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尊老爱幼
47682700000026

第26章 王祥孝敬继母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

——泰国谚语

王祥,字休征,汉末晋初人,魏晋时先后任太尉、太保等职。以孝敬父母著称于世。父母有病,王祥不分昼夜,衣不解带地侍奉于床前,汤药煎好后,用口吹凉,再亲自尝尝,然后毕恭毕敬,送至父母床前,等待父母喝后才肯离去。

王祥生母薛氏因病过早去世,继母朱氏性情乖戾暴躁,心胸狭窄,一发脾气几天都不过劲。背后屡次向王祥父亲告状,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王祥失爱于父,经常受到父亲的斥责,以至怒骂,每天都让王祥做各种繁重的家务活计,王强虽年小体弱却一声不响地干活,从无怨言。

继母朱氏喜欢吃新鲜的鲤鱼,不管什么样的天气,王祥都千方百计弄到鲤鱼。有一次,正值数九隆冬的季节,王祥急忙赶到村外河边,正准备用斧子凿开坚冰,想解开衣带进入寒冷的河里去捉鲤鱼,寒冰竟突然裂开,两条鲤鱼跃出,王祥急忙捉住,回家做好“鲤鱼粥”,给继母送去。

继母又想吃“黄雀炙”,王祥几次进入深山也没捉到一只黄雀。后来竟有十几只黄雀突然飞入室内,王祥喜出望外,把捉到的黄雀送给继母。

王祥家庭院里有一棵李树,所结的李子味道鲜美。继母害怕邻人摘吃,就命令王祥在树下护守。白天不让鸟雀落树,夜里防备老鼠食李。一天夜里,狂风骤起,下起瓢泼大雨,王祥抱住树干大哭,生怕李子坠落,一直守到天明。

王祥的弟弟王览系继母朱氏所生,继母爱之如命。王览六七岁时见母亲经常打骂王祥,王览哭着用身体遮护哥哥,十几岁时就经常劝说母亲不要虐待哥哥,朱氏有所收敛。但朱氏仍然无理找碴刁难王祥,并苛待王祥妻子,祥妻侍候朱氏如常。

一天夜里,王祥在床上睡觉,朱氏蹑手蹑脚到床前举斧砍去,正赶上王祥已经起身,只砍坏被褥,她急忙逃走了。王祥知道是继母所为,就赶到继母前,跪下请死,朱氏羞愧不已。

王祥的父亲去世后,家庭重担落在王祥肩上,他每天都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他为人厚道,品行端庄,见义勇为,誉满乡里。朱氏嫉恨在心,暗里将毒药放入酒里,使人送给王祥,弟弟王览知道底细,径起取酒。王祥也怀疑酒里有毒,争而不与,朱氏只好夺下酒急忙跑了。从此,朱氏送给王祥的饭菜,王览都抢先尝尝,朱氏怕误毒王览,就不再往饭菜里下毒了。王览深受哥哥熏陶感染,“孝友恭恪,名亚于群”,当时传为美谈。

王祥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继母,有求必应,终于以孝心打动继母,母子感情逐渐融洽起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祥扶母携弟避地庐江,在那里隐居三十余年,魏国多次征召,也不前往就职。王祥小心谨慎地孝敬继母,直至继母去世。丧葬完毕,他已年近六十,才去徐州任别驾,协助徐州刺史吕虔戡乱,使州界清净,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临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在西晋任太保之职,位居三公,高洁清素,家无余宅,为政清廉,勤俭持家,病重遗令子孙丧事从简,“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在当时传为佳话。