿童都有过这种经历,芝加哥、洛杉矶、伦敦、莫斯科——每一个地方都有大叫大嚷、跳跃奔跑、磨破膝盖的孩子。

不过,这些身体上的疤痕仍然是良性的。损伤非常肤浅——实际说来,并没有真正的损伤。

但是,当布里斯托尔年事渐长而见识日深的时候,他在人们的身上——有时在自己身上——看出内伤的征兆:太多的痛苦、情感的损伤、混乱、愧疚、怀恨、自卑、自认为没有价值。这些都是伤痕——情感上的伤痕。

这些心理上的伤痕,比起身体上的伤痕,要严重得多,也更使人痛苦。

购买这本书来看的读者之中,可能会有很多人是曾经受过心理创伤的人。也许你也是带着这些创伤进入少年和成年时期。在多数的例子中,这些创伤,不是来自你只看自己的倒霉时刻而不看自己的得意时光,就是来自你只看别人的心像而不看你自己的心像。例如,不幸的家庭生活、丧失爱人或亲人、不幸的婚姻、丢了工作诸如此类的苦恼——所有这些,也许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错,但是,你能够对它们怎样呢?

你不能避免这些创伤,你无法避免错误、争吵,还有别人对你的种种误解。

所有人都曾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犯过错误,那么你怎样才能跟你的错误共存呢?

那就是运用你的信念,投入这场旷日持久的冷战中。

《圣经》中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像孩子一般说话,像孩子一般理解,像孩子一般思想;但当我一旦变为成人之后,我就放开孩子气的东西。”

答案在于用成人的观点来对待心理的创伤。你不能以孩子的办法,用魔术驱除一切的困难和冤屈。你必须用成人的办法去处理它们。

你必须认清这个世界中的种种真相。只有蒙着眼睛去看世界的人,才会认为它完美无缺;能够运用头脑和感觉的人,就能看出它的复杂性来,他不愿以自欺和否定现实的办法,去获得虚假的宁静。

不过,说句实话,这个世界的确有着很多不安和危险,就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所面对的一样。克服心理上的问题和不幸遭遇,是你对自己的自尊心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不能把你的头伸入云中或埋进沙中,也不能逃避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创伤。

你要学会跟它共存,你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而不被现实压垮。

医治情感创伤的千金药方

这里有治疗心理创伤的“盘尼西林”,不需要医生为你开一张处方才能去买。第一个是在这个不安的世界中寻求安静轻松的新方法。第二个是每个人的朋友——原谅和坚强的自我心像。想想骑着脚踏车前进的那个人的心像,如果他跌下脚踏车,他只有再度跨上他的车子,才能到达目的地。下面是布里斯托尔教给我们的进行自我治疗的办法:

1.不时回避一下。

2.学习原谅之道。

3.强化你的自我心像。

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了克服麻烦和紧张,而回避它们的问题。

布里斯托尔在这儿所说的回避,并不是永久逃避这个麻烦的世界,而是间歇地暂时回避一下,便会获得心灵的和平、宁静。毫无畏惧地思考问题,恢复身心的完整,然后以旺盛的战斗精神,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诗人佛洛斯特,当初曾被他自己的国家冷落,但在数年前,他过75岁的生日时,终于受到了参议院的奖励。他的早期作品,都是在英国发表的;后来他返回美国,不久便踏了成名之路。

你也可以克服困难,一次又一次地东山再起。如果要过积极创造的生活,你必须与它并驾齐驱,不停地挺胸前进。偶尔来一次回避,对你是有益处的。你可以然后再返回生活。

其次,治疗心理创伤的另一个办法:原谅。

你必须宽恕你自己:原谅你所做的错误决定;原谅你所说的愚蠢言语;原谅你的自责。你必须原谅自己:当你需要智慧的时候反而愚昧;需要大胆的时候反而拘谨;需要谨慎的时候反而鲁莽——不要再折磨你自己。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当你为小事大发脾气的时候;当你屈服于不愿为别人着想的自我本位的时候,这些都是人性的常情。你曾经历过成百成千的大小败仗,你必须抹掉你的羞愧。

因为,原谅是一种崇高的美德,它是安抚生活创伤的良药。没有它,你的心中便没有容纳宁静安逸的余地,那就只剩紧张不宁了。

如果不原谅自己的错误和缺陷,便无法去过积极创造的生活,那么许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痛苦:夜间失眠,白天疲倦。

你必须明白:身为一个人,你不但独一无二,而且具有人类的价值。

你要能原谅你自己,而后才能原谅别人。不论你是谁,除非你生活在象牙塔里,否则难免不受到伤害,但你要停止怀恨。

很多人念念不忘地把时间浪费在痛恨曾伤害过他们的人身上。现在该是原谅和忘记的时候了,不是吗?只有如此,你才能拟定计划,设定目标,努力使每一天变得美好,好好地生活、前进、挑战、爱,使你的每一天成为一个宝贵的日子。

饱饮甜美的原谅之酒——原谅你自己,并宽恕别人。你必须原谅父母、朋友和亲人,原谅过去的错误,原谅他们对你所造成的伤害。忘了它吧,代以爱心,现在就把它忘了。

分析到最后,只有你的自我承担——你的自我信念的力量,才能使你祛除一生的心理创伤。

只要你能从你的得意时刻看你自己;只要你能以使你感到愉快的态度想你自己,就能治疗你的创痕,敷上你的伤口——你就不会逃避人生,钻进一个永久的甲壳之中。

麻烦的是,许多人不从他们的得意之处去看他们自己,却从他们的恶劣时刻去想他们自己。他们似乎不能去看他们本身的长处,不能去想他们本身的长处。他们厌恶他们的自我心像,不想改变自己。他们总是仇视他们的自我心像。

太多的人以苛评打击自己——比跟他们作对的强敌还要苛刻;比迫害他们的异教裁判官还要恶劣。

现在来假想一个审判的场景。你正在受审,法官非常严厉。

法官:“你怎么啦?你的神情十分恶劣。”

你:“对不起,法官大人,小人因为时间不够……”

法官:“我没有准许你按铃申告。”

你:“嗯,小人……”

法官:“不错,你真像一名罪犯。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犯了什么罪?”

你:“对不起,法官大人,小人给人家的印象不佳。小人真的尽力了,非常努力,事实上……”

法官:“不要尽说自责的话,这对你没有用处。现在,我们来把有关本案的事实记录下来,好让我判你的罪。显而易见,我看你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

这个荒诞的审判场景,究竟是让你心惊胆战,还是让你觉得好笑?

两者都不是,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奇怪法庭中迫害你的法官,绝不比在你心中迫害自己的法官严厉。而你——在这个法庭中受审的人,感受到的歉疚也比你心中的自我所承担的要少得多——阅读这本书的人多半如此。

这个世界上对自己刻薄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根本不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机会——就像上述法庭中所显示的一样。

尤其糟糕的是,很多人的自我心像很讨厌,却不肯改进。对他们来说,要想使他们打破平生的习惯,实在不容易;他们不是自视卑下,就是苛责自己,再不然就是以某种消极或安全的方式寻求安慰。

如果你要活得欢畅(尽管有着情感上的创伤,但这是生活过程的一部分),你需要学习回避和原谅——这些都是有益的办法。

你还必须学习把自己看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值得享受美好的人生。你必须用信念重新塑造你的自我心像。

你必须对你自己有足够的好感,才能享受你的欢乐时光。

你必须告诉你自己:“该是享乐的时候了。”

只要你觉得你有资格享乐。

友谊对发挥信念的作用

实际说来,朋友比良药还要好些。良药只能用在已经生病的人身上;友谊则可使健康的人享受生命的快乐——一种终生受用的乐趣。

人生没有友谊,就像菜里没有油水,可谓美中不足。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心照不宣、互相依赖的关系,它的价值无法估计。

正如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所说:“对一切人都谦虚,而跟少数人亲密,但在你信任这少数人之前,先让他们好好接受考验。真正的友谊是成长缓慢的植物,在成材之前必须经得住逆境的打击。”(值得一提的是,华盛顿给人的印象就像高尚的友谊一样,好感与日俱增。如今,他既不再像当时人们所见的那样神乎其神,也不再像人们企图塑造的那样无与伦比,而是一位人间凡夫——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却是美国发展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

美国的另一位总统杰斐逊,曾经把友谊比作醇酒。

对,友谊像好酒一样,持久不变。酷暑和严寒都不能破坏它。而且,正如杰斐逊所说的,它能使人“恢复精神”,使人能够解除人生的烦忧,使人能够睡眠安适,养精蓄锐,勇赴人生的战场。

友谊是至宝。

它是人们之所以能够发挥信念创造积极生活所需的武器。

说来非常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对交友的结果多半感到失望,友谊不但没有滋养他们的人生,反而使他们受到伤害,也使他们少为别人着想而多为自己考虑。人们很少想到自己可能犯了错误,看来错误似乎多是由别人造成的。

友谊是给予。

谁都不能逃避人生,任何人都必须付出他们的全部,去创造美满的生活。

友谊的意思,不是有所取于他人,而是施予——并非是物质的礼品,而是热情、诚挚、谅解的赠予。友谊的意义,是把勇气灌输给他人,是把自身的部分自尊转移给对方,是从此共享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是给予他人的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